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89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发病缓慢、自愈率低、致残率高的慢性髋关节病,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缺血性坏死。中医属"骨痹"、"骨蚀"范畴。由于本病以肝肾气血亏损为本,瘀血、痰湿、寒湿为标,肾主骨生髓,肝主藏血主筋,肝肾亏损,骨筋失养而致。《病因脉治》谓"肾痹之症,即骨痹也",故肾虚骨髓空虚为内因;《素问逆调论》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也",以肾虚寒凝、血瘀为骨痹之病机特点;《素问*长剌节论》谓"痛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目前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激素、长期饮酒或自身脂代谢异常等非创伤性因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逐渐增多,且早期诊断困难、致残率较高,很多患者临床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2或3期甚至晚期。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临床表现为疼痛、间歇性跛行、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可致骨关节炎最后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目前全世界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约有3000万人,我国约有400万人。由于这种病病程缓慢、病机复杂、治愈率低而被列入世界性疑难病症之一。最新的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而有过激素应用史、髋部外伤史、酗酒史、相关疾病史者发病的机率明显增多。现代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1)外伤如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股骨头挤压性损伤等。(2)因某种疾病而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药物。(3)长期酗酒,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潮湿等。目前此病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前期主要采取保守疗法,晚期则采用人工置换术。现代研究表明具有补肾壮骨、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疗效,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縮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縮恢复。客观地说,迄今为止,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依然十分困难,单纯非手术治疗包括中药治疗,由于塌陷的存在,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疾病的部分类型或某个阶段,那种不顾疾病变化规律与特点,打着发挥中医优势、盲目夸大疗效的做法,既不符合科学精神,也必然对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难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发病后相当长的时间,患者没有任何感觉,自然不会去医院就诊,再者即使拥有先进、敏感的诊断设备(如MRI、ECT等),也无法获得早期诊断。如此而来,早期治疗只是理想、无法实现,而恰恰在这个阶段,可能是中药治疗获得成功的最佳时期;多年来对该病的治疗中医多采用内服或外用之法,止痛慢,治疗时间长,效果也不太理想;而西医方面多采用手术方法,但由于费用高,手术成功率低,所以病人也不容易接受。而中医千百年来的临床积累,有许多对颅脑外伤后遗性头痛行之有效的方药,将其研究并开发出来,已是必然法则。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行气补虚、能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带来的病痛,诸药合用补行兼施,共奏益气滋阴养血,行气活血止痛,去腐生肌,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縮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縮恢复之功。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纯中药配制而成,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从行气活血、祛瘀等方面立法;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治疗多从补益入手。补虚当有法度,做到补泻兼施,从内因着手,滋肝健脾益肾,益气补血,达到调经养血,恢复人体正常内循环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所述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6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30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25条,鹿角胶1IO份,甘草110份。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优选为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3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1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34条,鹿角胶15份,甘草15份。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优选为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4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2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3条,鹿角胶510份,甘草5IO份。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优选为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5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2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4条,鹿角胶110份,甘草110份。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所述药物剂型可以为蜜炼丸齐U、水合丸齐U、胶囊、口服液、颗粒剂、胶剂、糖桨剂、针剂或滴剂;煎汤药服用时可以每日一剂,煎两次,每次煎汤200300ml,分两次服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可以30天一疗程,共13疗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份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将两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縮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5t:,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腊封包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a.将所述川乌、蜈蚣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b.