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11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血尿,即尿中带血的一种疾病。正常人尿液检查无细胞或偶尔见少量的红细胞,如果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内红细胞数超过3个,便称为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复杂,血尿的发生常是因为泌尿系统及其他原因所致。肾炎性血尿是因肾炎急性发作所引起的血尿,其症状表现为除尿中带血外,伴有畏寒、发热、明显腰痛和尿频、尿急等膀胱剌激症状。 目前,国内外治疗肾炎性血尿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的缺点。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黄柏3 9份、延胡索3 9份、灯芯草1 3份、连翘6 12份、牡丹皮6 10
份、茯苓9 15份、白茅根10 20份、紫草3 9份、三七3 9份、郁李仁3 9份、当
归6 12份、山茱萸6 10份、熟地黄9 15份、续断6 12份、小茴香2 6份、川楝
子3 9份、甘草6 10份。 其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为 黄柏6份、延胡索6份、灯芯草2份、连翘9份、牡丹皮8份、茯苓12份、白茅根15份、紫草6份、三七6份、郁李仁6份、当归9份、山茱萸8份、熟地黄12份、续断9份、小茴香4份、川楝子6份、甘草8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在水中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下面对各原料的药效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痿蹵,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灯心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
0015]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湿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 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白茅根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喘咳,胃热呕逆,血热 出血,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吐血,衄血,尿血,紫癜,斑疹,麻疹,黄疸,痈疽,烫 伤;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出血,外 伤出血,跌扑损伤,胸痹心痛,脘胁久痛,癥瘕积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疮痈肿 痛; 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利水。主治肠燥便秘,小便不利,水肿腹满,脚气;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
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
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 熟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 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 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小茴香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 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 癣; 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 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可缓解药物的毒性、 烈性。 配方中,黄柏、连翘、牡丹皮、紫草、白茅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除肾脏 炎症;加配延胡索、小茴香、川楝子、灯芯草、茯苓、郁李仁,主要用于利尿通淋,理气止痛,修 复肾脏功能;再配当归、山茱萸、熟地黄、续断、三七,主要用于补肾滋肝,养血活血,用于调 理肾脏器官,固本培元;最后加用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 性和烈性。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养血、益气、固表、利湿的作用,是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理想
药物组合。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11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72例,女性 44例,年龄27至76岁
(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l个月为一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 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 2个疗程,重病患者连服6个疗程即可痊愈。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血尿症状全部消失,相应西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检查证实有显著改善;主 要理化指标基本正常。
显效血尿症状明显改善,由重度降至轻度,或个别主动症降至中度而其他主动症
全部消失,相应西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检查证实有所好转,主要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有效血尿症状有所好转,程度改善1级以上,或个别症状改善2级以上;相应西
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检查基本稳定,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血尿症状、检验指标无改善或反而恶化。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101例(86. 21 % ),显效6例(5. 12% ),有效7例(6. 03% ),无效2例 (2. 64% ),总有效率为97. 36%。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 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取黄柏3g、延胡索3g、灯芯草lg、连翘6g、牡丹皮6g、茯苓9g、白茅根10g、紫草3g、 三七3g、郁李仁3g、当归6g、山茱萸6g、熟地黄9g、续断6g、小茴香2g、川楝子3g、甘草6g, 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2 : 取黄柏9g、延胡索9g、灯芯草3g、连翘12g、牡丹皮10g、茯苓15g、白茅根20g、紫草 9g、三七9g、郁李仁9g、当归12g、山茱萸10g、熟地黄15g、续断12g、小茴香6g、川楝子9g、 甘草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 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3 : 取黄柏6g、延胡索6g、灯芯草2g、连翘9g、牡丹皮8g、茯苓12g、白茅根15g、紫草 6g、三七6g、郁李仁6g、当归9g、山茱萸8g、熟地黄12g、续断9g、小茴香4g、川楝子6g、甘草 8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 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柏3~9份、延胡索3~9份、灯芯草1~3份、连翘6~12份、牡丹皮6~10份、茯苓9~15份、白茅根10~20份、紫草3~9份、三七3~9份、郁李仁3~9份、当归6~12份、山茱萸6~10份、熟地黄9~15份、续断6~12份、小茴香2~6份、川楝子3~9份、甘草6~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柏6份、延胡索6份、灯芯草2份、连翘9份、牡丹皮8份、茯苓12份、白茅根15份、紫草6份、三七6份、郁李仁6份、当归9份、山茱萸8份、熟地黄12份、续断9份、小茴香4份、川楝子6份、甘草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肾炎性血尿的中药。它以黄柏、延胡索、灯芯草、连翘、牡丹皮、茯苓、白茅根、紫草、三七、郁李仁、当归、山茱萸、熟地黄、续断、小茴香、川楝子、甘草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1703707SQ20091023003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郭庆松 申请人:郭庆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