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83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是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病理形态不同,它们共同的表现是水肿、高血压和尿异常改变。 目前肾炎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慢性肾炎主要治法是抗菌消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为激素、透析、换肾,很多病人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承担治疗费用,中医采用天然中草药,持久药力源源不断作用于病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疗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附子5-15克,生地5-15克,川芎5-15克,黄芩10-20克,桑寄生10-20克,白术10-20克,枸杞子10-20克,杜仲10-20克,丹皮10-20克,防风10-20克,防己10-20克,陈皮10-20克,大腹皮10-20克,山药15-25克,黄芪15-25克。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可以为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附子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桑寄生15克,白术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丹皮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5克,大腹皮15克,山药20克,黄芪20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入砂锅内,加水泡透,以没过液面为宜;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以没过液面为宜,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药理作用 附子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蹉蹵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生地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剌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风寒 湿痹,胎漏血崩。
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 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 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杜仲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 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 闭,癥瘕,痈疡,扑损。 防风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 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 防己苦,寒。归膀胱、肺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 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大腹皮下气宽中,调中泻肺,和胃气,行水。治脘腹痞胀,通大小肠,健脾开胃,利 湿追风,宽肠消肿。
山药味甘,温。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 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 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
热消渴。 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 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病理 上相互影响。所以肾病的治疗必须联系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治疗时除注意治 肾外,还应注意调理脾肺,整体论治方能取效。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其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
中药混合物具有益气养阴,温肾利水,益气健脾,滋阴潜阳的效果,且疗效确切,见效快,且
无毒副作用。
典型病例 病例一,周某某,女,44岁。患者腰部酸痛两年,伴有间歇性镜下血尿。去医院检查 诊断为慢性肾炎。两年来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 尿检查转阴,血压平稳,各项指标回复正常,康复出院,定期复诊。 病例二,曲某某,女,42岁。患者腰痛、乏力三年余,在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肾炎,口
服肌苷、维生素C片等药物治疗,症状自觉减轻,但反复发作, 一月前突然腰痛乏力加重,双
下肢轻度浮肿。经人介绍服用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自觉全身有劲了,继续治疗三个疗程,
临床症状消失,经检查尿蛋白转阴,潜血转阴,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正常。 病例三,王某,女,32岁。近半年双下肢浮肿,头晕乏力、畏寒怕冷,经当地医院诊
断慢性肾炎,入院治疗浮肿消退,每遇外感或劳累后,浮肿即发,时轻时重,近日症状复发,
4服用该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两疗程,全身浮肿症状已消退。继续服药两个疗程,乏力、腰酸腿软,畏寒怕冷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配方附子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桑寄生15克,白术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丹皮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5克,大腹皮15克,山药20克,黄芪20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入砂锅内,加水泡透,以没过液面为宜;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内加水以没过液面为宜,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 配方附子8克,生地8克,川芎10克,黄芩12克,桑寄生12克,白术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5克,丹皮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0克,大腹皮15克,山药20克,黄芪20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
实施例3 : 配方附子8克,生地10克,川芎12克,黄芩15克,桑寄生15克,白术15克,枸杞子20克,杜仲20克,丹皮15克,防风20克,防己15克,陈皮15克,大腹皮15克,山药20克,黄芪25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
权利要求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附子5-15克,生地5-15克,川芎5-15克,黄芩10-20克,桑寄生10-20克,白术10-20克,枸杞子10-20克,杜仲10-20克,丹皮10-20克,防风10-20克,防己10-20克,陈皮10-20克,大腹皮10-20克,山药15-25克,黄芪15-2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 量的原料药制成附子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桑寄生15克,白术15克, 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丹皮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5克,大腹皮15克,山药 20克,黄芪2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附子5-15克,生地5-15克,川芎5-15克,黄芩10-20克,桑寄生10-20克,白术10-20克,枸杞子10-20克,杜仲10-20克,丹皮10-20克,防风10-20克,防己10-20克,陈皮10-20克,大腹皮10-20克,山药15-25克,黄芪15-25克。本发明具有益气养阴,温肾利水,益气健脾,滋阴潜阳的效果,且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1700340SQ20091023012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晨 申请人:张晨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