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肤外用医药和皮肤抗衰老及美容化妆品等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皮 肤或面部外用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衰老是机体器官和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的渐进过 程,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是机体生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规律,涉及全身各组织器 官。这种退行性变化可归因于内源性和个体反复暴露于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台作用的 结果。皮肤是覆盖于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器官,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皮肤的附属器官 (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等)构成。皮肤不仅是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也是外 界环境和机体之间一道有效天然的保护屏障。然而,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皮肤的保护作用逐 渐减弱,当外界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皮肤老化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通常,皮肤衰老主要 表现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皮肤自然衰老人皮肤从20-25岁起就进入自然老化状态,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 大,皮脂分泌量减少,角质细胞间质也减少,因而水分保持能力降低,表皮屏障功能逐步衰 退,经皮水分流失TEWL(Trans印idermal Water Loss)值上升,开始出现皮肤干燥无光泽; 另一方面,表皮细胞分化能力降低,表皮恢复速率减慢,角质化功能衰退,角质层变薄,表皮 萎缩产生细皱纹。真皮中胶质细胞总量减少,一部分胶质细胞又因过氧化脂质的作用,交联 度增加,产生不溶性胶原,导致弹性降低,真皮结缔组织的基本成份透明质酸也随增龄而减 少,致使真皮水分减少,产生较深皱纹。皮肤光老化近来关于紫外线引起肌肤光衰老的结论已被广泛接受。紫外线按波 长可划分为短波紫外线(UVC,100 280nm)、中波紫外线(UVB,280 320nm)和长波紫外 线(UVA,320 400nm)。经过大气层时,由于臭氧层的存在,UVC和大部分UVB几乎全部被 臭氧吸收,到达地面的UVB只占3%,但是UVB波长短,能量大,对皮肤损害严重,可引起炎症 浸润,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抑制和郎氏细胞功能下降,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 粒细胞可导致组织溶解酶的释放,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核酸或蛋白质变性,发生急性皮炎、 日光晒焦、滞后色素沉着、弹性组织变性和DNA合成异常等。而UVA占地表UV辐射的97%, 且穿透力极强,其中35% 50%能够到达真皮层,照射诱导人皮肤角脘细胞Colol6S期阻 滞及细胞凋亡,并且抑制Bcl2和Brn3a基因的表达,使自发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 胞)凋亡,透明质酸量下降及成纤维细胞损伤,并影响I型胶原形成,III型胶原相对增加, 最终导致成熟胶原束减少,皮肤松弛。UVA还会氧化表皮中的还原黑色素而直接晒黑皮肤。 近来研究发现,UVA可扩大或协同UVB的光老化作用,而且诱发DNA损伤的程度比UVB严 重。此外,过量照射UV也会损害人体抗氧化系统、免疫调节系统和保湿系统,激发体内其他 多种衰老机制。因此防晒是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的重要措施。防晒剂是防晒化妆品中 起防晒作用的关键物质,按防护作用机制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化学吸收剂和天然防晒剂。物理防晒剂又叫紫外线屏蔽剂,主要是指一些矿物颗粒,包括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02)、 滑石粉、氧化钴等,以纳米级最好,其重要的特性是对可见光具有极高的穿透性,可以反射 或散射紫外线,防晒谱广,耐受性好。如加入Ti02、ZnO等无机粉体减少化学防晒剂对皮肤 的刺激性。而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化学合成物,可吸收某一波段的UVA和UVB,其原理是利 用化学结构中的双键(特别是苯环)结构吸收紫外辐射,再把这种辐射转化为对人体没有 损害的热能散发出去。可以选择的原料有对氨基苯甲酸(PABA)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酰甲烷 及其衍生物、邻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和樟脑类衍 生物。目前市场上的防晒产品80%以上是采用物理和化学防晒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还发 现一些天然动植物成分如芦荟、海藻、甲壳素、沙棘、芦丁、黄芩、银杏、鼠李及人发水解液也 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目前研究发现不管是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导致皮肤衰老的原因是体内产生过多的 自由基。而自由基过量积聚对皮肤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对核酸的损伤活 性氧加成到碱基的双键中或从戊糖部分抽提氢,可破坏碱基生成嘧啶、嘌呤自由基,碱自由 基相互结合或被过氧化。使碱基缺失甚至主链断裂,产生遗传突变。