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02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指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 若蓄积的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即称为脂 肪肝。 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加或氧化减少所致。临床研究 发现,脂肪肝发病率的增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着密切关系。轻型 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型超声或CT检查等才被发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 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 化表现。 对于该病目前西医尚无效果显著的特异疗法,西医临床对脂肪肝的治疗主要采用 降脂疗法,由于降血脂药物促进血液中的脂质向肝脏运输并进行代谢排泄,而脂肪肝常伴 有肝脏脂质代谢障碍,所以降脂药物多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经大量临床实验证实,中医药可 促进脂肪肝的逆转以及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药整体辨证施治,不但使毒副作用大大减少,而 且解决了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对各类型久治不愈的脂肪肝患者均有显著的疗 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 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 的原料药制成郁金10克、白术15克、决明子10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青 皮10克、大黄10克、巴戟天15克、虎杖1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丹参30 克、元胡6克、甘草6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原料药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 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 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十五天为一个疗程。
药理作用 1)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 狂,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2)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 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3)决明子苦甘,凉。入肝、肾经。有清肝、明目、祛风、通便的功效。治目赤涩痛, 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4)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5)厚朴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6)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7)青皮气温,味辛。入肝、胆经。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8)大黄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9)巴戟天辛甘,温。入肝、肾经。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10)虎杖苦,寒,归肝、肺、胆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止咳平喘。本品苦寒降泄,功擅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活血通经止痛。 11)半夏燥湿经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痰厥头痛,头晕不眠。 12)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13)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14)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部调、疮疡肿痛,失眠及淤血肿痛等症。 15)元胡辛、苦,温,归肝,心,胃经,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善治内、外诸痛,广泛应用于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积聚腹痛、跌打肿痛、筋骨疼痛。研究证实本品含延胡索乙素等成分,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16)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17)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良好功效。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其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具有行气和中、疏肝解郁、祛湿化浊、活血化瘀的功效。该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混合物在治疗脂肪肝方面具有见效快,治疗费用低、不会对患者的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等优点,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较高。
本发明采用以上配方后,具有以下临床结果 1.有效缓解治疗观察60例,治疗10天,痊愈52例(86.67 % ),显效8例(13. 33% ),无效2例(3. 33% ),总有效率高达96. 67%。 2.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一般患者服药2天,乏力、肝区不适明 显减轻,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得到改善。 3.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发生。一般患者用药一至两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三到
四疗程可彻底痊愈。 典型病例 例1,赵志辉,男,55岁,浙江人。患者肝区不适,自觉乏力,恶心,口干口臭。去医院 检查脂肪肝(中度),化验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增高,胆红素正常;血脂升高,诊断为肥胖 性脂肪肝。经服用本发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体重明显下降, 血脂检验正常,查肝功正常,接着又服用了一疗程,彻底康复。
例2,王成刚,男46岁,江苏人。平日嗜酒,近因体重不断增加,经化验肝功能转 氨酶增高,胆红素正常;B超示脂肪肝重度。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服用该种治疗脂肪 肝的中药组合物两疗程后,B超示脂肪肝轻度,后又服用两个疗程,症状消失停药,嘱其禁 酒,定期复查,目前已彻底康复。 例3,于海洋,男48岁,最近感觉胸闷、疲乏无力,腹胀、肝区疼痛,B超显示"特异 性脂肪肝波形"肝脏增大,诊断为脂肪肝。通过服用本方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自我感觉良 好,肝区疼痛,胸闷、无力等症状消失。 例4,徐素梅,女,肥胖,近来总感觉疲乏无力,右胸部疼痛。体检查出脂肪肝(中 度),经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胸痛消失,又继续服药2个疗程,症状消失,查肝功正 常,继续巩固治疗三个月后B超示脂肪肝轻度,嘱其停药,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配方郁金10克、白术15克、决明子10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青 皮10克、大黄10克、巴戟天15克、虎杖1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丹参30 克、元胡6克、甘草6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原料药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 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 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十五天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郁金10克、白术15克、决明子10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青皮10克、大黄10克、巴戟天15克、虎杖1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丹参30克、元胡6克、甘草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郁金10克、白术15克、决明子10克、当归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青皮10克、大黄10克、巴戟天15克、虎杖15克、半夏15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丹参30克、元胡6克、甘草6克。本发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对患者的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等优点,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P1/16GK101700390SQ200910230119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郑海波 申请人:郑海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