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00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哮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炎症,其特点是气道可逆性狭窄并导致呼吸困难,它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哮喘得病后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造成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很大痛苦,有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就因此而产生了悲观失望以至自暴自弃的态度。目前,西药对炎症引起的哮喘具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效果往往不大显著。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西药对哮喘病治疗的局限性,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哮喘病的中药。本发明根据祖国医学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进行组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蝉蜕20-50、僵蚕5-12、射干6-12、炙麻黄3_9、细辛1_3、川贝母4_12。祖国医学认为,脾虚气衰,饮食不化精微,咳嗽多痰气促;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和吸气困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运,气虚则血滞,阳气不充,血瘀续发,故口唇、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中的蝉蜕,其性味甘,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之功;僵蚕,其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等症治疗;射干,其性味苦,寒,入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之功效;炙麻黄,其用于风寒表证,其辛温升散之性较强,能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更能增强发汗、散寒以解表之力,以使肺气宣畅,善平喘;细辛,其性味辛,温,入心、肝、胆、牌四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川贝母,其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治疗。本发明按照中医学说对哮喘疾病的认识机理对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挑选,制成的中药疗效好、疗程短,所选药材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对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该中药经过临床试验,有效率达8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取蝉蜕30g、僵蚕10g、射干10g、炙麻黄6g、细辛3g、川贝母9g作为一副,将上述药物混合,按照常规煎熬中药的方法制得药汤,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副,三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取苏子蝉蜕20g、僵蚕12g、射干6g、炙麻黄9g、细辛lg、川贝母12g作为一副,将上述药物混合,按照常规煎熬中药的方法制得药汤,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副,三天为一疗程。实施例3—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取蝉蜕50g、僵蚕5g、射干12g、炙麻黄3g、细辛3g、川贝母6g。作为一副,将上述药物混合,按照常规煎熬中药的方法制得药汤,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副,三天为一疗程。实施例4—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取蝉蜕40g、僵蚕8g、射干10g、炙麻黄8g、细辛2g、川贝母5g作为一副,将上述药物混合,按照常规煎熬中药的方法制得药汤,早晚饮用一次,每次200ml,每天一副,三天为一疗程。本发明中药经过临床试验,获得数据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蝉蜕20-50、僵蚕5-12、射干6-12、炙麻黄3-9、细辛1-3、川贝母4-12。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西药对哮喘病治疗的局限性,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哮喘病的中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蝉蜕20-50、僵蚕5-12、射干6-12、炙麻黄3-9、细辛1-3、川贝母4-12。本发明按照中医学说对哮喘疾病的认识机理对组成成分进行严格挑选,制成的中药疗效好、疗程短,所选药材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对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该中药经过临床试验,有效率达80%以上。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1700348SQ20091023002公开日2010年5月5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发明者汤华淑申请人:汤华淑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