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体表皮上的一种细菌。在人体的皮肤,阴道等部位寄 生,属正常菌群类型。葡萄球菌属(M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 葡萄串状,故名。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 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一 )形态染色球形或稍呈椭园形,直径1. O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 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 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 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 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8-38°C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 37PH为4. 5-9. 8,最适为7. 4。在肉汤培养基中M小时后呈均勻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 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时的菌落。不同种的菌标产生不同的色 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为脂溶性。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 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也有不发生溶血者。凡溶血性菌株大 多具有致病性。(三)生化反应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生气。致病 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四)分类与分型根据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aph. aureus) ^ ] ! ' (Staph, epidermidis)禾口冑^fe^f 11 (Staph, saparophytics)三 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60 % -70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被相应噬菌体裂解,表皮葡萄球菌不敏感。用噬菌体可将金 葡萄菌分为4群23个型。肠毒素型食物中毒由III和IV群金葡萄菌引起,II群菌对抗生 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比I和IV群缓慢很多。造成医院感染严重流行的是I群中的52、52A、 80和81型菌株。引起疱疹性和剥脱性皮炎的菌株经常是II群71型。,采用不同浓度的鱼 腥草,蒲公英,五倍子提取液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复方中药膜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西药抗生素药膜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提供一种 采用天然纯中药制成的柔软、透明、安全、亲水性大、透气性强、无刺激的复方鱼腥草抑菌中 药膜。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公开了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公开了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在治疗革兰氏阴性、革兰 氏阳性化脓性球菌药物方面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其特征在于由15-25份壳聚糖、5-100份中药有效成 分、1-2份甘油按体积配比组成;所述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份数的原料制成鱼腥草提取液28-55份,蒲公英提取液20-40份,五倍子提取液5-15份;其中所述提取液是采用水提制成。本发明优选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鱼腥草提取液30-50份, 蒲公英提取液25-40份,五倍子提取液8-15份。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鱼腥草提取液 35-45份,蒲公英提取液观-38份,五倍子提取液8-13份。其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称取35 70g药用鱼腥草,加入1500-3000ml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 浸泡1-3小时提取,过滤,得鱼腥草提取液,或加活性碳脱色后,4°C保存备用;(2)将蒲公英、五倍子粉碎后,分别称取;35 70g,加入700_1300ml和300_700ml 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泡提取1-3小时,3000rpm离心20min,取上部胶状溶液,分
别制得蒲公英、五倍子提取液,4°C保存备用;(3)称取7 13g壳聚糖,加入300_700ml 2%醋酸,浸泡、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无 色透明粘稠溶液,调至PH7备用;(4)将聚酯片用75%酒精浸泡1小时后取出,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紫外线照射下风 干;均勻涂抹无菌液体石蜡于聚酯片上做脱膜剂;本发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制备复方鱼腥草药膜一种是水提鱼腥草、蒲公英、五倍 子的有效成分直接制膜。另一种是在鱼腥草提取后,加入3-5%的活性炭脱色,其目的是为 了改观膜剂的颜色,使其无色、透明,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对创面的观察,而且仍能较好地保 持其抑菌效果。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中药膜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药物方 面的应用。包括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药物方面的应用。例如 治疗溃疡、褥疮、皮肤或粘膜感染的辅助药物方面的应用。也包括作为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和 防治小手术切口感染的辅助药物。本发明所述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清洁创面,将小包装撕开, 取出药膜贴敷在创面即可。如创面为易动部位,可用医用纱布固定。本发明人在开发研制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时,充分考虑了组方的选择以及制备 的工艺。在选择组方时,均选择药效一致,并有利于成膜的方药。