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0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 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 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咳嗽主要分 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内的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症 状,病因包括病毒、支原体或细菌包括导致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气 管异物;亚急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在8周以内的咳嗽称为亚急性咳嗽,原因较为复杂; 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可持续数年甚至持续数十年;慢性咳嗽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过敏性鼻_支气管炎)、胃食 道返流、嗜酸细胞增多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呼吸道咳 嗽综合征最为常见,在使用西药或打针的方法治疗咳嗽时,不仅会使患者花费高昂的费用, 同时会由于副作用加大而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没有副作用的一种治疗咳 嗽的药物。 本发明配方选择杏仁、桑白皮、川贝、麦冬、黄岑、当归、桔梗、枇杷、川贝母、白芍、
麻黄、甘草、桑皮、紫苑及茯苓进行组合,使得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的作用,纯中药制剂,毒
副作用小,止咳化痰,可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镇咳之效,对风热外感所
致的咳嗽、头疼及肺有郁热、肺气不得肃降得痰稠喘咳胀满之征均有良效。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是 杏仁性味甘、辛。功能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
桑白皮甘寒,入肺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 小便不利等症。
川贝性凉,甘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 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黄岑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
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
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
证,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
32/4页
疾腹痛、小便癃闭。 枇杷味苦、性平,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 胃气不足等病症。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 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白芍苦酸,凉。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 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
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
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桑皮味甘、微苦、归肺、脾经。功用主治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尤善泻
肺火而平喘咳,治肺热咳喘,痰稠而黄。
紫苑苦、甘,微温,归肺经。功能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
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没有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l-20份,桑白皮5-25份,川贝10-30份,麦冬5-25份,黄岑:5-25份,当 归1-20份,桔梗10-30份,枇杷l-20份,川贝母:5-25份,白芍:1-20份,麻黄:1-20份, 甘草5-25份,桑皮5-25份,紫苑1-20份,茯苳5-25份;
配制方法 (1)按配比取药,清水浸泡6-12小时; (2)将浸泡过的药物混合放入煎药器具砂锅内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 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
(3)合并两次煎液;
服用方法 每晚服用一次, 一次20ml, 10天一疗程,2_4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剌激之物。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5-15份,桑白皮10-20份,川贝15-25份,麦冬10-20份,黄岑10-20份,
当归5-15份,桔梗15-25份,枇杷5-15份,川贝母10-20份,白芍5-15份,麻黄5-15
份,甘草:10-20份,桑皮:10-20份,紫苑5-15份,茯苓:10-20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川贝20份,麦冬15份,黄岑15份,当归10份,桔 梗20份,枇杷10份,川贝母15份,白芍10份,麻黄10份,甘草15份,桑皮15份,紫 苑10份,茯苓15份。
所述的药物为汤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 —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川贝20份,麦冬15份,黄岑15份,当归10份,桔 梗20份,枇杷10份,川贝母15份,白芍10份,麻黄10份,甘草15份,桑皮15份,紫 苑10份,茯苳15份;
配制方法 (1)按配比取药,清水浸泡6-12小时; (2)将浸泡过的药物混合放入煎药器具砂锅内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 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
(3)合并两次煎液;
服用方法 每晚服用一次, 一次20ml, 10天一疗程,2_4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剌激之物。
