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 现簇集性水泡,痛如火燎,中医称缠腰火丹、蜘蛛痉等。其特点是疱疹发于春秋季,成年 人多见,局部皮肤灼热疼痛,继而皮肤出现红斑,其上有簇集的丘疹,迅速变为水泡,约绿豆 大,透明澄清,数日后水泡变浑浊,破裂后形成糜烂,继而干燥结痂,痂脱而愈。本病的主要 病机是湿热内蕴、肝经瘀热、毒邪客于皮肤;临床中主要分为湿热型和瘀滞型。中医通过辨 证施治,清热利湿、解毒等方式治疗,取得了很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疗效好,副作 用少。 本发明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 成大黄200份、黄吝150份、黄柏200份、石膏200份和栀子200份。 制作方法为常规的中药制作方法取上述原料,足量配齐、洗净、去杂、晾干,粉碎 成细粉过100-120目筛,混匀即得。 用法及用量外用,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药理分析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本品对火热炽盛、热毒疮肿等有 较好的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本品苦寒降泄,是清热泻火的要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本品有较高的泻火解毒之功,临床中常用 于痈肿、疮毒等。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品常用于疮疡肿痛、湿疹湿疮。
石膏清热泻火、收敛生肌。本品常用于疮疡溃烂久不收口。
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故常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诸药相合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止痛之功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治愈率
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外用方便、治大病所等特点。
疗效判断 痊愈局部皮肤水泡消失,可暂时性留有淡红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瘢痕;重者有化 脓性感染者可留有瘢痕。皮疹消退后,个别病人仍感局部隐痛可达半月左右为正常现象,多 数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
好转局部水泡完全消失,局部疹消处仍感疼痛达半年。
无效症状无改善。
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0例,用本发明药物加香油调匀涂擦患
3处,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治愈38例,占95%,好转2例,占5%, 总有效率100% ,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病例1 、患者刘某某,男,50岁,患带状疱疹(湿热型),就诊前3天腰部局部皮肤灼
热、疼痛,继而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迅速变为水泡,约绿豆大。外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0天后
症状完全消失,局部色素沉着无瘢痕,全身无阳性体征,随访一年无复发。 病例2、患者谢某某,男,45岁,患带状疱疹来我院治疗,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5天痊
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各中药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大黄200份、黄芩150份、黄柏200份、石膏200份、栀子200份。制备 方法是取上述原料,足量配齐、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细粉过100-120目筛,混匀即得。用 法及用量外用,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大黄200份、黄芩150份、黄柏200份、石膏200份和栀子20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为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方剂,它是以大黄、黄芩、黄柏、石膏、栀子五味中草药组成,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的功效,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1732462SQ20091023004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宋丽丽, 宋爱民, 宋紫玲, 宋钊, 闵子龙 申请人: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