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85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学技术领域,涉及采用药物组合物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更具体 的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而成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现代一种高发病,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 谢性疾病,患者做好糖尿病饮食控制。糖尿病可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 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 的5%,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 传性。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患者在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 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 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所致的糖尿病。近年来,随着分 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给糖尿病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祖国 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偏盛为其发病机理,分 上\中\下三消辨治.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选药范围广泛,副作用小,对 改善症状,控制并发症有西药难以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北沙参、翻白草、甘草、生地黄、枸杞子、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 草。通过溶剂(水、30-90%乙醇)提取(加热或渗漉),纯化后得提取物,再制成片剂、硬胶 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蜜丸、水丸、滴丸、膏剂。本发明通过对218例糖尿病性眼 底出血患者观察治疗,证实具有活血化瘀、清肝明目的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 底出血复发率。临床应用以来,深受患者好评,临床疗效达77. 42%,有效的减少了致盲率, 提高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将本发明的药物药物组合物开发成预防 和治疗糖尿病性眼底出血患者的药物组合物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意义的。为 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 成北沙参3-9g、甘草10-20g、生地黄20_40g、枸杞子20_40g、当归5_20g、防风5_20g、翻白草 5_20g、白术 5_20g、浮小麦5-20g、生石膏20-40g、淡竹叶20_40g、蒲公英20_40g、木贼5_20g、葛根5_20g、女贞子 20_40g。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优选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的的原料药材组成
北沙参3-6g、甘草10-15g、生地黄20-30g、枸杞子20-30g、当归5_10g、防风 5-10g、翻白草5-15g、白术5-10g、浮小麦5-10g、生石膏20_30g、淡竹叶20-30g、蒲公英20-30g、木贼5_10g、葛根5_10g、女贞子20_30g。另一个优选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的原料药材组成北沙参6g、甘草15g、生地黄30g、枸杞子3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5g、白术 log、浮小麦log、淡竹叶30g、蒲公英30g、木贼10g、葛根10g、生石膏30g、女贞子30g。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蜜 丸、水丸、滴丸、膏剂。本发明制备各种制剂所采用的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如甘露醇、乳糖、聚乙二 醇),粘合剂(淀粉、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的羟丙基纤维素),润 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湿润剂(如丙二醇、乙醇),抗氧剂(如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 钠)等,它们可以是常用剂量,以常用的配比与提取物混合,当提取物用量确定后,各药用 辅料之间的配比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需 要将北沙参6g、甘草15g、生地黄30g、枸杞子3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0g、翻白草 30g、白术10g、浮小麦10g、淡竹叶30g、蒲公英30g、木贼10g、葛根10g、生石膏30g、女贞子 30g直接粉成粗粉,加入药用辅料,例如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乳糖,柠檬酸,微粉硅 胶,硬脂酸镁,滑石粉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具体操作如下(1)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甘 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 水10倍,煎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煎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0-1. 25 (600C )的清膏或。(2)将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 甘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 加水10倍,煎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煎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 18-1.23(600C)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勻,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 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600C)的清膏。(3)将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 甘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两 次,第一次10倍量,加热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加热1.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的清膏。(4)将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甘草、当 归、木贼、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入60%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加醇量8倍,2小时,第 二次加醇量6倍,1.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 )的 清膏,备用;将生地黄、枸杞子、葛根、生石膏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煎2小时,第 二次加水8倍,煎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 )的清 膏,备用;合并二种清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可以采用水或乙醇30-90%为提取溶媒,提取液再进行浓缩,纯化后制成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蜜丸、水丸、滴丸、膏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北沙参6g、甘草15g、生地黄30g、枸杞子3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0g、白术 log、浮小麦log、淡竹叶30g、蒲公英30g、木贼10g、葛根10g、生石膏30g、女贞子30g。