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甘草分散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甘草分散片,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 甘草G.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根及根茎。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 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 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 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 等。甘草目前主要的剂型为甘草片,但甘草片的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慢,无法满足患者的需 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甘草分散片。本发明甘草分散片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甘草乙醇提取物 40^100份,乳糖75 140份,甘露醇6(Tl0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 40份,硬脂酸镁2 7 份。其中,上述的甘草乙醇提取物可以直接采用市售的甘草乙醇提取物。也可以用甘 草经乙醇提取制得。进一步的,本发明甘草分散片,优选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甘 草乙醇提取物60 90份,乳糖9(Γ130份,甘露醇70 9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0 35份, 硬脂酸镁2 7份。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甘草分散片,最优选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 成甘草乙醇提取物75份,乳糖120份,甘露醇75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份,硬脂酸镁 5份。本发明甘草分散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按上述重量配比将甘草乙醇提取 物、乳糖、甘露醇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勻,加入润湿量的体积百分比为75 95%的乙醇, 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即得。本发明甘草分散片,其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 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发明甘草分散片的制备将甘草乙醇提取物(市售)40g、乳糖75g、甘露醇60g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g混勻,加入润湿量体积百分比为的80%的乙醇,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3g,压片,制得本 发明甘草分散片。实施例2本发明甘草分散片的制备将甘草乙醇提取物(市售)100g、乳糖140g、甘露醇IOOg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40g混勻,加入润湿量体积百分比为的80%的乙醇,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7g,压片,制得 本发明甘草分散片。实施例3本发明甘草分散片的制备将甘草乙醇提取物(市售)75g、乳糖120g、甘露醇75g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g 混勻,加入润湿量体积百分比为的80%的乙醇,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5g,压片,制得本 发明甘草分散片。
权利要求
1.甘草分散片,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甘草乙醇提 取物4(Γ100份,乳糖75 140份,甘露醇6(Γ10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 40份,硬脂酸 镁2 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分散片,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 制备而成甘草乙醇提取物60 90份,乳糖9(Γ130份,甘露醇70 9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 酮20 35份,硬脂酸镁2 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分散片,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 制备而成甘草乙醇提取物75份,乳糖120份,甘露醇75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份,硬 脂酸镁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草分散片,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甘草分散片。本发明甘草分散片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甘草乙醇提取物40~100份,乳糖75~140份,甘露醇60~10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0份,硬脂酸镁2~7份。本发明甘草分散片,其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K36/484GK102085234SQ20091021648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黄晓川 申请人:黄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