再取所述中药制剂的剩余组份,加水加热回流提取;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抽滤吸附,得到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所述步骤a中,可以将所述川乌、蜈蚣放入乙醇中,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川乌和蜈蚣重量份的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所述剩余组份放入水中,所述水的用量为所述剩余组份重量份之和的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所述两种静置后的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縮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TC时1.06;上述滤液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后,用IO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本发明采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疗效,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縮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縮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教,本技术具有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能创造较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利益。具体实施例方式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根本病因,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骨痹"、"骨蚀"的范畴,认为瘀血内阻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方面以活血化瘀、祛邪通络、益肾壮骨为基本治则。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病变主要病因病机有以下几个方面1、暴力所伤由于外界暴力、创伤造成轻者皮肉受损,重者组织结构破坏骨折,使气血骤然瘀滞,气机不利,阻遏脉络,脉络不通,气滞血瘀,股骨头局部血液供给受阻,从而发生股骨头坏死。暴力所伤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骨失所养,久之发生股骨头坏死。2、六淫所伤风寒湿邪所伤,主要是感受寒湿邪,寒湿之邪内敛,肾阳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外邪侵袭所致。阳气受阻,气血鼓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不通,骨失所养,而气滞血瘀,筋脉失养,阳气不足,阴寒内胜,气血凝滞,不温煦四肢,发为股骨头坏死。3、邪毒所伤邪毒乃药物之毒,毒邪内侵,肝肾脾受损,脏腑功能紊乱,导致气机升降功能失调,久之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相连,是肝肾之外合,肝血充盈,筋骨得养则关节功能正常。久病肾脏受累,肾阳不足,脾失于温煦,气血生化乏源,骨生长不利。由于阴阳互根互生,肾阳不足,阴精化生无由,致使肝肾阴精亏虚,故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肾虚则骨枯槁而不用,久之骨质疏松。脾气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肌肉挛縮,屈伸不利,久之则发生股骨头坏死。研究证实,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可导致体内免疫功能低下,造成肾阳虚,易于诱发本病。4、先天禀赋不足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易于坏死,或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包容不足,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5、后天失养后天之本在于脾,先天之本在于肾,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生,无以濡养机体,先天肾精得不到后天水谷精微充养,则肾精不足,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骨失所养,易发生股骨头坏死。6、劳伤过度劳伤过度,伤及气血,气血不足,筋脉骨骼失养,四肢百骸及关节功能活动都赖于气血的温煦濡养,股骨头得不到充分血液供应,亦可造成骨质疏松,易发股骨头坏死。综上所述,本发明认为股骨头坏死病变无论病因为何,其病机以气血瘀滞、肝肾亏虚最为关键,为此,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壮骨强筋为法创立本方,临床使用收到良好效果。本发明采用纯中药配制而成,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多从行气活血、祛瘀等方面立法;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治疗多从补益入手。补虚当有法度,做到补泻兼施。肝肾属阴,脾亦属阴。脾为后天之本,亦当补益,以增强其运化之力。此三阴同补,可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补中有泻,则可宣泄肾浊,平降肝火,渗湿健脾,去除滋阴药腻胃滞脾的弊端。再则,补血当先补气。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子,气行则血行。故方中精选补气药物,实现气血双补。当是缓补及里,变虚亏为充实。总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本发明主要从内因着手,滋肝健脾益肾,益气补血,达到调经养血,恢复人体正常内循环的作用。中医认为与股骨头坏死病变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肝、脾、肾三脏。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充,髓满则骨坚;反之,则髓枯骨萎,失去应用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与肾同源,两脏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调节血量,营养不济,亦是造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脾胃为后天这本,万物生化之源,使脾健胃和,则不谷腐熟,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脾胃失健运,生化气血无源,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方中熟地黄滋阴养血;黄芪补气,气旺则阴血自生;党参清心活血,使补而不滞;白芍能散瘀血、破血通经;川芎、川断,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为止痛圣药;当归补血润燥,通经化瘀;怀牛膝、鹿角胶益气敛阴,助补气生阴之力;赤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红花载药上行,使药力上行,可行气血,使诸药滋而不腻,补不留瘀;菟丝子补肾益中气;蜈蚣以毒化瘀;川乌破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减轻毒性;诸药合用补行兼施,共奏益气滋阴养血,行气活血止痛,去腐生肌,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縮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縮恢复之功。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黄芪具有很好的托毒生肌的功能,即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是增进抵抗力和防御疾病的良药。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本草正义》载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黄芪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益肺固表。党参补气,只能健脾补气,无固表之力,但党参还能益气生津,黄芪则无生津之效,黄芪兼能利水,党参无利水作用。这两味药合用最能补中益气,提高抵抗力。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剌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载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别录》载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是行气化瘀的良药。熟地性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主治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如六味地黄丸。补精益髓功效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蜈蚣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是活血化瘀的良药。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菟丝子甘辛平,入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两目昏暗,胎动不安等症。