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86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口涎自流,留滞于面颊部的一种中药,属中医药。
背景技术
流涎的原因很多,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的如新生儿的涎腺细胞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每昼夜一般为50-80毫升(成年人为平均为1000-1500毫升)。至3-4个月时,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多,每昼夜为200余毫升,5-6个月后显著增加,发生流涎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婴儿学会吞咽来调节过多的唾液时,这种流涎便自然消失。 病理性原因多见于口腔、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以及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

发明内容
胡黄连3克,甘草4克,鲜藕100克,煎汤,每日1齐U,连月艮7日; 炒白术6克,青皮1. 5克,炮姜1. 5克,白扁豆炒熟10克,共研粉末,加白糖15克,
调匀后分3次服完,每目l次,连服7日。 炒白术6克,干姜1. 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煎水取汁,用糯米100克熬粥,分2次服完,连服7日。
具体实施例方式
病理性的流涎是由于脾胃失调,如脾胃积热火脾胃虚寒,前者廉泉不能制约,后者使脾不能摄涎,以致引起流涎。因此,对于脾胃积热者给予清除脾胃加热的清热养胃,泻火利脾的药或食物。对脾胃虚寒型者,宜给温中健脾的药或食物。
权利要求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特征在于其配方。
2. 根据权利l所述的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其配方在于胡黄连3克,甘草4克,鲜藕100克,煎汤,每日1齐U,连月艮7日;炒白术6克,青皮1. 5克,炮姜1. 5克,白扁豆炒熟10克,共研粉末,加白糖15克,调匀后分3次服完,每日l次,连服7日。炒白术6克,干姜1. 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煎水取汁,用糯米100克熬粥,分2次服完,连服7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涎自流,留滞于面颊部的一种中药,属中医药。病因多见于口腔、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以及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是由于脾胃失调,如脾胃积热火脾胃虚寒,前者廉泉不能制约,后者使脾不能摄涎,以致引起流涎。因此,对于脾胃积热者给予清除脾胃加热的清热养胃,泻火利脾的药或食物。对脾胃虚寒型者,宜给温中健脾的药或食物。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1695526SQ20091019122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三建 申请人:王三建;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