②对蛋白质的损伤 活性氧与氨基酸或直接与蛋白质反应使多肽链断裂,促使皮肤中胶原、弹性蛋白和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蛋白受到自由基攻击产生交联变性,使皮肤变薄、起皱,弹性降低,细胞生长变 缓。③对糖的损伤皮肤中的粘多糖透明质酸极易被活性氧解聚氧化为糖醛类产物,进而与 DNA、RNA、蛋白质发生进一步交联变性。④对脂质的损伤活性氧攻击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 肪酸(PUFA)引起膜通透性和硬度增加,胞内环境改变,形成多种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 物丙二醛(MDA),MDA是强效交联剂,易与蛋白质或核酸交联形成溶酶体无法消化的脂褐质 (LPF),累积在皮肤结缔组织中形成老年斑。开发有效活性物质来清除体内积聚的有害自由 基是抵抗衰老的有力手段。目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原料有三类①生物制剂类,如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金属硫蛋白(MT)、木瓜 巯基酶、辅酶Q10等。②天然中草药制剂类,如人参、丹参、银杏叶、绞股蓝、灵芝、鹿茸等中 草药的提取液。③化学合成、半合成制剂类,如人工合成的各种抗氧化酶、抗氧化剂及其衍 生物(VE、VA、VC、胡萝卜素、辅酶Q10)、尿素、2-巯基乙胺(2-MEA)、丁羟甲苯(BHT)、抗交联 的各种络合剂、螯合剂等。自由基衰老理论已成为衰老的代表理论,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 用极其广泛。皮肤衰老表现为表皮更新减慢、屏障功能减弱、角质形成细胞活力下降、表皮受 伤后修复能力变弱,具体而言,表皮厚度改变不明显,但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下降表皮使用 50%的氢氧化氨处理,则衰老皮肤产生小水疱为特征的初始反应时间缩短。表皮持续更新 并维持机体与环境联系,以保持机体结构的完整。在完整的表皮,基底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角 蛋白中间丝与基底层的致密斑相连。中间丝插入到具有大疱抗原(BP230、BP180)高密度的 半挢粒致密斑中,半桥粒富含层粘蛋白和Nidogen,发出锚定纤维平铺在透明层,直达致密 层。致密层中富含VII型胶原和硫酸乙酰皮肤素,通过VII型胶原的锚定作用与间质胶原纤 维相连。角质形成细胞经历复杂而又是预定的程序进行分化。如果此过程出现障碍,则导 致机体各种各样功能减弱,衰老过程中由于自由基及过氧化作用使胶原表面形成ACE (终 末糖化产物)而过度交联, 皮肤半桥粒结构失去弹性,表皮_真皮连接变平,皮肤变得松 弛、失去弹性。
真皮衰老表现为真皮对外来化学物清除力下降,真皮厚度变薄、胶原蛋白和弹性 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分解酶活性增强。皮肤作为重要的代谢器官,衰老时许多代谢酶 类活性下降。另外,I、III型胶原比值在衰老过程中逐渐倒置,胶原逐渐变粗、出现异常交 链,主要归困于衰老有关的组氨酸、丙氨酸交链键增加,同时非酶糖化的增多也是引起胶原 异常交链出现的原因之一。真皮厚度变薄,胶原含量减少,特别是可溶性胶原含量下降明 显,弹性蛋白含量上升;胞外间质中透明质酸和硫酸皮肤素含量明显下降,糖胺多糖总含量 下降。此外,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排列也渐趋紊乱。其生理结局使老年皮肤失去增殖能力, 其抗剪切力减弱。郎格汉斯细胞和黑素细胞数目明显下降、脂褐质明显增加,呈现出老年斑 和其他色素沉着症状。对于现代皮肤抗衰老化妆品研究,首要的目的还是要加强完善对皮肤衰老机制的 研究,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供外源性的抗衰老功效成分补充体能抗衰老机制的不足。目前 市场上很多产品多是针对皮肤衰老的某个方面来给予外源性抗衰老功效成分,或是像“万 精油” 一样加入众多的所谓的抗衰老功效成分,这很难达到皮肤外用抗衰老功效成分的效 果。因为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角质层形成了透皮给药的限速屏障,大部分体表的角质层 有15-25层扁平角质细胞,总厚度约为10gm。虽然有大分子通过被动扩散而透过角质层的 报道,但一般认为经透皮给药的理想药物分子量应< 400Da。另外,一个可行的透皮给药药 物的剂量应< 20mg/d。因此,皮肤阻碍药物进入体内,大多数药物,即使是剂量低、疗效高的 一些药物,透皮速率也难以满足治疗需要,如何保证足够量的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达到 治疗剂量,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抗衰老功效成分必须在产品中达到一定得浓度,抗衰老功效成分才能在皮肤上发 挥抗衰老的作用。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抗衰老乳液和膏霜,大部分一种剂型只能容纳一种 性质的功效成分,不能同时容纳水溶性和油溶性成分,且分散度不够大,很难在皮肤表面形 成高浓度功效成分。另外,皮肤外用抗衰老产品中的功效成分,如果皮肤不能吸收,都是一 种负担。而过量的抗衰老成分在皮肤表面而不能被吸收,也是造成皮肤氧化的重要原因之 一。有专家研究发现,大约有90%的抗衰老营养霜营养成分因吸收问题而在皮肤表面过剩, 非但不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反而加速皮肤的衰老。另外,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 中需要大量维生素、蛋白质和一些营养成分,而这些成分也是抗衰老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如 果抗衰老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被皮肤完全吸收,那么这些营养成分就会成为寄生细菌 生长繁殖的温床,大量的细菌就会导致皮肤的感染。所以我们应该非常重视皮肤外用品功 效成分的透皮吸收问题,新型的功效成分、新产品,只有建立在透皮吸收的基础上,相关产 品的开发与应用才有意义。而目前在抗衰老皮肤外用制剂上国内还没有一种新型的制剂来 提高产品的透皮率。当前有一种新型透皮载体系统应用在美容化妆品中,那就是纳米乳载体。