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β-干扰素在制药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 -干扰素的医药用途,尤其涉及一种β -干扰素作为一种药物 在免疫干预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属于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侵犯四肢关节
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高达0.4%-1%。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传统药物分 为四大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和 植物药。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传统药物,由于严重的副作用和停药后反 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改善病情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DMARDs)对于控制病情, 减少或滞缓软骨和骨的破坏都非常有利,目前认为应在临床上尽早使用。这类药物除了 传统的细胞毒类例如MTX、AZA, CTX等外,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环孢素A等)、 柳氮磺胺吡啶、抗疟药(羟氯喹)都被广泛使用。但是该类药物在临床剂量稍大、疗程 稍长时均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临床治疗中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同其它自身免疫病 一样,目前仍限于用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姑息治疗为主。已有证据表明RA可能是以免疫紊乱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遗传 因素、内分泌因素,尤其是病毒感染与其发病密切关联。一种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 病毒双重功能的药物将能更有利于RA治疗。在动物模型和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中的应用证明IFN-β可以抑制MS患者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的增殖、 抑制CD8+T细胞、调控细胞因子产生(IL-10和IL-12)等。目前认为,促炎症的Thl 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的Th2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过程存在着密切的关 联。在应用IFN-β治疗MS患者过程中发现IFN-β具有调节趋化因子的产生,降低其 浓度梯度和T细胞受体CCR5表达而抑制炎性T细胞从外周向大脑中枢(CNS)迁移。在 体外,还发现IFN-β还可以抑制MS关联的HHV-6/EBV等病毒的复制,发挥其抗病毒 的生物学效应,并明显减少RR-MS患者复发期HHV-6/EBV病毒的复制。经过IFN-β 治疗的MS患者其血清中特异的抗HHV-6/EBV的IgM抗体(可以作为病毒扩增的指标) 含量也有相应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扰素的用途,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本发明将β-干扰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周以上的免疫干预后,患者 体内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的免疫应答物质,如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自身反应性 CD3+T细胞增殖、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滑液中的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 水平均显著下降,能作为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β-干扰素还可用于抑制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CD3+T细胞增殖、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和滑液中的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对滑液(Synovial Fluid)中细胞因子IL-17、IL-10禾Π IFN-Y下降亦有作用。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95%的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Τ cell receptor, TCR)由 α和β两条多肽链组成。β -链可变区(TCR BV)可分为保守性基因家族TCR BV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24 和 25。与正常人相比,RA患者体内的自身反应性CD3+T细胞普遍含量较高。测定自 身反应性CD3+T细胞增殖水平也直接反应药物的效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属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能 够降解一种或几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它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
病和肿瘤等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MMP-3是导致软骨降解的最重要的蛋白酶,是系 统性的炎症标志物,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损伤和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核因子K 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 κ B Ligand, RANKL), 也称为骨保护素受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 0PGL),它主要表达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 表面,是参与破骨细胞分化、激活、存活和淋巴结形成的主要介质。近年来对RA软骨 和骨破坏的研究证实了骨骼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同时对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进行研究时发现,RANKL在RA骨破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发明使用定量PCR检测TCR BV,方法简述如下TCR BV 基因和 BC 基因的引物设计使用 Applied Biosystems 的 Prime Exoress 2.0软件,序列参见附表1。TCRBV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内参用TCRBC
基因,同时不加模板为阴性对照。每反应用0.5 μ IcDNA样本,分别后25对BV特异 性引物和1对BC引物混合,引物终浓度为O.lmM,再各加2X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 (Applied Biosystems)至反应终体积为10 μ 1,加入384孔PCR反应板,按50°C 2分钟 —95 0C 10 分钟一95 0C 15 秒一60 °C 1 分钟(40 个循环),在 ABI 79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中进行反应。然后根据PCR反应信号强度Ct值计算每个样本的TCRBV基因相 对表达量TCRBVn(%) =[2-(BVnQ-BCQ)X100/Z(2-(BV1-25Q-BCQ)X100)]X100,其中 Ct 为 循环次数。表1用于RA患者TCRBV/C分析的RT-PCR弓丨物对基因_前引物5’端一3’端_后引物5,端一3’端_
