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石杉碱甲口崩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杉碱甲口崩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杉碱甲是从我国中草药石杉科植物千层塔(Huperzia serrata(Thunb. )Trev等 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生物碱,石杉碱甲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真性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时间长,具有促进记忆再 现,增强记忆保持的作用,1970年开始我国药物工作者开始研究石杉科植物对胆碱酯酶的 抑制作用,1981-198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 药物所等单位的科学家从千层塔、华南马尾杉等植物中提取了石杉碱甲,1986年唐希灿等 首次报到石杉碱甲有提高大鼠学习记忆的功效,1984年浙江医科院首先开发了石杉碱甲注 射液,此成果1987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全国发明博览会金牌奖、1988年法国尤利卡国 际博览会金奖,1985年国内首先研究开发石杉碱甲片剂,应用于治疗老年痴呆,良性记忆障 碍等病症。临床评价表明与同类药物相比,石杉碱甲具有起效快,易透过血脑屏障,作用时 间长,可方便口服应用等优点。目前市场销售主要有石杉碱甲片剂、胶囊剂,由于石杉碱甲 不溶于水,有引湿性,主药剂量极少,传统方法制备的石杉碱甲片和胶囊时使用气流粉碎法 或等量递加法制备。目前市场上还有含石杉碱甲的药品的保健食品类制剂,,而口腔崩解片 剂这种高效、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尚未面世。因而开发石杉碱甲口崩片具有广泛的实 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应用溶剂分散法和固体分散法研制成石杉碱甲口崩片,改正和克服 制造石杉碱甲片齐U、胶囊剂时的一些缺陷,本发明的石杉碱甲口崩片体积小,可口服及舌下 含服,无需水送服,口感良好,特别是给儿童和老年病人及卧床病人提供了很大方便,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具有高效、方便及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是过应用溶剂分散法、固体分散法及速释技术制成石杉碱甲口崩片,具 有快速均匀释放,溶出度和溶出速率稳定,质量稳定特点。由于石杉碱甲口崩片剂体积小, 携带和服用方便,可口服及舌下含服,并且该口崩片剂生物利用度高。相对与制造普通石杉 碱甲片剂、胶囊剂,本发明的口崩片剂辅料用量少,无需微粉化等复杂、昂贵设备,生产条件 和生产设备简单,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也显示了本发明特点。
本发明所选用的辅料均符合药用要求的药用辅料,通过大量试验总结,得出结果, 该药物组分组成包括石杉碱甲、适量辅料,其中辅料包括填充性辅料和具有增塑性辅料, 填充性辅料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硬脂酸 聚烃氧(40)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HEC)、羟丙基纤维素钠(HPC-Na)、 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山梨酯80、枸橼酸、木糖醇、甘露醇、玉米淀粉、糊精、微晶 纤维素、微粉硅胶、碳酸氢钠、硬脂酸镁、硬脂酸铝。增塑性辅料有明胶,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氨基葡萄糖。及阿司巴甜和香精。 最佳的本发明基质辅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HEC)、羟 丙基纤维素钠(HPC-Na)、微晶纤维素及甘露醇、淀粉。甘露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
i : o.3-0.5。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i : 0.3-1 : o.5,或山梨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 i : 0.2-1 : o. 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石杉碱甲与辅料的重量之比为i : soo-i : 2000。 [ooo7]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与辅料之比为i : 600-1 : 1500。 [ooo8]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与辅料之比为i : soo-i : iooo。 本发明制剂中药物的含量以石杉碱甲计算,为0.03-1% (重量比),或30-300iig/片。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辅料和药物的用量之比,均是药剂学及药典允许范围
内,通过计量投料,使每片石杉碱甲口崩片中的石杉碱甲含量达到药典规定的要求
(50 i! g-200 y g/片)。本发明所制备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具有制备简便、质量稳定,临床给药 方便,可口服含服等特点。 本发明基于溶剂溶解分散法和固态分散法技术, A :将1重量份石杉碱甲与100至400重量份溶剂经溶解成均匀溶液,加入适量表 面活性剂,通过分散喷加的分散方法,加入到500至2000重量份的基质中,搅拌均匀,添加 润滑剂搅拌均匀后,直接压片,干燥,制成石杉碱甲口崩片。 B:或按湿法制粒法在制粒机中制粒,干燥,混合,压片,干燥,制成石杉碱甲口崩片。 C :或将1重量份石杉碱甲与100至400重量份溶剂经溶解成均匀溶液,加入适量 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加入已经熔融搅拌均匀的基质中,搅拌均匀,冷却,粉碎,成石杉碱 甲固体分散物,添加适量的辅料,混合均匀,直接压片或按湿法制粒法在制粒机中制粒,干 燥,混合,压片,干燥,制成石杉碱甲口崩片。具体实施方法一,实例1处方石杉碱甲0. 0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 Gg甲基纤维素0. Gg枸橼酸0.甘露醇40g阿司巴甜0.硬酯酸镁lg聚山梨酯800. lg乙醇20ml制成1000片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枸橼酸、甘露 醇及阿司巴甜组成的辅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5
