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边缘相互缝合、且由硬质泡沫制成的上垫体和下垫体,所述上垫体和下垫体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弹性缓冲体,多个弹性缓冲体按行列规则分布;所述下垫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凹槽,该四个凹槽分别位于下垫体的四个角处,每个凹槽内均设有一内连接杆,所述内连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一外连接杆,该外连接杆的底部设有一万向脚轮。该体育运动保护垫通过多个弹性缓冲体提高了垫体整体的抗冲击性能,进而能有效保护运动或学生,避免因冲击力过大而受伤;另外,通过设在下垫体底部的万向脚轮搬运该保护垫,非常省力方便。
【专利说明】体育运动保护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课教学实践中,通常会使用到保护垫,以避免运动员或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但现有的保护垫面积较大,不便于搬运。为了方便搬运保护垫,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2315082U公开了一种体育保护垫,包括垫体,在垫体底部设有硬托板,硬托板前端设有斜臂,斜臂上设有转轮,垫体后端设有拉环,通过拉环和硬托板前端的转轮以搬运、拖动保护垫。但是,该保护垫缓冲性能差,不能很好的保护运动员或学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性能好且便于搬运的体育运动保护垫。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边缘相互缝合、且由硬质泡沫制成的上垫体和下垫体,所述上垫体和下垫体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弹性缓冲体,多个弹性缓冲体按行列规则分布;所述下垫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凹槽,该四个凹槽分别位于下垫体的四个角处,每个凹槽内均设有一内连接杆,所述内连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一外连接杆,该外连接杆的底部设有一万向脚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上垫体和下垫体上缝制有分区压合线。
[0006]优选地,所述垫体的前侧设有一粘布,后侧设有一粘条。
[0007]优选地,所述垫体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一弹性牵引绳。
[000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体育运动保护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该体育运动保护垫通过多个弹性缓冲体提高了垫体整体的抗冲击性能,进而能有效保护运动或学生,避免因冲击力过大而受伤;另外,通过设在下垫体底部的万向脚轮搬运该保护垫,非常省力方便。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3]图3为图1中下垫体与万向脚轮的连接示意图。
[0014]元件标号说明
[0015]I 垫体[0016]11上垫体
[0017]12下垫体
[0018]2弹性缓冲体
[0019]3凹槽
[0020]4内连接杆
[0021]5外连接杆
[0022]6万向脚轮
[0023]7分区压合线
[0024]8弹性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6]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I包括边缘相互缝合、且由硬质泡沫制成的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所述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弹性缓冲体2,见图2,多个弹性缓冲体2按行列规则分布;所述下垫体12的底部设有四个凹槽3,见图3,该四个凹槽3分别位于下垫体12的四个角处,每个凹槽3内均设有一内连接杆4,所述内连接杆4的外部螺纹连接一外连接杆5,该外连接杆5的底部设有一万向脚轮6。
[0028]该体育运动保护垫通过多个弹性缓冲体2提高了垫体I整体的抗冲击性能,进而能有效保护运动或学生,避免因冲击力过大而受伤。另外,当需要搬运保护垫时,旋转外连接杆5,使万向脚轮6从下垫体12底部的凹槽3中伸出,此时,即可通过万向脚轮6搬运该保护垫,非常省力方便;当使用该保护垫时,反向旋转外连接杆5,使万向脚轮6收容在下垫体12底部的凹槽3中。
[002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上缝制有分区压合线7。
[0030]优选地,所述垫体I的前侧设有一粘布,后侧设有一粘条,通过粘布和粘条可将两个保护垫结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0031]优选地,见图1,所述垫体I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一弹性牵引绳8。
[00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体育运动保护垫,包括垫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I)包括边缘相互缝合、且由硬质泡沫制成的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 ),所述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 )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弹性缓冲体(2),多个弹性缓冲体(2)按行列规则分布;所述下垫体(12)的底部设有四个凹槽(3),该四个凹槽(3)分别位于下垫体(12)的四个角处,每个凹槽(3)内均设有一内连接杆(4 ),所述内连接杆(4 )的外部螺纹连接一外连接杆(5 ),该外连接杆(5 )的底部设有一万向脚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运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体(11)和下垫体(12)上缝制有分区压合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运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I)的前侧设有一粘布,后侧设有一粘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运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I)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一弹性牵引绳(8)。
【文档编号】A63B6/00GK203483778SQ20132064144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汤水靖 申请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