功能滋补肝肾,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的良药。菟丝子还可以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怀牛膝药效高,李时珍说它滋补之功,如牛之力。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1.其中所含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2.所含的脱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3.富含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4.对人体因缺乏锌、锰所导致内分泌功能低下或腺体萎縮,生长缓慢、阳痿、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理变化有较好的疗效。5.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6.具有将胆囊、肾脏、膀胱、尿道的结石化解并排出体外的功能。7.其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兴奋子宫、抗衰老作用。8.利尿、解痉作用。所以它的一味活血化瘀健体的良药。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少量用于内服可破血化瘀。本方中用甘草调和其毒性,使其药效能最大发挥。川断苦辛,微温,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主治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是一味去腐生肌的良药。玄胡,味辛,苦,温。心包,肝,脾,肺。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是活血散瘀的良药。鹿角胶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补血,益精。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本经》载其〃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别录》载其〃疗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伤损。〃《药性论》载其〃主男子肾藏气衰虚劳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本草经疏》〃凡作劳之人,中气伤绝,四肢作痛,多汗或吐血下血,皆肝、心受病。白胶味甘气温,入二经而能补益中气,则绝伤和、四肢利、血自止、汗自敛也。折跌伤损,则血瘀而成病,甘温入血,通行又兼补益,故折跌伤损自愈。妇人血闭无子,及崩中淋露,胎痛不安,腰痛羸瘦者,皆血虚肝肾不足之侯,温肝补肾益血,则诸证自退,而胎自得所养也。〃《本草汇言》〃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之药也。前古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血气精髓筋骨肠胃。虚者补之,损者培之,绝者续之,怯者强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属之精,较草木无情,更增一筹之力矣。〃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与金疮肿。《名医别录》说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百药毒。本发明利用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行气补虚、能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带来的病痛,诸药合用补行兼施,共奏益气滋阴养血,行气活血止痛,去腐生肌,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縮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縮恢复之功。本发明蜜炼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当归200g,川芎200g,赤芍150g,白芍150g,熟地120g,红花120g,怀牛膝150g,川乌60g,菟丝子150g,党参150g,黄芪300g,川断150g,玄胡150g,蜈蚣30条,鹿角胶100g,甘草100g,把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将两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縮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5°C,烘干后冷却成粉末状与蜂蜜混和在一起搓成细条;以每5g为一丸腊封包装。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川乌60g,蜈蚣40条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45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取当归200g,川芎200g,赤芍150g,白芍150g,熟地120g,红花120g,怀牛膝150g,菟丝子150g,党参150g,黄芪300g,川断150g,玄胡150g,鹿角胶100g,甘草100g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合并上述两种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1.06(20°C);上述滤液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组份药;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每粒胶囊装O.3g。可以每12粒为一版。本发明粉剂中成药的制作过程为当归150g,川芎150g,赤芍150g,白芍150g,熟地100g,红花120g,怀牛膝150g,川乌60g,菟丝子150g,党参150g,黄芪200g,川断150g,玄胡150g,蜈蚣40条,鹿角胶100g,甘草100g,所述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细粉过筛后放入耐酸碱浸渍锅内,在常温下,与乙醇共同浸渍1020天,将浸渍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加热浓縮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IO(TC,烘干后冷却,粉碎后以每袋46g包装。使用时可直接冲服。药理学毒性试验1.皮肤剌激性试验取家兔剃毛,用本发明外用药物乳贴剂进行诱导和激发接触试验,在24小时和48小时后观察试验家兔,均不见皮肤有红斑及水肿等现象,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该贴剂对皮肤反应强度近于零,即无皮肤变态反应。2.内服药物蓄积毒性试验报告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50、0.15LD50、0.22LD50、0.34LD50、0.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50均为5000m份/k份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份/k份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O.lml/10份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3.急性毒性试验以本品内服药物临床日用量的300倍给白鼠口服投药,观察5日。结果所有动物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破损皮肤进行剌激性试验,未见有剌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4.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按7.69、19.18和43.21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药理学实验说明从2003年元月起,我院按照国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统一诊断和疗效标准,采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300例股骨头坏死及各部位骨坏死的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其中有6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某大医院作过手术,减压手术42例,植骨手术32例,股骨头切除手术1例,做股骨头旋转1例。做一次手术的40例,做两次手术的22例,做三次手术的5例。对300例按marcus分期,I_II期110例,III期-IV期100例;VVI期90例,分期预定疗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择300例,其中门诊205例。