也称微 乳(Microemulsion),粒径在10 lOOnm之间,是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 按适当比例形成的一种稳定透明、低粘度各相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只要四相的 组成适当.即可形成均勻透明或略显乳光的液体,为热力学稳定体系。由于纳米乳具有突 出的透皮率、靶向、缓释作用以及对难溶性药物强大的增溶作用。近年来纳米乳给药系统的 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纳米乳粒径小,具有良好的透皮性和稳定性。其透皮给药系统优于普通的乳剂。Huang等以Span-20和Tween-8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十四酸异丙酯 (IPM)为油相,水为连续相研制了粒径范围在64 208nm的诺香草胺醋酸钠(SNA)微乳。 比较了各组分在微乳体系中所占百分含量。以及不同的助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微乳的特 征和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对照组微乳的透皮吸收率明显提高.是对照组的3. 7 7.1倍此外,还表明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有明显的促渗性能。Babette Biruss等 研制了用聚氧乙烯-10-十二烷基醚,三丁酸甘油酯制备了孕酮0/W型微乳,通过在微乳中 加入聚合物二氧化硅(Aemsil)和聚合乳化剂(Pemulen TR1)。使得微乳透皮吸收率增加 1.24 1.63倍,同时减少了微乳在皮肤表面的滞留时间。表明稳定的孕酮聚合微乳是良 好的透皮给药系统。0/W型纳米乳在基因治疗领域用作DNA载体,可以防止核酸被血清中 酶降解。此外纳米乳由于制备条件温和,对生物大分子的破坏作用小,故成为蛋白类药物载 体的重要选择。疫苗单独使用时,极易被内环境中体液稀释并被各种酶所降解,而采用纳米 乳包裹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疫苗的利用率。孙玉静等以纳米乳为载体包裹肿瘤特异性抗原 MA-GE1-HSP70融合蛋白,制备了一种新型疫苗纳米乳,提高了疫苗的利用率,而且可实现靶 向接种,减少全身毒副作用。纳米乳皮下注射后,可形成贮库,而作为控释系统,还可通过各 种细胞表面受体配基与乳滴表面结合而成为药物靶向传递系统。纳米乳所具备的很多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做成护肤品,它粒径小易被皮肤吸收、具 有很好的皮肤触感及视觉效果等。欧莱雅公司2002年获得的一项美国专利,就是将纳米乳 用于美容和皮肤护理,专利涉及美容产品、治疗皮肤病产品等。因此,纳米乳载体系统在化 妆品领域是有极大发展前景的运载工具,纳米乳的分散相可载入功效成分,能维持较高的 功效成分浓度,提高了微乳与皮肤间的功效成分浓度梯度,同时微乳中的表面活性剂能降 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功效成分的稳定性和透皮速率。
发明内容
1、为了克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1)目前的皮肤外用抗衰老化妆 品,都是使用非常普通的制剂类型(水剂、霜剂、膏剂)及其它传统的制剂载体,其功效成分 很难透过皮肤屏障到达皮肤深层(基底细胞层和真皮层以下),而皮肤的老化主要发生在 基底细胞层及真皮层以下,因而,普通皮肤抗衰老化妆品很难真正发挥抗衰老效果。(2)皮 肤抗衰老功效成分多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甚至本身就是蛋生物酶,多肽,生长因子等, 对热高度敏感,容易失活或破坏,普通制剂大多数是在高温条件下乳化,从而使这些抗衰老 生物活性成分不同程度遭到破坏而失去应有的抗衰老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功能。因此需 要保护那些不耐热、怕高温功效成分的活性及含量、特别是保护蛋白类、肽类、酶类、细胞生 长因子类等活性物质具有重要价值,提高蛋白多肽类药物或功效成分的稳定性,能最大限 度保持其生物活性及生物学作用,而普通的剂型不能解决功效成分稳定性的问题;(3)很 多抗衰老功效来源于天然药物提取物质,而这些提取物既难溶于水相、也难溶于油相,将其 配制成普通制剂时,很多功效成分并未真正溶解,而只是处于分散状态,其生物利用度低, 抗衰老功效实际上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优势,严重影响其皮肤抗衰老效果;因此需要 有效地解决抗衰老功效成分促溶、增溶和速溶问题;(4)有些抗衰老功效成分对光照稳定 性不高,如抗氧化剂及辅酶Q10等原料药遇光易分解,较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药物含量下 降明显,因此,要设法将这些成分包裹在某一载体制剂乳核之中,使之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发挥良好作用效果;(5)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多种因素引起或共同参 与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由多种抗衰老成分同时或协同发挥各自优势作用才能达到更好 效果,但目前很多皮肤外用抗衰老产品成分单一,实际很难起到共济协同和联合增效作用; (6)皮肤抗衰老功效成分之间的复配常常需要按照内在规律和抗衰老法则进行合理科学 组方,如需要皮肤营养调理,保湿减少皮肤水分丢失,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预防光老化, 改善动力性皱纹和生理性皱纹,调控新生表皮细胞增殖,改善皮肤微循环等综合作用,但目 前的皮肤抗衰老制剂中尚未发现有同时考虑上述调节机制的,因此实际皮肤抗衰老效果也 极其有限。(7)目前一些普通的抗衰老化妆品及其制剂由于添加了含量不等的营养物质和 生物制剂,大多数均添加了一些防腐剂和细菌生长抑制剂,甚至添加剂量很大,因此,常常 引起皮肤过敏和接触性皮炎及化妆品皮炎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8)为了能够起到快速效 果,甚至有些皮肤抗衰老化妆品中非法添加一些类固醇激素和雌激素等,不仅加重皮肤老 化(皮肤明显变薄、皮肤血管扩张等),而且,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它 皮肤后遗症,危害人体健康。