二,实例2处方石杉碱甲0. l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 Og微粉硅胶0. Gg甘露醇40g阿司巴甜0.聚乙烯吡咯烷酮5g硬脂酸镁lg聚山梨酯800. lg乙醇20ml制成1000片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甘露醇、聚乙 烯吡咯烷酮及阿司巴甜组成的辅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直接压片,即得。三,实例3,处方石杉碱甲0. 0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g微粉硅胶lg甘露醇25g淀粉15g阿司巴甜0.聚山梨酯800. lg乙醇20ml硬酯酸镁0.制成1000片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甘露醇、淀粉及阿司巴甜组成的辅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再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四,实例4处方石杉碱甲0. 05g聚乙二醇400015g硬脂酸聚烃氧(40)酯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露醇25g阿司巴甜0.lg 乙醇 20ml 制成1000片 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 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加入已8(TC下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组成的基 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冷却,成为石杉碱甲固体分散物,粉碎并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 甲基纤维素钠、及阿司巴甜组成的辅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干
燥,即得,五,实例5,处方石杉碱甲0. l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g微粉硅胶lg枸橼酸0.甘露醇40g硬酯酸镁0.聚山梨酯800. lg乙醇20ml制成1000片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枸橼酸及甘露醇组成的辅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六,实例6,处方石杉碱甲0. 0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枸橼酸0.微粉硅胶lg甘露醇10g淀粉30g聚乙烯吡咯烷酮2g聚山梨酯800. lg乙醇20ml硬脂酸镁0.制成1000片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羟丙基纤维素、枸橼酸、微粉硅胶、甘露醇、淀粉,充分搅拌至均匀,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20目制粒,6(TC下干燥,22目整粒,加硬7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0094]七,实例7
0095]处方
0096]石杉碱甲0. lg
0097]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
0098]枸橼酸lg
0099]淀粉20g
0100]甘露醇20g
0101]阿司巴甜0.
0102]聚乙烯吡咯烷酮2g
0103]聚山梨酯800. lg
0104]乙醇20ml
0105]硬脂酸镁0.
0106]制成1000片
0107]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枸橼酸、淀粉、甘露醇、阿
司巴甜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20目制粒,6(TC下干燥,22目整 粒,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八,实例8 处方 石杉碱甲 0. lg 乙基纤维素 6. 5g 淀粉 20g 甘露醇 20g 阿司巴甜 0. 5g 聚乙烯吡咯烷酮 2g 聚山梨酯80 0. lg 乙醇 20ml 硬脂酸镁 0.5g 制成1000片 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
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乙基纤维素、淀粉、甘露醇、阿司巴甜中,充分搅
拌至均匀,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20目制粒,6(TC下干燥,22目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合
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九,实例9 处方 石杉碱甲 0. lg 羟丙纤维素 10g
乙基纤维素 10g
淀粉甘露醇
10g20g0. 5g0. lg20ml
阿司巴甜聚山梨酯80乙醇
硬脂酸镁 制成IOOO片 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
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羟丙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淀粉、甘露醇、阿司巴
甜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淀粉浆20目制粒,6(TC下干燥,22目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压片,干燥,即得。 十,实例IO 处方 石杉碱甲 0. lg 乙基纤维素 6.0g