BVlAAGCACCTGATCACAGCAACTTAGTTCAGAGTGCAAGTCAGG
BV2GGTTATCTGTAAGAGTGGAACCTAGGATGGGCACTGGTCACTGT
BV3TCGAGA TATCTAGTCAAAAGGACGGGTGCTGGCGGACTCCAGAAT
BV4AAGCAGGGATATCTGTCAACGTTTCAGGGCTCATGTTGCTCAC
BV5GATCAAAACGAGAGGACAGCAAGCACCAAGGCGCTCACATTCA
BV6CTCAGGTGTGATCCAATTTCACCCCCGCTCTGTGCGCTGGAT
BV7CATGGGAATGACAAATAAGAAGTCTTGGCTGCAGGGCGTGTAGGTG
BV8CCCCGCCATGAGGTGACAGAGGAGTCCCTGGGTTCTGAGGGC
BV9CCAAAATACCTGGTCACACAGCCAGGGAATTGATGTGAAGATT
BVlOACCTAGACTTCTGGTCAAAGCAGGACTGGATCTCCAAGGTACA
BVllTTATAGGGACAGGAAAGAAGATCATGTG AGGGCCTGGC AGACTC
BVl 2CAAGACACAAGATCACAGAGACAGGCAGCAGACTCCAGAGTGAG
B V3TGAAGACAGGACAGAGCATGACACACAGATGTCTGGGA GGGAGC
BV14ACCCAAGATACCTCATCACAGTGAGAGGTCTGGTTGGGGCTGGG
BVl 5TCAC AAAGAC AGG AA AGAGG ATTGGGG ATGGC AGACTCTAGGG A
BV16GTTCCCCAGCCACAGCGTAATACAGTTCTGCAGGCTGCACCTT
BV17GTCCCCAAAGTACCTGTTCAGAAGCTGTCGGGTTCTTTTGGGC
BV18AGACACCTGGTCAGG.AGGAGGTGCCGAATCTCCTCGC ACTAC
BV19CCAGGACATTTGGTCAA AGGAAA ACAGTGCCGTGTCTCCCGGTTC
BV20GACCCTGGTGCAGCCTGTGGAGGAGGAGCTTCTTAGAACT
BV21CCCAGA TA TAAGATTACAGAGAAACTGGATCTTGAGAGTGGAGTC
BV22CACAGA TGGGACAGGAAGTGA TCGTCCTCCAGCTTTGTGGACCG
BV23AAGAGGGAAACAGCCACTCTGCAGCTCCAAGGAGCTCATGTT
BV24CCAAGA TACCAGGTTACCCAGTTTCAGGCCTGGTGAGCGGATGTC
BV25AAAACATCTTGTCAGAGGGGAATGAATCCTCAAGCTTCGTAGC
TCRBC CAGCGCCCTTGTGTTGATG_AAGCGCTGGCAAAAGAAGAA本发明中自身 反应性CD3+T细胞分离使用美国Miltenyi Biotec, MACS 磁珠分
选试剂盒及其操作说明进行。
本发明按照R&D公司Quantikine 提供的夹心法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 测标本血清和滑液中IL-10、IL-17和IFN- Y的水平。本发明按照R&A公司Quantikine 提供的夹心法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 测标本血清和滑液中MMP-3水平。本发明按照Apotech公司提供的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标 本血清和滑液中可溶的RANKL水平。本发明血清、滑膜液、滑膜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组织制备方法如 下 血清(Serum)制备患者静脉血2ml,5000rpm离心20分钟,吸取血清置
eppendorf管中,-80°C保存,待测细胞因子。滑膜液(SF)制备无菌穿刺抽取SF (无血液污染),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吸取 约1毫升于epppendorf管中,离心去细胞后置_80°C保存,待测细胞因子之用。滑膜液细胞(SFC)制备无菌穿刺抽取SF(无血液污染),置于肝素抗凝管 中。用 RPMI-1640 (Invitrogen, GIBCO )稀释 3-4 倍后,置于 Ficoll(Axis-shield, Lymphoprep )上,2500rpm离心20分钟,吸出SFC,用RPMI-1640洗涤两次,计数备 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20毫升置肝素抗凝血用RPMI-1640稀释2_3 倍后,置于Ficoll-Hp上,2500rpm离心20分钟分离获PBMC。用RPMI-1640洗涤两
次,计数备用。滑膜组织(SMT)制备滑膜组织于层流室中无菌去除非滑膜组织(无脂肪 组织),在平皿中用无菌RPMI-1640充分洗涤并剪成数小快,放置于epppendorf管 中,-80°C保存。本发明自身反应性CD3+T细胞增殖的方法如下自身反应性CD3+T细胞种于96孔圆底平板,密度为1 X 105Cells/well,将经磁珠 分选后的非CD3+T细胞辐照,作为APC(CD3+T APC = 2 1)。将各种合成的偶联肽 (见表2)按照终浓度为40 μ g/ml加入培养体系中,并加入微量IL-2。放置在37°C 5% CO2孵育箱培养7天。经抗原肽刺激7天前16-18小时,每孔加入1 μ Ci的[3H]_TdR。 收集细胞,经β液闪仪检测[3H]-TdR掺入的CPM值。本发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方法如下将PBMC细胞种于96孔圆底平板,浓度为1 X 105Cells/well。将各种合成的偶联 肽(见表2)按照终浓度为40 μ g/ml加入培养体系中,并加入微量IL-2。放置在37°C5% CO2孵育箱培养7天。经抗原肽刺激7天前16-18小时,每孔加入1 μ Ci的[3H]_TdR。 收集细胞,经β液闪仪上检测[3H]-TdR掺入的CPM值。表2用于CD3+T细胞和PBMC细胞增殖的偶联肽
权利要求
1.一种β-干扰素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素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类风湿疾病为类风湿关 节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β-干扰素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 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灶滑液中的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β-干扰素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 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灶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寡克隆扩增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β-干扰素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 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灶自身反应性CD3+T细胞增殖药物。
全文摘要
一种β-干扰素在制药中的用途。经β-干扰素免疫干预后,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的免疫学效应物质如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自身反应性CD3+T细胞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患者的血清和病灶滑液中的水平显著下降。从而表明,β-干扰素可用于免疫干预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文档编号A61P19/02GK102008716SQ20091019524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7日
发明者何东仪, 余奇文, 张冬青, 张继英, 沈杰, 程伟志, 肖涟波, 胡朝英, 许荣, 钱柳, 陈雪华, 黄秋愉 申请人: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