本发明所提供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是针对上述存在的 问题或局限设计研制和改进创新的新的皮肤抗衰老剂型,该发明可以解决皮肤抗衰老功效 成分皮肤渗透吸收,促进了抗衰老功效成分增溶、助溶和速溶,提高了抗衰老功效成分及产 品本身理化特性的稳定性,加强了皮肤抗衰老功效成分的复合及共济协同和联合增效,以 及不需添加防腐剂,克服了产品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解决了使用安全性问题等;而且,在 制备方法上采用常温或室温条件直接配制,不需要加热乳化,既可保持生物活性成分的稳 定和作用,又可节省制备时间,减少环境污染,还容易产业生产等。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本发明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是由下列组份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肉豆蔻酸异丙酯5 8,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28 35,聚甘油脂肪酸酯8 11,三重 蒸馏水40 45,六胜肽0. 01 0. 03,超氧化物歧化酶(S0D)0. 0005 0. 0015, L-抗坏血 酸-2-葡萄糖苷(AA2GTM) 1. 6 3. 2,羟乙基碳酰胺(BSJ15) 1. 3 3. 0,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EDTA-2NA) 0. 10 0. 22,柠檬酸0. 07 0. 10,柠檬酸钠1. 5 2. 6,N-乙酰半胱氨酸 1.0 2.3,维生素£ 0.5 1. 5,辅酶Q100. 5 1.5,沙棘油0. 5 1.5,氮酮0.6 1. 1。(2)本发明优选重量配比是肉豆蔻酸异丙酯7. 175,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 酯29. 625,聚甘油脂肪酸酯9. 875,三重蒸馏水41. 888,六胜肽0. 021,超氧化物歧化酶 (S0D)0. 001,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AA2GTM) 2. 125,羟乙基碳酰胺(BSJ15) 2. 5,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EDTA-2NA) 0. 125,柠檬酸0. 09,柠檬酸钠2. 0,N-乙酰半胱氨酸1. 25,维生素E 0. 875,辅酶 Q100. 875,沙棘油 0. 875,氮酮 0. 7。(3)本发明的组方原则本发明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组方的基本思想和 设计原则及理论依据是①加快清除面部皮肤最外层无生命和细胞结构的老化角质;增加 皮肤组织含水量并减少皮肤水分丢失,使皮肤深层得到保湿;②调控面部动力性皱纹加深; 提供皮肤组织所需基本营养成分;③预防光老化及辐射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④预防和清 除氧自由基及其诱导的过氧化损伤;⑤调控或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预防或抑制真皮 结构组织和结缔组织继续水解,降解和酶解;⑥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与分泌,特别是新生胶原 蛋白增多,使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得以逐步修复或改善;⑦刺激酸性粘多糖合成与分泌,使真皮基质得以补充或调整;⑧促进表皮细胞,真皮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和内 皮细胞增殖和分裂;⑨有效改善和提高皮肤组织微循环;⑩合理应用辅助制剂及载体,维 护整体产品和其中各功效成分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功能。(4)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①精确称取六胜肽原料置于经过洗净消毒干燥好的三角烧瓶中,加入定量的三重 蒸馏水溶解后,依次加入SOD,EDTA-Na2,柠檬酸,柠檬酸钠,AA2G,BSJ15,N-乙酰半胱氨酸, 并需要将此溶液中每种成分或原料完全溶解后作为水相(I)。②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重量的肉豆蔻酸异丙酯,置于另一经过洗净消毒干燥好的 三角烧瓶中;依次溶解加入维生素E,辅酶Q10,沙棘油,氮酮,充分混合溶解后,用记号笔清 楚标记为油相(II)。③按照事先已设计好的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S)聚甘油脂肪酸酯(C)= 3 1的比例,分别准确称取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甘油脂肪酸酯,并将这两者原料 置于第三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好的洁净三角烧瓶之中;并将此三角烧瓶迅速置于液体快速 混合器上,充分混合均勻,使之形成乳化剂/助乳化剂(S/C)混合物,并用记号笔清楚标记 为S/C混合物(III)。④按照油相(II) S/C(III)水相(I) = 10.5% 39.5% 50%的比例,先分 别取水相(I)、s/C混合物(III)置于第四个经过洗消过的洁净三角烧瓶之中。⑤将上述水相(I)、S/C混合物(III)两液相充分混合后,再在室温25°C条件下 或者自然室温中,将其放入超声振荡器中震荡并超声,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然室 温中,启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此时会产生放热反应,需待冷却后再在此容器中直接 加入油相(II),并将整个体系在超声振荡器中超声,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然室温 中,启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以200rpm mirT1的转速磁力搅拌。