如鱼腥草具有调节激素水 平、增强免疫、抗菌消炎、抗病毒、促进坏死细胞脱落和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蒲公英胶有收 敛止血、消痈敛疮、祛腐生肌和抗癌等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 进生长作用,自古就有用其治疗棒伤、烫伤的记载,而且本身也是一种较好的天然高分子成 膜材料;五倍子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散结、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的作用;经过了反 复的实验,本发明选择了壳聚糖15-25份、鱼腥草提取液28-55份,蒲公英提取液20-40 份,五倍子提取液5-15份,甘油1-2份按体积配比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复方鱼腥草药膜对于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将其应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创伤、褥疮等的辅助治疗的同 时,还可以将其作为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局部用药,起到控制感染,减少截肢、致残、致死等 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复方鱼腥草药膜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具 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可能的机理是鱼腥草中所含的主要成分鱼腥草大黄素等抑制了细菌 的新陈代谢,并且蒲公英、五倍子、壳聚糖的加入,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下文恰当的省略了公知技术的描述,以免那些不必要的 细节影响对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组成中所采用的 各原料均由市售。其中的份数既可以是毫升,升;也可以是克或公斤,还也可以是重量、体积 同时存在的情况,具体根据生产的需要加以选择。实施例1(1)各味中药提取液的制备鱼腥草提取液的制备称取药用鱼腥草65g,加入2500ml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泡提取2小时,
过滤,得深棕色鱼腥草提取液,PH5,4°C保存备用。另取药用鱼腥草65g,同法操作得深棕色鱼腥草提取液。在滤液中加入8g活性炭, 煮沸4 5分钟,过滤,得脱色鱼腥草提取液,4°C保存备用。蒲公英提取液的制备蒲公英粉碎后,称取60g,加入IOOOml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泡提取2小 时,3000rpm离心20min,取上部胶状溶液pH 7,4°C保存备用,残渣弃去。五倍子提取液的制备五倍子粉碎后,称取75g,加入500ml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泡提取3小 时,3000rpm离心20min,得胶状溶液pH5 6,4°C保存备用,残渣弃去。中性壳聚糖的制备称取IOg壳聚糖,加入500ml 2%醋酸,浸泡、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无色透明粘稠溶 液,PH4。用NaOH调至pH7备用。(2)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将聚酯片用75%酒精浸泡1小时后取出,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紫外线照射下风干。 均勻涂抹无菌液体石蜡于聚酯片上做脱膜剂。再将制备的提取液及甘油按一定配比混合均 勻,100°C间歇蒸汽灭菌后铺于聚酯片上,常温无菌风干成膜,按不同尺寸分割并真空包装。 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2鱼腥草提取液30份,蒲公英提取液20份,五倍子提取液8份;壳聚糖15份,甘油 2份。各成分按体积份数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20份壳聚糖、甘油2份,鱼腥草提取液40份(脱色),蒲公英提取液30份,五倍子 提取液10份。各成分按体积份数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
鱼腥草提取液45份,蒲公英提取液34份,五倍子提取液11份,壳聚糖23份、甘油 2份。各成分按体积份数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鱼腥草提取液50份,蒲公英提取液32份,五倍子提取液12份含,壳聚糖20份、甘 油2份。各成分按体积份数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鱼腥草提取液35份,蒲公英提取液沈份,五倍子提取液10份,壳聚糖20份、甘油 1份。各成分按体积份数组成。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7鱼腥草提取液55份,蒲公英提取液40份,五倍子提取液15份,壳聚糖25份、甘油 1份。复方鱼腥草药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其特征在于由15-25份壳聚糖、5-100份中药有效成 分、1-2份甘油按体积配比组成;所述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鱼腥草提取液28-55份, 蒲公英提取液20-40份, 五倍子提取液5-15份; 其中所述提取液是采用水提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膜,其所述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鱼 腥草提取液30-50份,蒲公英提取液25-40份,五倍子提取液8-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膜,其所述中药有效成分按下列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鱼 腥草提取液35-45份,蒲公英提取液观-38份,五倍子提取液8-13份。
4.权利要求1所述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称取35 70g药用鱼腥草,加入1500-3000ml的蒸馏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 泡提取1-3小时,过滤,得鱼腥草提取液或加活性碳脱色后,4°C保存备用;(2)将蒲公英、五倍子粉碎后,分别称取35 70g,加入700-1300ml和300-700ml蒸馏 水,于50°C水浴下搅拌、浸泡提取1-3小时,3000rpm离心20min,取上部胶状溶液,分别制得 蒲公英、五倍子提取液,4°C保存备用;(3)称取7 13g壳聚糖,加入300-700ml2%醋酸,浸泡、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无色透 明粘稠溶液,调至PH 7备用;(4)将聚酯片用75%酒精浸泡1小时后取出,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紫外线照射下风干; 均勻涂抹无菌液体石蜡于聚酯片上做脱膜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鱼腥草抑菌中药膜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15-25份壳聚糖、5-100份中药有效成分、1-2份甘油组成,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包括鱼腥草提取液28-55份,蒲公英提取液20-40份,五倍子提取液5-15份。本发明的中药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78GK102058711SQ2009102282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范培柱 申请人:天津必佳药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