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外用制剂,具体地说是涉及制备临床应用中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黑膏药含铅的缘故,被陆续淘汰。许多前身是黑膏药的配方,又积极投胎于橡皮膏,但仍摆脱不了久用对皮肤的刺激,最常见的是剥离反应,能使皮肤出现环形红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又出现了贵州神帖之类的膏帖。这些膏药的本身虽然对皮肤无刺激,但它依赖于胶布帖将膏剂固定在所贴部位。胶布固定在皮肤上,对皮肤同样产生刺激,不能长期连续使用。
ZL01135909.9所公开的无铅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虽然解决了传统黑膏药含铅所存在的弊端,但它还存在以下不足
1、 膏药加工时,浓縮液中的淀粉、纤维素接触到锅底便产生糊状物,影响膏药的纯度;
2、 膏药外贴时,由于膏药的封包作用,膏药和水产生水合反应,膏药面形成豆腐渣样改变,影响治疗效果;
3、 由于膏药硬度大,膏药周边对皮肤产生物理刺激,使膏药所贴部位出现环行红斑而发生瘙痒;
4、 由于冬夏温度差异大,生产出来的膏帖受季节的影响大,不利于商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制备出临床中任何一种配方的膏帖,其在膏药加工过程中,药效不易被破坏,膏药纯度好, 一帖膏药能反复使用多次仍能保持原有药效,长期使用对皮肤无刺激的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以植物油、松香、蜂蜡为基质,没食子酸丙脂为抗氧化剂,中药为原料;
制备新型黑膏药的各原料重量组份植物油1公斤,松香10—12公斤,蜂蜡1公斤,没食子酸丙脂0.01—0.02公斤,中药原料0.5—3公斤;其中的中药原料为精料药,也可以是粗料药用水煎煮或用乙醇浸泡后的
提取物,还可以精料药粗料两者同时都有;其特征在于
1) 当中药原料单纯为精料药时,精料药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
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
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
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2) 当中药原料单纯为粗料药时,粗料药用水煎煮提取或用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縮、干燥、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3 )当中药原料是粗料药、精料药两者同时都有时,精料药粉细、过筛,粗料药用乙醇浸泡提取或用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縮、干燥、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硬膏药,与ZL01135909.9的无铅膏药相比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 本配方中的蜂蜡,能大大降低膏药的韧性,消除松香对皮肤产生的物理刺激;
2、 膏药基质通过高温炼油的加工方法,使基质产生氧化、聚合反应,增强膏药的粘稠性,避免膏药在使用时所出现的水合反应,保持了膏药对皮肤的吸附力和药物的透皮效果。也改变了膏药对温度差异的适应性。 一种配方也能适宜春夏秋冬四季的使用,有利于商品生产;
3、 膏药在加工时,掺合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脂,使膏药的寿命增加,效期延长;
4、 粗料药通过预先低温加工,制得精细粉,掺进基质内搅匀,制出的膏药纯度高、质量好。本发明和中成药1996年第12期刊登的"状筋活血膏工艺的改进"所提供的技术,虽然它们构成的基质元素基本相同,但它们的配比和加工方法不
同,却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技术效果 一是在以松香为主体的膏药基质内,松香为增稠剂,植物油为软化剂。由于它们的配比不同,使得它们制出的膏药
有老嫩之分。这与用水和米煮粥、煮饭是一个道理。要煮饭水的比例要小;要煮粥,水的比例要大,而且比例都要适当。"壮筋活血膏制剂工艺的改进"所提供的膏药基质配方是松香1000克,植物油200克,蜂蜡150克,也就是说松香香油蜂蜡=5:1:1.5。本技术所提供的基质配方是松香10—12公斤,植物油1公斤,蜂蜡1公斤,也就是说松香植物油蜂蜡=10_12:
h 1。本技术和"状筋活血膏制剂工艺的改进"的技术相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也就是说由软膏变成了硬膏,使得本技术在临床运用中更灵活、更方