⑥关闭超声振荡器或者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取下三角烧瓶,观察其外观是橙色、 流体性和分散性好、有明显可见乳光,即为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本发明提供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重复性好,制备工艺简单, 易于产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有效,且节省原材料及利于环保。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皮肤外用抗衰老纳米乳制剂复合物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按一定的比例,在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流动性好、 清澈透明、晶莹剔透的、有细微黄色的、略带乳光的分散体系,具有良好的感官性,实际使用 舒适性极佳。(2)本发明运用纳米乳载体技术将各种抗衰老功效成分包裹在各相中,且能增溶 和速溶,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和单位体积功效成分浓度,使药物作用强度加大。同时本发 明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粒径小,被包容的功效成分分散度提高,促进功效成分透 皮吸收,提高了功效成分生物利用度。另外,功效成分根据其水溶性或油溶性而被包裹在不 同的相中,使得不同相中的功效成分不会彼此影响,提高了配方的稳定性,使得不相容的功 效成分也可在同一配方中应用。(3)本发明制备方法可在室温下制备,对于保护不耐热、高温功效成分的活性及含量、特别是保护蛋白类、肽类、酶类、细胞生长因子类等活性物质具有重要价值,提高蛋白多 肽类药物或功效成分的稳定性,能最大限度保持其生物活性及生物学作用,对于这些功效 成分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4)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采用各种功效成分合理配伍,使之具有更 加优良的共济协同和联合增效作用。(5)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是清亮透明液体,可以滤过,易于消毒灭菌处理,且本身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或不添加防腐剂,使皮肤刺激性减少,安全 性提高。(6)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成本减低,工艺简单,利于环保。传统抗衰 老产品工艺无论生产何种类型抗衰老产品,由于需要使用多种原料,其油相和水相成分复 杂,工艺流程繁琐,生产周期较长,特别是油相和水相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完成乳化等, 而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配制成分精简,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实际操作容 易,制备高效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不需要加热。通过本发明制 备的产品功效成分用量的减少,且纳米乳配制可在常温条件下自发形成纳米乳体系,不需 要电力和其它能源,既可节约能源和成本,又不污染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使产品成 本大大降低。(7)本发明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粒径小且均勻,透 皮效果好,且因其可增加皮肤所需基本营养成分,增加皮肤含水量和减少皮肤水分的丢失, 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与分泌等等,达到皮肤抗衰老的效果比其它剂型的产品效果好。(8) 一种好的产品需要面对不同消费人群,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配方进行变动,如 油性皮肤就不适用油性的化妆品。通过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主 要包括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四个相。通过这四个相液及亲水亲油平衡值 不同,可得到水包油型纳米乳液(0/W)、油包水型纳米乳液(W/0)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液。 因其剂型调整和转换方便,因此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季节、皮肤类型及功效成分的理化特 性,配制不同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剂型。(9)本发明可应用于皮肤外用抗衰老化妆品领域应用。本发明皮肤抗衰老复合纳 米乳制剂将空白纳米乳载体作为新型透皮传递给药系统(TDDS),属热力学稳定系统,在皮 肤抗衰老方面应用尚属首创。通过本发明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可带动纳米乳载体系统在 其它的学科方面的应用。4.本发明的分析鉴定(1)肉眼外观观察空白纳米乳液外观无色或微微淡蓝色、澄清透明、可见乳光、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外观为微微淡黄色或橙黄色、澄清透明、可 见乳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2)电镜形态观察将2-3%的磷钨酸钠溶液滴加到蜡板上,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 米乳制剂滴加到铜网正面,用滤纸吸去过多的样品液,将铜网正面朝下盖到染液滴上,负染 30min,取出铜网,用滤纸吸取过多染液,将铜网正面朝上置于玻璃皿中自然晾干2小时后,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测并照相。电镜普通形态通常黑色物质为纳米乳小滴,而 纳米乳负染形态白色物质则为纳米乳小滴,背景为黑色,液滴直径分布在10 100之间。