取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甘 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 水10倍,煎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煎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1. 25 (60°C)的清膏。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 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50g微晶纤维素45g,乳糖35g,柠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 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2-6小时,压制成1000片。实施例2北沙参4g、甘草12g、生地黄20g、枸杞子20g、当归Sg、防风Sg、翻白草10g、白术 log、浮小麦log、淡竹叶20g、蒲公英30g、木贼10g、葛根10g、生石膏20g、女贞子30g。取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甘 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 水10倍,煎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煎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8-1. 23(60°C)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勻,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 )的清膏。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粉 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5g微晶纤维素40g,乳糖35g,柠檬 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TC干燥2_6 小时,压制成1000片。实施例3北沙参3g、甘草15g、生地黄20g、枸杞子3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0g、白术 log、浮小麦log、淡竹叶30g、蒲公英30g、木贼8g、葛根10g、生石膏20g、女贞子30g。取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生石膏、甘 草、生地黄、枸杞子、当归、木贼、葛根、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两 次,第一次10倍量,加热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加热1. 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 )的清膏。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粉碎,按配置 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5g微晶纤维素30g,乳糖35g,柠檬酸3g,微粉 硅胶8g,硬脂酸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70°C干燥6小时,压制成1000 片。实施例4北沙参9g、甘草20g、生地黄30g、枸杞子2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0g、白术20g、浮小麦20g、生石膏40g、淡竹叶Mg、蒲公英20g、木贼20g、葛根10g、女贞子20g。取浮小麦、女贞子、淡竹叶、蒲公英粉成粗粉与北沙参、翻白草、白术、甘草、当归、 木贼、生石膏、防风、翻白草合并,加入60 %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加醇量8倍,2小时,第二
5次加醇量6倍,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25(60°C)的清 膏,备用;将生地黄、枸杞子、葛根、生石膏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煎2小时,第二 次加水8倍,煎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25 (600C )的清 膏,备用;合并二种清膏。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 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0g微晶纤维素35g,乳糖30g,柠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 4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2-6小时,压制成1000片。实施例5实施例5的处方及提取工艺与实施例1的相同,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 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50g微晶纤维素45g,乳糖35g,柠 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 2-6小时,然后充填入空胶壳中。实施例6实施例6的处方及提取工艺与实施例2的相同,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 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5g微晶纤维素40g,乳糖35g,柠 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 2-6小时,然后充填入空胶壳中。实施例7实施例7的处方及提取工艺与实施例3的相同,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 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5g微晶纤维素30g,乳糖35g,柠 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3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 2-6小时,然后充填入空胶壳中。实施例8实施例8的处方及提取工艺与实施例4的相同,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 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加入羧甲基淀粉钠40g微晶纤维素35g,乳糖30g,柠 檬酸3g,微粉硅胶8g,硬脂酸镁4g,滑石粉10g,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颗粒,在40-70°C干燥 2-6小时,然后充填入空胶壳中。实施例9实施例9的处方及提取工艺与实施例4的相同,取提取物清膏,进行干燥(60°C ), 粉碎,按配置总量计称取提取物干粉,IOOg干粉加入聚乙二醇4000 100g,聚乙二醇6000 100g,焦亚硫酸钠5g,加热熔融温度G0-90°C ),使原料和辅料充分混溶,滴制成丸。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北沙参3-9g、甘草10-20g、生地黄20-40g、枸杞子20_40g、 当归5-20g、防风5-20g、 翻白草5-20g、白术5_20g、 浮小麦5-20g、淡竹叶20-40g、蒲公英20-40g、木贼5_20g、 葛根5-20g、生石膏20-40g、女贞子20-4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北沙参3-6g、甘草10-15g、生地黄20-30g、枸杞子20-30g、当归5-10g、 防风5-10g、 翻白草5-15g、白术5-10g、 浮小麦5-10g、生石膏20-30g、淡竹叶20-30g、女贞子20_30g。 蒲公英20-30g、木贼5-10g、 葛根5-10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北沙参6g、甘草15g、生地黄30g、枸杞子30g、当归10g、防风10g、翻白草15g、白术10g、浮小麦10g、淡竹叶30g、 蒲公英30g、木贼10g、葛根10g、生石膏30g、女贞子30g。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制成片 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蜜丸、水丸、滴丸或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北沙参3-9g、甘草10-20g、生地黄20-40g、枸杞子20-40g、当归5-20g、防风5-20g、翻白草5-20g、白术5-20g、浮小麦5-20g、淡竹叶20-40g、蒲公英20-40g、木贼5-20g、葛根5-20g、生石膏20-40g、女贞子20-40g、生石膏5-20g,通过水或30-90%乙醇加热提取或渗漉,纯化后得提取物,再制成各种制剂。临床应用以来,深受患者好评,临床疗效达77.42%,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文档编号A61P3/10GK102085309SQ2009102289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宋德成 申请人: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