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縮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临床上可有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此病女性多见,常于青春期前后发病。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感,然后出现剧烈头痛,头痛部位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在偏头痛的治疗上,西医常用苯噻啶、阿米替林等药物来治疗,基本上均有一些疗效,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这些药的副作用很多。用中医药整体辨证施治,不但使毒副作用大大减少,而且解决了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对各类型久治不愈的偏头痛患者均有显著的疗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偏头痛治疗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克、白术10克、菊花12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细辛6克、赤芍10克、党参15克、决明子10克、钩藤20克、半夏20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纳诸药于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药理作用防风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菊花甘苦,凉。入肺、肝经。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羌活辛苦,温。入膀胱、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生地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剌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细辛辛,温。入肺、肾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冷,风湿痹痛。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决明子苦甘,凉。入肝、肾经。有清肝、明目、祛风、通便的功效。治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钩藤甘,凉。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疯,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半夏燥湿经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痰厥头痛,头晕不眠。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作用,能够平肝熄风,化痰活络,疗效确切,见效快,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来说明其治疗效果—、以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数据为例来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效果。1.治疗方法选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具有完整资料的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本发明中药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苯噻啶、阿米替林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2.疗效评定标准本疗效评定标准是参照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痊愈偏头痛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②显效偏头痛及其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③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药后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反加重。3.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表l两组治愈率对照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利用该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患者28例,结果治愈1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高达96.42%,远高于对照组67.85%总有效率,差异非常显著,且经临床观察该药物无毒副作用。典型病例例一王某,男,46岁,患者偏头痛病史三年,发作时右侧头部巨痛,伴恶心呕吐,开始是每个月发作l-2次,每次头痛持续l-2天,治疗休息后逐渐好转。但随着病情的不断严重,几乎每天头痛,持续不断,去了许多医院治疗也未见好转,后来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服药当天症状减轻,服药七天头已经不痛了,病情不稳定,继续服药治疗一个月后全愈,随访至今未复发。例二李某茉,15岁,女。一年前开始头痛伴恶心呕吐、怕光、头昏,吃止痛药症状减轻,后来病情加重,疼痛时间加长,频率增高,严重时几乎每天都头痛,而且疼痛程度加剧,吃过很多中西药均未见效。经服用本发明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第二天头痛减轻,头痛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继续服药三个疗程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已经痊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配方防风10克、白术10克、菊花12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细辛6克、赤芍10克、党参15克、决明子10克、钩藤20克、半夏20克。配制及服用方法先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纳诸药于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权利要求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克、白术10克、菊花12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细辛6克、赤芍10克、党参15克、决明子10克、钩藤20克、半夏20克。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克、白术10克、菊花12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细辛6克、赤芍10克、党参15克、决明子10克、钩藤20克、半夏20克。本发明能够平肝熄风,化痰活络,疗效确切,见效快,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文档编号A61K36/8964GK101700345SQ200910230118公开日2010年5月5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发明者郑海波申请人:郑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