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人们的生存外部环境、工作及生活压力等都会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长期的紧张焦虑状态下造成的神经精神因素也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使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而引起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为基本表现,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 目前治疗乳腺病的西药很多,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无法彻底根治,而且西医治疗乳腺增生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现有的中药制剂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有一定效果,但疗效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玄参25克,夏枯草25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半夏15克,川贝母15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茯苓10克,丹参10克,三棱10克,白芍10克,莪术6克,没药5克,甘草3克,人参3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十五天为一疗程。
药理作用 玄参苦咸,凉。入肺、肾经。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本品疏达善透,长于疏解肝胆郁热,又能疏肝理气,为治疗肝胆郁热、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要药。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较强的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镇静、镇痛等作用。
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半夏燥湿经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痰厥头痛,头晕不 眠。 川贝母苦甘,凉。入肺经。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 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 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青皮气温,味辛。入肝、胆经。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 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 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 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部调、疮疡肿痛,失眠 及淤血肿痛等症。 三棱甘平,温。入肺、脾二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癥瘕积聚,气血凝滞,心 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 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自 汗盗汗,阴虚发热。 莪术苦辛,温。入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 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没药苦,辛,平,无毒。肝,脾,心,肾经。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跌打损伤,金 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 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 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次酸有去氧 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良好功效。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 作用。 人参味甘,微温,无毒。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 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 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 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是以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增生性 病变。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情怀不畅、肝郁气滞致使乳络经脉阻塞不通, 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挟,积瘀聚于乳房,故乳中结块。针对本病的 病因病机,其治病方案的指导思想应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瘀消肿,散结止痛为主,本发 明药物具有消除乳腺肿块、增强抵抗力,且疗效确切,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治愈 率较高。 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女,35岁。患者于两年前开始经期左、右两侧乳房胀痛,两侧乳房内 均可触及硬结,偶有剌疼,经期疼痛加重,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经服用本发明中
4药组合物治疗一个疗程,月经来潮未出现乳房胀痛,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两疗程,现在已经痊愈。 病例2,董某,女,38岁。两年来经前乳房疼痛,近日发现左侧乳房有个肿块,去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服用该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两疗程,乳房肿块基本消失,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乳房肿块消失。 病例3,王女士,32岁。妇科检查时查出左乳有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诊断为乳腺增生,采用该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治疗一个月后,左乳肿块变小,继续服药一个月,B超检查肿块消失,1年内随访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配方郁金10克,柴胡12克,人参3克,夏枯草30克,茯苓3克,丹参9克,三棱9克,白芍12克,夏枯草15克,没药3克,甘草3克,香附12克,半夏12克陈皮9克香附12克,青皮10克,半夏12克,玄参30克,贝母12克,莪术6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十五天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郁金10克,柴胡12克,人参3克,夏枯草30克,茯苓3克,丹参9克,三棱9克,白芍12克,夏枯草15克,没药3克,甘草3克,香附12克,半夏12克陈皮9克香附12克,青皮10克,半夏12克,玄参30克,贝母12克,莪术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属于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郁金10克,柴胡12克,人参3克,夏枯草30克,茯苓3克,丹参9克,三棱9克,白芍12克,夏枯草15克,没药3克,甘草3克,香附12克,半夏12克,陈皮9克,香附12克,青皮10克,半夏12克,玄参30克,贝母12克,莪术6克。本发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具有消除乳腺肿块、增强抵抗力,达到从根本上治愈乳腺增生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716315SQ2009102301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崔静 申请人: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