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注药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27

专利名称:结肠注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炎的医疗器械。
一种结肠注药器,由注药器导药管、注药器管筒和注药器管栓构成。注药器导药管一端呈圆锥筒型,与注药器管筒乳头套合,终端呈盲锥状,从终端起在10mm、20mm、30mm、40mm四处一周各1/3处开一个1.3mm小孔与导管内腔相通,为给药出口,共开12个小孔,注药器导药管内径为2mm,管壁厚1.5mm,儿童用导药管长300mm,成人用导药管长500mm;注药器管筒呈直筒状,长160mm,直径44mm,管壁厚2mm,在注药器管筒一端中心位置设有管筒乳头,呈圆锥筒型,管筒乳头长15mm,大头内径为2mm,外径为4mm,小头内径为2mm,外径为2.5mm,从盲段起每隔20mm有一刻度,分别标示为30ml、60ml、90ml、120ml、150ml、180ml、210ml,共有7个刻度;注药器管栓呈“丁”字状,栓体长160mm,直径43.5mm,栓体为空心状,壁厚3mm,注药器管栓另一端为圆形,直径30mm,壁厚12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 给药方便快捷,患者无不适感,尤其是婴幼儿,在吃奶和熟睡中即完成治疗,免受“头皮针”之苦。2 导药管末端的12个小孔,利于药物在整个结肠完全吸收,提高了疗效。3 利用肠道粘膜屏蔽作用,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结肠注药器,其特征是由注药器导药管(1)、注药器管筒(2)和注药器管栓(3)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肠注药器,其特征是注药器导药管(1)一端呈圆锥筒型,与注药器管筒乳头(4)套合,终端呈盲锥状,从终端起在10mm、20mm、30mm、40mm四处一周各1/3处开一个1.3mm小孔(5)与导管内腔相通,为给药出口,共开12个小孔,注药器导药管(1)内径为2mm,管壁厚1.5mm,儿童用导药管长300mm,成人用导药管长5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肠注药器,其特征是注药器管筒(2)呈直筒状,长160mm,直径44mm,管壁厚2mm,在注药器管筒(2)一端中心位置设有管筒乳头(4),呈圆锥筒型,管筒乳头(4)长15mm,大头内径为2mm,外径为4mm,小头内径为2mm,外径为2.5mm,从盲段起每隔20mm有一刻度,共有7个刻度,分别标示为30ml、60ml、90ml、120ml、150ml、180ml、210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肠注药器,其特征是注药器管栓(3)呈“丁”字状,栓体长160mm,直径43.5mm,栓体为空心状,壁厚3mm,注药器管栓(3)另一端为圆形,直径30mm,壁厚1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肠注药器由注药器导药管、注药器管筒和注药器管栓构成,注药器导药管终端呈盲锥状,从终端起在10mm、20mm、30mm、40mm四处一周各1/3处开一个1.3mm小孔与导管内腔相通,为给药出口,共开12个小孔,以便于药物在整个结肠均匀分布,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患者无不适感。
文档编号A61M31/00GK2600118SQ0321847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7日
发明者梁保庆 申请人:梁保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