住院95例,股骨头坏死及各部位骨坏死的典型症状、体征,治疗前均经X线病理分期及主要指征、CT检查,从横断分层观察死骨块的大小,磁共振成像,MRL检查证实,股骨头坏死及各部位骨坏死的大小,骨坏死区变形及塌陷,关节腔狭窄的症照。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肾气虚90例,脾肾阳虚型150例;肝郁气滞型35例;胎禀赋精髓不足,后天失养性发育不良25例。2、一般资料病例选择300例,其中男142例,女158例,年龄(1-12岁)11例;(13-20岁)29例:(21-40岁)180例;(41-60岁)30例;60岁以上50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10个月;患病一年以内88例;(1-6)年150例;(6-10)年52例;10年以上10例。二、治疗方法1、门诊,住院的股骨头坏死及部位骨坏死患者,中医药辩证施治,详查病因、病理变化、合理变化、合理用药、内服本发明丸药,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温开水冲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I-II期两个疗程痊愈,III-IV期3-4个疗程痊愈,V-VI(后期)五个疗程基本痊愈或彻底痊愈,有效率96%,治愈率87%。三、疗效分析1、治愈髋关节周围疼痛消失,功能改善正常,走路无跛行,4字试验(屈、伸、展、旋).X光照片提示,股骨头坏死区全部吸收,新生骨形成。软骨膜组织修复,步行2公里无症状,参加体力劳动及工作。2、显效疼痛消失,功能改善,走路基本无跛行,4字试验,骨坏死区吸收,新生骨形成,软骨膜组织修复,步行2公里臀部酸沉,无疼感。3、好转少数股骨头坏死患者,药物疗效尚可。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明显改善,少有跛行;骨坏死大部分吸收,但按预定期吸收未达到预期目的。稍延长疗程即可痊愈。4、药物疗效不明显,能控制骨坏死区发展,症状能缓解,疗效有改善,但不明显,风湿类风湿型时轻时重,但股骨头坏死区按预疗期吸收,新生骨形成,均尚可,功能改善较慢,延长治疗预定期。四、治疗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1:陈某,男,54岁,患右侧股骨头坏死2年余,下肢瘫痪不能动半年。经各大小医院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病情发展越来越重,最后导致下肢瘫痪,2003年来我处,用本发明的中药,使用如下配方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12g,红花12g,怀牛膝15g,川乌6g,菟丝子15g,党参15g,黄芪30g,川断15g,玄胡15g,蜈虫公3条,鹿角胶10g,甘草10g,服用30天疼痛明显减轻,60天可以站立行走,继续用药30天,疼痛基本消失,行走自如,又巩固治疗30天停药,至今无复发,无毒副作用发生。具体实施例2:刘某,女,49岁,患右侧股骨头坏死4年,一直用理疗,中药等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每在阴雨天、夜间、负重时疼痛加重,2005年来我处,用本发明的中药,使用如下配方当归15g,川芎20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12g,红花12g,怀牛膝15g,川乌5g,菟丝子15g,党参15g,黄芪30g,川断15g,玄胡15g,蜈蚣4条,鹿角胶10g,甘草10g,25天疼痛明显减轻,2个月后疼痛基本消失,继续用药1个月,只在负重时有轻微的疼痛,巩固治疗1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无毒副作用发生。具体实施例3:封某,男,66岁,患左侧股骨头坏死5年多,不能站立,不能走路,2003年来我院求诊,用本发明的中药,使用如下配方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12g,红花12g,怀牛膝15g,川乌3g,菟丝子15g,党参15g,黄芪20g,川断15g,玄胡15g,蜈蚣3条,鹿角胶10g,甘草10g,7天明显见效,可以站立,35天可以行走,3个月后行走自如,偶有疼痛感,巩固治疗1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4:白某,男,42岁,患双侧股骨头坏死3年,一直用理疗,膏药等方法治疗,均只能缓解,不能根治,2005年来我处求诊,用本发明的中药,使用如下配方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12g,红花12g,怀牛膝15g,川乌4g,菟丝子15g,党参15g,黄芪25g,川断15g,玄胡15g,蜈蚣4条,鹿角胶10g,甘草10g,15天疼痛明显减轻,1个月后平时无疼痛感,在行走负重时疼痛,3个月后在负重行走时偶见疼痛,5个月后基本无疼痛感,巩固治疗1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无毒副作用产生。权利要求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比为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6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30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2~5条,鹿角胶1~10份,甘草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3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1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34条,鹿角胶15份,甘草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4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2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3条,鹿角胶510份,甘草5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5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25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4条,鹿角胶110份,甘草110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胶剂、糖浆剂、针剂或滴剂。6.—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份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将两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縮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5t:,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腊封包装。7.—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a.将所述川乌、蜈蚣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b.再取所述中药制剂的剩余组份,加水加热回流提取;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抽滤吸附,得到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川乌、蜈蚣放入乙醇中,所述乙醇用量为所述川乌和蜈蚣重量份的IO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所述剩余组份放入水中,所述水的用量为所述剩余组份重量份之和的IO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所述两种静置后的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浓縮至药液浓度为O.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TC时1.06;上述滤液经体积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当归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10~15份,白芍10~15份,熟地10~12份,红花10~12份,怀牛膝10~15份,川乌1~6份,菟丝子10~15份,党参10~15份,黄芪10~30份,川断10~15份,玄胡10~15份,蜈蚣2~5条,鹿角胶1~10份,甘草1~10份。本发明采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疗效,可改善股骨头坏死局部动脉供血功能障碍,增强局部血流量,促进骨小梁再生形成,囊状改变缩小,硬化骨吸收,软骨部位修复,血脉通畅肌肉萎缩恢复。文档编号A61K35/32GK101698020SQ20091022929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发明者葛祥花,韦标方申请人:韦标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