淀粉 20g
甘露醇 20g
羟丙纤维素 20g
阿司巴甜 0. 5g 聚山梨酯80 0. lg
乙醇 20ml[OH4] 硬脂酸镁 0.5g
制成IOOO片 制法将石杉碱甲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加入聚山梨酯80,搅拌均匀,成为石杉碱甲的分散乙醇液,喷加入已混合均匀的乙基纤维素、淀粉、甘露醇、羟丙纤维素、阿司巴甜中,充分搅拌至均匀,加以淀粉浆液20目制粒,6(TC下干燥,22目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9
权利要求
一种石杉碱甲口崩片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这于将1重量份石杉碱甲与100至400重量份溶剂经溶解成溶液,然后按以下步骤A.通过分散喷加的方法加入500至2000重量份基质中,混合搅拌均匀,按直接压片法加润滑剂,压片,干燥即得。B.通过分散喷加的方法加入500至2000重量份基质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粘合剂,湿法制粒,干燥,加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C.通过制备固体分散物的方法加入20至200重量份熔融的基质中,冷却,粉碎,制成固体分散物,再加入20至200重量份基质中搅拌均匀,按直接压片法加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干燥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杉碱甲,其分子式为Q^具0,分子量为242. 32。石杉碱甲 具有很强的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并对真性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药理作用。有 提高学习、记忆效率的功能,石杉碱甲经临床使用证明对重症肌无力,特别是老年性健忘症 和老年痴呆症有效,对少年儿童记忆提高有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稀盐酸、乙醇、丙酮、甘油、丙二醇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6000、聚 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 (HEC)、羟丙基纤维素钠(HPC-Na)、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山梨酯80、枸橼酸、木糖醇、甘露醇、 玉米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碳酸氢钠、硬脂酸镁、硬脂酸铝、虫蜡、硬脂醇、鲸蜡 醇、明胶,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氨基葡萄糖。及阿司巴甜和香精。
5.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其特征在于辅料与石杉碱甲的重量之比 为500 : 1-2000 : l。其中制剂中以石杉碱甲的含量计算为30-300ii g/片。
6.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其特征在于溶剂与石杉碱甲的重量比之为ioo : 1-400 : i。
7.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其特征在于石杉碱甲固体分散物是将石 杉碱甲通过加适量溶剂溶解后,加入熔融的基质中,搅拌均匀冷却,粉碎,制成均匀的固体 分散物。
8.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石杉碱甲口崩片,其特征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精确称取石杉碱甲、各种辅料备用。(2) 将溶剂滴加入石杉碱甲,搅拌并溶解均匀,再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备用。(3) A:将(2)的石杉碱甲溶液喷加入辅料组成的混合物中,分散搅拌均匀,时间为 10-60分钟,待石杉碱甲分散均匀后,加入辅料组成的混合物中,分散搅拌均匀,时间为 5-20分钟,待石杉碱甲分散均匀后,添加润滑剂,搅拌均匀,用于直接压片。B:将石杉碱甲溶液喷加入辅料组成的混合物中,分散搅拌均匀,时间为10-60分钟, 待石杉碱甲_喷液分散均匀后,添加粘合剂、溶剂适量,搅拌均匀制软材并过18目制粒,于 30-8(TC温度下干燥,18目筛整粒,即得石杉碱甲颗粒。C :将石杉碱甲溶液加入已经熔融的基质中,分散搅拌均匀,冷却,粉碎,使成石杉碱甲 固体分散物,加入由辅料组成的混合物中,分散搅拌均匀,时间为10-60分钟,待石杉碱甲 分散均匀后,添加粘合剂、溶剂适量,搅拌均匀,制软材并过20目制粒,于30-6(TC温度下干燥,22目筛整粒,即得石杉碱甲颗粒。(4) 取石杉碱甲颗粒,加0. 5-1%润滑剂,混合均匀。(5) 取混合均匀的石杉碱甲颗粒,压片,干燥24小时,即得石杉碱甲口崩片。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杉碱甲口崩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混合物颗粒干燥温 度为30-80°C, 30-120分钟,待石杉碱甲分散均匀后,添加粘合剂、溶剂适量,搅拌均匀制软 材并过18目制粒,于30-8(TC温度下干燥,20目筛整粒,即得石杉碱甲颗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杉碱甲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用溶剂分散法及相分散融溶法将石杉碱甲用适当溶剂溶解,再通过分散喷加在辅料中,或制备成相分散均匀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直接加润滑剂压片。也可加粘合剂,制粒,干燥,加润滑剂,压片。本口崩片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及良性记忆衰退,提高青少年记忆力。
文档编号A61P25/28GK101785762SQ20091017486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谢金生, 赵守明 申请人:赵守明;谢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