便;同时,由于硬膏药具有封包作用,使得本技术产生的疗效更好;二是"壮筋活血膏制剂工艺的改进",所提供的中药和基质组合方式是将重要掺进基质内,再继续加热炼至"滴水成珠"。要达到"滴水成珠"的状态,膏温必须接近320度。本技术所提供的中药和基质组合方式是药料预先低温加工好,侯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药料投放膏内。中药和基质两种组合方式,产生两种技术效果。即一种是低温下组合,药效损失小,另一种是膏温下组合,药效损失大。
本技术与橡皮膏及其近时期问世的膏帖相比,其优点在于
1、 新型硬膏药不含铅,长期使用对皮肤无刺激。
2、 一种膏药能反复连续使用多次,仍保持原有药效,极大的发挥了膏药的利用率;
3、 新型硬膏药只需自身的粘性就能吸附住皮肤,不需借助胶布固定,避免胶布帖对皮肤的刺激。
4、 新型硬膏药是一种硬膏药,具有封包治疗作用,能使角质松解,增强药物的透皮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5、 使用时,散发出的芳香味较为浓厚。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称取麻油l公斤,松香10公斤,蜂蜡1公斤,没食子酸丙脂0.01公斤,中药粗料药提取物0.5公斤;生产方法如下1、 中药粗料药的提取,粗料药的提取方法是水煎煮提取或酒精浸泡提取,
提取液经过浓縮、干燥、粉细;
2、 松香打碎;
3、 先将松香、蜂蜡、麻油放入锅内,加热融化,继续加温至320度,达到"滴水成珠"时即离火,向锅内喷撒水滴去"火毒",去火毒结束后,待膏温降到70—80度时,把粗料药的提取物掺进膏内,再投放没食子酸丙脂,共搅匀,按不同的规格摊贴到膏药布上,即得新型硬膏药。
实施例2。称取花生油1公斤,松香1公斤,蜂蜡1公斤,没食子酸丙脂0.015公斤,粗料药提取物、精料药2公斤;生产方法如下
1、 粗料药用酒精浸泡提取,提取液经过浓縮、干燥、和精料药分别研细、过筛;
2、 松香打碎;
3、 松香、蜂蜡、花生油放入锅内,加热融化,继续加温至320度,达到"滴水成珠"时即离火,向锅内喷撒水滴去"火毒",去火毒结束后,待膏
温降到70—80度左右时,把中药料掾进膏内,再投放没食子酸丙脂,共搅匀,按不同的规格摊贴到膏药布上,即得新型硬膏药。
实施例3。称取桐油l公斤,松香12公斤,蜂蜡1公斤,没食子酸丙脂0.02公斤,精料药3公斤;
生产方法如下
1、 精料药研细过筛;
2、 松香打碎;
3、 先将松香、蜂蜡、桐油放入锅内,加热融化,继续加温至320度,达到"滴水成珠"时即离火,向锅内喷撒水滴去"火毒",去火毒结束后,,待膏温降到70—80度时,把精料药掺进膏内,再投放没食子酸丙脂,共搅匀,按不同的规格摊贴到膏药布上,即得新型硬膏药。
新型硬膏药的使用方法是选择适当型号的膏帖,用火烘软,贴到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以植物油、松香、蜂蜡为基质,没食子酸丙脂为抗氧化剂,中药为原料;制备新型硬膏药的各原料重量组份植物油1公斤,松香10-12公斤,蜂蜡1公斤,没食子酸丙脂0.01-0.02公斤,中药原料0.5-3.5公斤;其中的中药原料为精料药,也可以是粗料药用水煎煮或用乙醇浸泡后的提取物,还可以精料药粗料两者同时都有;其特征在于1)当中药原料单纯为精料药时,精料药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2)当中药原料单纯为粗料药时,粗料药用水煎煮提取或用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3)当中药原料是粗料药、精料药两者同时都有时,精料药粉细、过筛,粗料药用乙醇浸泡提取或用水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粉细、过筛,松香、植物油、蜂蜡放锅内加热融化,再加温“炼油”,当温度升至320度时,“滴水成珠”,即告“炼油”成功,离火,向膏内喷洒水滴,去“火毒”,去完“火毒”,待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中药原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掺进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新型硬膏药的制备方法。它是由松香、蜂蜡、植物油组合在一起,经过高温“炼油”加工制成基质。再把中药原料通过提取、精细加工后掺进基质内,同时加入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搅匀,制成新型硬膏药。制出新型硬膏药的颜色接近于传统的黑膏药,其形态和作用机理与传统的黑膏药基本相同。能利用其方法制备出临床中任何一种配方的膏药来。一帖膏药能反复使用多次仍保持原有药效,长期使用对皮肤无刺激,是内病外治的好剂型,适合厂家进行商品生产。
文档编号A61K36/00GK101658535SQ20091018512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薛弘扬 申请人:合肥新中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