专利名称: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与治疗泻痢的纯生物制剂,特别是一种用肠道益生菌的培养液与中药提取液和益生元复合而成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
背景技术:
腹泻和痢疾是常见疾病,尤其是饲养动物,而以幼仔最为严重,如仔猪腹泻和黄白痢,普及全世界,几乎每头仔猪都受感染具发病的可能。对动物的泻痢,一直都采用抗生素治疗,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了大量弊端一是抗生素在抑制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大量抑制杀灭了益生菌,造成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失调和紊乱;二是抗生素长期使用使致病菌产生了耐药性和抗药性,并诱发了许多耐药抗药菌株,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三是抗生素在体内残留,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一种纯生物益生制剂,将益生菌,益生元和中草药复合,主要对腹泻和痢疾等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
本发明所用原料的作用是益生菌在肠道粘膜大量定殖成为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和有害菌,使之无法致病;益生元是免疫增强剂,且为益生菌提供营养但致病菌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则不能利用,从而提高增强免疫力;经特殊炮制的中药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其活化性成分还可吸附肠道中的腐败物质和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减轻这些物质对肠壁的刺激,使肠道减少蠕动,所以对泻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益生菌液、益生元和中药煎汁为原料,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W.V/V)益生菌液500-800份中药煎汁200-500份益生元6-10份制备该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是第一步,人工培养益生菌;第二步,将炮制的中药煎熬并将煎液浓缩,然后冷却;第三步,将中药液,益生菌液和益生元混合溶化;第四步,分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对人的泻痢包括对动物的泻痢治疗效果极显著,一般口服一次即愈,严重者不超过三次;二、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三、提高机体免疫力,起极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四、价格相对低廉;五、制作工艺简单;六、口味好,且存放时间愈长口味愈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在人工培养的益生菌液中溶入益生元,加入中药水煎浓缩液调配而成,其制备工艺是第一步,人工培养益生菌;第二步,将炮制的中药煎熬并将煎液浓缩,然后冷却;第三步,将中药液,益生菌液和益生元在不锈钢容器中混合溶化;第四步,分装。以上工艺均在常温下进行,工作室用生物杀菌剂喷雾消毒,不使用化学消毒剂。尤其不使用氧化消毒剂。
本发明的益生菌由光合菌、乳酸菌或双岐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益生菌液体混合培养而成。
中药煎汁由健脾类的白术、苍术、黄芪、干姜中至少一种和止泻类的山楂、乌梅、沙棘、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中至少一种以上以1∶2-1∶4的比例配伍组方,煎汁而成。中药也可生用或部分按上述方法炮制,部分生用。
益生元由甘露寡糖、果寡糖或异麦芽糖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实施例1益生菌800ml,由光合菌和乳酸菌组成;中药煎汁200ml,由苍术10g、山楂40g组成;益生元6g,用甘露寡糖4g、果寡糖2g。
1、益生菌的制备在23℃的温度和2000-3000IX的光照强度下培养光合菌,96小时,液体培养。之后在光合菌液中加入乳酸菌培养基物质并接入得氏乳酸杆菌,在45℃的温度下培养至PH值为3.5时结束。在光合菌液中接乳酸菌时,每1000ml接菌量不得低于50ml(每ml活菌在1亿以上)。
2、中药的炮制、煎熬将苍术放入6倍的黄土中在铁锅内炒黄或焦黄,将30g山楂炒成焦炭但存性,10g炒焦,然后在铝釜中煎熬三次,之后把三次的药液混合,煮沸浓缩为4000ml。
3、混合配制取益生菌液800ml(取菌液时必须摇荡,使菌液均匀),中药浓缩液200ml,将二者混合,加入4g甘露寡糖、2g果寡糖,充分搅动,使之彻底溶化即成。
4、分装工艺的要点是必须装至与瓶口齐满,完全密封,以防止好氧菌侵入药液表面并繁殖实施例2益生菌600ml,由光合菌和双岐杆菌组成;中药煎汁400ml,由白术20g、山楂60g,五倍子10g,乌梅10g组成;益生元10g,用甘露寡糖6g、异麦芽糖4g。
1、益生菌的制备在30℃的温度和2000-3000IX的光照强度下培养光合菌,96小时,液体培养。之后在光合菌液中加入乳酸菌培养基物质并接入得氏乳酸杆菌,在55℃的温度下培养至PH值为3.5时结束。在光合菌液中接乳酸菌时,每1000ml接菌量不得低于50ml(每ml活菌在1亿以上)。
2、中药的炮制、煎熬将白术放入6倍的黄土中在铁锅内炒黄或焦黄,将五倍子炒焦存性,然后在铝釜中煎熬三次,之后把三次的药液混合,煮沸浓缩成400ml。
3、混合配制取益生菌液600ml(取菌液时必须摇荡,使菌液均匀),中药液400ml,将二者混合,加入6g甘露寡糖、4g异麦芽糖,充分搅动,使之彻底溶化即成。
4、分装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益生菌500ml,由光合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组成;中药煎汁500ml,由生黄芪35g、干姜10g、五味子10g、石榴皮10g、沙棘6g组成;益生元用甘露寡糖8g、果寡糖3g、异麦芽糖4g。
1、益生菌的制备同实施例1或2。
2、中药的炮制、煎熬沙棘、黄芪、干姜生用,五味子、石榴皮炒碳存性,然后在铝釜中煎熬三次,之后把三次的药液混合,煮沸浓缩为500ml。
3、混合配制取益生菌液500ml(取菌液时必须摇荡,使菌液均匀),中药液500ml,将二者混合,加入甘露寡糖8g、果寡糖3g、异麦芽糖4g,充分搅动,使之彻底溶化即成。
4、分装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益生菌液、益生元和中药煎汁为原料,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W.V/V)益生菌液500-800份 中药煎汁200-500份 益生元6-15份其制备工艺是第一步,人工培养益生菌;第二步,将炮制的中药煎熬并将煎液浓缩,然后冷却;第三步,将中药液,益生菌液和益生元混合溶化;第四步,分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所采用原料的重量比为益生菌液800份 中药煎汁200份 益生元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由光合菌、乳酸菌或双岐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益生菌液体混合培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煎汁由健脾胃类的白术、白芷、苍术、黄芪、干姜中的至少一种和止泻类的山楂、乌梅、沙棘、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中至少一种以上,以1∶2-1∶4的比例配伍组方,煎汁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元由甘露寡糖、果寡糖或异麦芽糖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上述益生菌的制备工艺是在23℃-30℃的温度和2000-3000IX的光照强度下培养光合菌96小时,液体培养;之后在光合菌液中加入乳酸菌培养基物质并接入得氏乳酸杆菌,在45-55℃的温度下培养至PH值为3.5时结束,在光合菌液中接乳酸菌时,每1000ml接菌量不得低于50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於防治泻痢的口服液,它是采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益生菌液500-800份;中药煎汁200-500份;益生元6-15份;其生产工艺是第一步,人工培养益生菌;第二步,将炮制的中药煎熬并将煎液浓缩,然后冷却;第三步,将中药液,益生菌液和益生元混合溶化;第四步,分装。本发明是一种纯生物益生制剂,对人泻痢包括对动物的泻痢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一般口服一次即愈,严重者不超过三次;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起极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制作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口味好,且存放时间愈长口味愈好。
文档编号A61P31/04GK1589868SQ0315762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31日
发明者曹金堂 申请人:曹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