(3)粒径大小、分布及电位测定采用马尔文测定方法,取纳米乳2ml注入测试杯中,通过粒径分析仪测定纳米乳粒子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及zeta电位。通常,纳米乳粒子的 平均粒径为lOOnm以下,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粒径分布集中在lO-lOOnm区间,符合 纳米乳标准和特点。(4)功效成分的测定精密称取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适量,分别置25mL量 瓶中,加入丁二醇或丙二醇稀释至刻度摇勻,作为供试品溶液。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 中抗衰老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参照其质量标准及含量测定方法 进行含量测定。(5)纳米乳类型的鉴定采用染色法鉴定纳米乳的类型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苏丹红 (油性染料)和亚甲蓝(水溶性染料)在纳米乳中红色或蓝色的扩散快慢来判断纳米乳的 类型水溶性染料在0/W纳米乳扩散快,因为0/W纳米乳连续相为水相,水溶性染料在水相 比在油相扩散快,同样道理,油溶性染料在W/0纳米乳扩散快。通过鉴定皮肤抗衰老复合纳 米乳制剂为水包油型纳米乳。6.本发明的制备注意事项(1)产品配制时所用的容器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清洗和消毒,最好采用强酸浸泡后 水冲,再清水洗涤干净,后用蒸馏水浸泡晾干,再置于烘箱高温消毒干燥后备用。另外,在进 行产品配制时,所用容器均要特别注意防止含有杂质或金属离子及微生物等污染,以免影 响产品质量和稳定性。(2)因目前同种抗衰老功效成分和原料的质量标准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含量和纯 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产品配制时,务必高度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来源。在最后确定 配方原料和制备方法后,原则上不要再更换原料来源和品质,以免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和 使用效果。(3)严格按照上述剂量和方法进行配制。在进行该产品配制时,应根据上述流程顺 序添加,其添加剂量务必要求准确无误,而且,在其它原料的添加上,一定要等上一种加入 的原料充分溶解后才能再加入下一种原料,以免出现浑浊,影响整个纳米乳体系的配制。(4)在配制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时需要选择和确定S/C质量比(km值),而 确定S/C质量比(km值)1、2、3、4,是需要进行滴定水油两相的二元液试验并通过伪三元相 图分析后才能最后确定,只有在确定并计算出得到最大的纳米乳区域的km值,才是较为理 想的km值。上述制备方法已通过试验确定Km值为3,但在实际进行产品配制时,表面活性 剂(S)和助表面活性剂按此比例仍须在进行混合后还要再充分混勻,以免影响配制效果和 质量。(5)由于液态溶液的比重或密度不同的关系,在进行产品配制时,所选配制容器的 容量一定要稍大于实际配制的产品量,如配制100g产品,需要选择150-200mL的配制容器, 这样既便于各成分充分混合和溶解,也便于超声震荡或者搅拌混勻,而不至于往外溢出。(6)空白纳米乳本身虽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的特点,本产品配方中未有另外 添加防腐剂,故在进行产品配制时,除配制容器必须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外,具体配制时也 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尽可能在无菌条件下并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该纳米乳 样品受到污染,影响产品质量。(7)配制完成的样品务必用避光包装,并尽可能置于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保存,要 远离火源或热源。另外,产品平时使用后,无须置于低温或冰箱保存,但务必加盖密封严实,放置于自然室温避光保存即可。(8)本品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如使用部位出现明显反应请立即暂停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切勿将本品弄入眼内;皮肤受伤、有伤口或红肿不得使用、使用后如有持续 红肿,应停止使用;婴儿和儿童不得使用;皮肤敏感者,使用前应做皮肤敏感性测试,测试 完全无刺激性反应方可使用。(9)六胜肽为肽类物质,因此该原料需要2_8°C左右冷藏较为适宜,配制六胜肽水 溶液后,尽量现配现用,如用不完,应置于2-8 °C冰箱保存。(10) 500PPM六胜肽在产品中的使用比例一般为10_30 %,但是,功效与浓度之间 的关系为倍比关系,含量越大,效果应更为理想,因此,500PPM浓度六胜肽的添加量可视产 品的价格定位而作一定的调整。(11)由于本制剂含有诸如SOD和六胜肽等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因此配制完 成的产品或使用完后应置于2-8°C保存。
具体实施例方式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各原料优选重量配比是肉豆蔻酸异丙酯7. 175,辛 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29. 625,聚甘油脂肪酸酯9. 875,三重蒸馏水41. 888,六胜肽0. 0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O. 001, 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AA2GTM)2. 125,羟乙基碳酰胺 (BSJ15)2.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 125,柠檬酸0. 09,柠檬酸钠2,N-乙酰半胱氨 酸1. 25,维生素E 0. 875,辅酶Q100. 875,沙棘油0. 875,氮酮0. 7。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以配制IOOg为例):①先配制500PPM的六胜肽复合溶液将0. 