实施例2 : —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12份,桑白皮17份,川贝22份,麦冬17份,黄岑17份,当归12份,桔 梗22份,枇杷12份,川贝母17份,白芍12份,麻黄12份,甘草17份,桑皮17份,紫 苑12份,茯苳17份;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 —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杏仁8份,桑白皮13份,川贝18份,麦冬13份,黄岑13份,当归8份,桔梗 18份,枇杷8份,川贝母13份,白芍8份,麻黄8份,甘草13份,桑皮13份,紫苑8份, 茯苓13份;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统计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选择有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对200例
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中,男性病例110例,女性病例90例,病程最长13年,最短6个月,服
用本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 一般患者4个疗程即可痊愈,治愈率高达93. 5% ,通过对患
者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总结,95%以上的患者都认为此药具有独特疗效,表明该药对咳嗽有
明显疗效。
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15岁,患有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夜间和早晨发作较 为严重,运动和哭闹时咳嗽更是加重,并且咳时伴有痰液的现象,去过多家医院,服用过大 量的药物后未见好转,经介绍服用本药物l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巩 固病情,至今再无复发。 病例2:徐某,40岁,患有长期慢性咳嗽,久治不愈,去医院检查后,诊断可能转化 为慢性支气管炎,服用大量药物后,并不见好转,在失去信心的情况下服用本药物治疗,2个 疗程病情明显好转,3个疗程后痊愈,徐某也是感激万分。 病例3 :陈某,52岁,该患者患有百日咳,伴有感冒,流感等症,在医院检查治疗,无
5明显好转,经介绍服药本药4个疗程后,现已痊愈,再无复发。 病例4 :房某,41岁,该患者长期顽固性干咳,在夜间和凌晨咳嗽更为严重,曾服用 过大量的止咳西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服药本药2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本药物1 个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发。 病例5 :高某,45岁,该患者患有咳嗽数年,一旦受冷风就会久咳不止,尤其在秋冬 季节更为严重,曾在多家医院检查治疗,久治不愈,服药本药2个疗程后,病症减轻,继续服 用1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发。 病例6 :李某,30岁,患有急性咽喉炎,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多年内一直采用药物 维持病情,在服用本药物2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巩固服用1个疗程后痊愈,回访2 年内再无复发。 病例7 :高某,30岁,患有咳嗽反复发作持续1个月之久,以干咳为主,常在夜间或 清晨发作或运动后加重,导致不能正常休息和日常生活,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治疗,病情未见 好转,在服用本药物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发。 病例8 :李某,28岁,患有季节性咳嗽,以春秋季节尤为严重,采用止咳化痰药和抗 生素治疗过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疗效,经朋友介绍服用本药物2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巩 固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发。 病例9 :赵某,36岁,患有咳嗽数年,剧烈咳嗽时引起呼吸道出血,甚至引起喉痛, 音哑和呼吸肌痛,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在服用本药物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 发。 病例10 :林某,40岁,患有慢性咳嗽数年,并引发了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一 过敏 性鼻_支气管炎、在多家医院检查治疗后并未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服用本药物3个疗程后, 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痊愈,至今再无复发。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1-20份,桑白皮5-25份,川贝10-30份,麦冬5-25份,黄岑5-25份,当归1-20份,桔梗10-30份,枇杷1-20份,川贝母5-25份,白芍1-20份,麻黄1-20份,甘草5-25份,桑皮5-25份,紫苑1-20份,茯苓5-25份;配制方法(1)按配比取药,清水浸泡6-12小时;(2)将浸泡过的药物混合放入煎药器具砂锅内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五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3)合并两次煎液;服用方法每晚服用一次,一次20ml,10天一疗程,2-4个疗程治愈,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5-15份,桑白皮:10-20份,川贝:15-25份,麦冬:10-20份,黄岑:10-20份,当 归5-15份,桔梗15-25份,枇杷5-15份,川贝母10-20份,白芍5-15份,麻黄5-15份,甘草:10-20份,桑皮10-20份,紫苑5-15份,茯苓10-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10份,桑白皮15份,川贝20份,麦冬15份,黄岑15份,当归10份,桔梗20 份,枇杷10份,川贝母15份,白芍10份,麻黄10份,甘草15份,桑皮15份,紫苑10 份,茯苓15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配方选择杏仁1-20份,桑白皮5-25份,川贝10-30份,麦冬5-25份,黄岑5-25份,当归1-20份,桔梗10-30份,枇杷1-20份,川贝母5-25份,白芍1-20份,麻黄1-20份,甘草5-25份,桑皮5-25份,紫苑1-20份,茯苓5-25份,药物的组合产生协同的作用。该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按中医理论组方,毒副作用小,止咳化痰,可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镇咳之效,对风热外感所致的咳嗽、头疼及肺有郁热、肺气不得肃降得痰稠喘咳胀满之征均有良效。
文档编号A61P11/14GK101700350SQ20091022978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孟凡凯 申请人:孟凡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