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14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鼻炎分为两类, 一类是风热性鼻炎,俗称鼻窦炎, 一类是风寒性鼻炎,俗称过敏性 鼻炎,风热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干、鼻塞、流浊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疮、鼻甲肥大等; 当风寒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当遭受感冒或遭受风寒后,治愈不 及时,或治愈不彻底,外邪进入内脏,急性鼻炎就成了慢性鼻炎,治疗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以上病因分析,对风热性鼻炎就要以祛风、化湿、清热、开窍为治疗原则;对风寒性鼻炎 就要以解表、祛寒、化湿、开窍为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风热性鼻炎的病因分析,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 中药,该中药对人体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其 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薄荷4-10、石菖蒲 4-10、桔梗6-15、辛夷6-15、连翘10-20、细辛2_5、元参10-30。 本发明提供中药中的薄荷,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之功,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等症;石菖蒲, 其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用于脘痞不饥,噤 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症治疗;桔梗,其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具有宣肺、祛痰、 利咽、排脓之功,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等症; 辛夷,其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通窍之功,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等症; 连翘,其性味苦,微寒,入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有"疮家 圣药"之称,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清心火等症;细辛,其性味辛, 温,入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用于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 湿痹痛等症;元参,其性位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 毒、软坚散结之功效 本发明按照中医学说对风热性鼻炎的认识机理对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挑选,制成的 中药疗效好、疗程短,服用无副作用,所选药材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对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 性价比。该中药经过临床试验,有效率达92%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取薄荷6g、石菖蒲6g、桔梗9g、辛夷9g、连翘12g、细辛3g、元参15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熬成药剂,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剂,
三剂为一疗程。
实施例2 —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取薄荷4g、石菖蒲10g、桔梗6g、辛夷15g、连翘10g、 细辛5g、元参10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熬成药剂,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 剂,三剂为一疗程。
实施例3 —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取薄荷10g、石菖蒲4g、桔梗15g、辛夷6g、连翘20g、 细辛2g、元参30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熬成药剂,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 剂,三剂为一疗程。
实施例4 —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取薄荷8g、石菖蒲5g、桔梗12g、辛夷12g、连翘18g、 细辛4g、元参25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熬成药剂,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 剂,三剂为一疗程。
实施例5 —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取薄荷5g、石菖蒲8g、桔梗8g、辛夷9g、连翘12g、细 辛2. 5g、元参15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熬成药剂,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 剂,三剂为一疗程。 本发明制得中药选取25例风热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服用一个疗程后,20例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18例患者鼻炎症状消失,服用3个疗程后,共计22例 患者鼻炎症状消失,1例症状减轻,2例无反应。经统计,本中药对治疗风热性鼻炎的有效率 达92%以上。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薄荷4-10、石菖蒲4-10、桔梗6-15、辛夷6-15、连翘10-20、细辛2-5、元参10-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风热性鼻炎的病因分析,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性鼻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薄荷4-10、石菖蒲4-10、桔梗6-15、辛夷6-15、连翘10-20、细辛2-5、元参10-30。本发明按照中医学说对风热性鼻炎的认识机理对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挑选,制成的中药疗效好、疗程短,服用无副作用,所选药材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对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该中药经过临床试验,有效率达92%以上。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1700329SQ2009102299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蔡云娥 申请人:蔡云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