02Ig六胜肽溶于41. 888g三重蒸馏水, 依次溶解加入 0. OOlg S0D,0.125g EDTA_Na2,0. 09g 柠檬酸,2g 柠檬酸钠,2. 125g AA2G, 2. 5g BSJ15,1. 25g N-乙酰半胱氨酸,将此溶液作为水相(I)50g。②准确称取7. 175g重量的肉豆蔻酸异丙酯,置于另一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好的 50mL三角烧瓶中;依次溶解加入0. 875g维生素E,0. 875g辅酶Q10,0. 875g沙棘油,0. 7g氮 酮,立即超声5min进行充分混合溶解后,用记号笔清楚标记为油相(II) 10. 5g。③按设计好的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S)聚甘油脂肪酸酯(C)=3:l的比 例,分别准确称取29. 625g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9. 875g聚甘油脂肪酸酯,并将这两 者原料置于第三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好的IOOmL洁净三角烧瓶之中;加盖,并将此三角烧 瓶迅速置于液体快速混合器上,打开液体快速混合器开关,并将其调至II档,充分混合均 勻,使之形成乳化剂/助乳化剂(S/C)混合物,3-5min后,关闭液体快速混合器,取下三角烧 瓶,并用记号笔清楚标记为S/C混合物(III) 39. 5g。④按照油相(II) S/C(III)水相(I) = 10.5% 39.5% 50%的比例,先分 别取水相(I)50g、S/C混合物(111)39. 5g置于第四个经过洗消过的200mL洁净三角烧瓶之中。⑤将上述水相(I)、S/C混合物(III)两液相充分混合后,再在室温25°C条件下或 者自然室温中,将其放入超声振荡器中震荡并超声2min左右,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 自然室温中,启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以200rpm · mirT1的转速磁力搅拌5min,此时会产生放热反应,需待冷却后再在此容器中直接加入油相(II) 10. 5g,并将整个体系在超声振荡 器中超声5min左右,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然室温中,启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 以200rpm mirT1的转速磁力搅拌20min。⑥关闭超声振荡器或者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取下200mL三角烧瓶,观察其外观 如是橙黄色、流体性和分散性好、有明显可见乳光者,即为I00g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 剂。⑦将此100g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迅速分装于不同规格的避光玻璃容器中,迅 速加盖,包装,并置于2-8°C密闭保存即可。⑧按照国际或国内或企业相关标准和要求,从上述分装产品中随机抽样,首先采 用马尔文仪器检测该纳米乳样品的颗粒分布及粒径大小,在符合纳米乳的质量标准后,再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指标的系统检测;待判断或评价其完全符合国家 相关规定和标准及批准文号后,即可作为产品上市销售或在美容院内专用。本发明所制备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经稳定性检测结果如下(1)强光照射实验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按传统工艺制备的抗衰老乳 液在2000-40001X的光照下放置,于5天和10天测定,皮肤外用抗衰老纳米乳制剂复合物 结果同放置前比较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油水分层。且经过测定相关指标,发现采用本发明 技术制备出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较传统工艺配制的抗衰老乳液光稳定性更高。(2)高湿度实验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在密闭器皿中于25°C、相对湿度 75 %及92. 5 %条件下放置,于5天和10天测定,结果同放置前比较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油 水分层。(3)高温试验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放在密闭器皿中于40°C、60°C、8(rC 分别放置,于5天和10天测定,结果同放置前比较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油水分层。(4)加速实验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于5000r/min离 心lOmin,观察发现,该纳米乳制剂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油水分层。(5)常温留样考察将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按传统工艺制备的抗衰老乳 液分别在常温25°C /RH75%条件下放置0,1,2,3个月,观察发现,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 剂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油水分层。经过测定相关指标,发现采用本发明技术制备出的皮肤 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较传统工艺配制的抗衰老乳液产品稳定性更高。(6)透皮实验用Franz扩散池进行皮肤透皮吸收试验。本发明抗衰老组方配制 的凝胶剂、本发明抗衰老组方配制的乳剂与本发明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进行透皮 实验比较,其透皮量结果如下表。 *备注所有实施步骤和操作过程均在洁净而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且操作人员应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举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 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该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含有如下成分肉豆蔻酸异丙酯(IPM)5~8,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28~35,聚甘油脂肪酸酯8~11,三重蒸馏水40~45,六胜肽0.01~0.0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0.0005~0.0015,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AA2GTM)1.6~3.2,羟乙基碳酰胺(BSJ15)1.3~3.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0.10~0.22,柠檬酸0.07~0.10,柠檬酸钠1.5~2.6,N-乙酰半胱氨酸1.0~2.3,维生素E 0.5~1.5,辅酶Q100.5~1.5,沙棘油0.5~1.5,氮酮0.6~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其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是肉豆蔻酸异丙酯(IPM)7. 175,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29. 625,聚甘油脂肪酸酯9. 875,三重蒸馏水41. 888,六胜肽0. 021,超氧化物歧化酶(S0D)0. 001,L-抗坏血酸-2-葡 萄糖苷(AA2G ) 2. 125,羟乙基碳酰胺(BSJ15)2.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0. 125, 柠檬酸0. 09,柠檬酸钠2,N-乙酰半胱氨酸1. 25,维生素E 0. 875,辅酶Q100. 875,沙棘油 0. 875,氮酮 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①按照上述剂量,先将六胜肽溶于三重蒸馏水之中,待完全溶解后,在依次加入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柠檬酸,柠檬酸钠,L-抗坏血酸-2-葡萄糖 苷(AA2G ),羟乙基碳酰胺(BSJ15),N-乙酰半胱氨酸,且每加入一种原料必须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下一个原料,直至各种原料全部溶解、混合均勻后,立即用记号笔清楚地将此溶液标 记为水相(I)。②按照上述剂量,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并置于另一个经过洗净 消毒干燥过的三角烧瓶中;然后依次溶解加入维生素E,辅酶Q10,沙棘油,氮酮,并充分溶 解、混合均勻后,用记号笔清楚地将此标记为油相(II)。③按照事先已设计好的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S)聚甘油脂肪酸酯(C)=3:l 的比例,分别准确称取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聚甘油脂肪酸酯,并将这两者原料置于 第三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过的洁净三角烧瓶之中;并将此三角烧瓶迅速置于液体快速混合 器上,充分混合均勻,使之形成乳化剂/助乳化剂(S/C)混合物,并用记号笔清楚地标记为 S/C混合物(III)。④按照油相(II) S/C(III)水相(I) = 10.5% 39.5% 50%的比例,先分别取 水相(I)、S/C混合物(III)置于第四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过的洁净三角烧瓶之中。⑤将上述水相(I)、S/C混合物(III)两液相充分混合后,再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 然室温中,将其放入超声振荡器中震荡并超声,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然室温中,启 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此时会产生放热反应,需待冷却后再在此容器中直接加入油 相(II),并将整个体系在超声振荡器中超声,或者在室温25°C条件下或者自然室温中,启 动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以200rpm mirT1的转速磁力搅拌。⑥关闭超声振荡器或者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取下三角烧瓶,肉眼观察其外观如是橙 黄色、流体性和分散性好、有明显可见的乳光者,即为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皮肤抗衰老复合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乳粒径小、分布均匀、透明度和流动性好,其中抗衰老功效成分在高效经皮传递系统和具有被动靶向作用的空白纳米乳承载和匹配下,不仅能快速分散及增溶速溶,且复合功效成分间共济协同、联合增效得以加强、并可达到最佳生物利用度和作用效果;功效成分透皮吸收作用也明显加快和增加,使皮肤抗衰老近期和远期疗效更明显和持久。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该纳米乳还有效改善了功效成分的溶解性、分散性等,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仪器和贵重设备,并不需加热及其它能量,节约能源,利于环保,易于产业化,并可广泛应用于美容保健及皮肤抗衰老。
文档编号A61K8/06GK101874762SQ2009102136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8日
发明者丁克祥, 丁宇, 左夏林, 朱晓亮, 杨永鹏, 董萍 申请人:董萍;丁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