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
背景技术: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临 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测定贫血的程度。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Hb < 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 < 110g/L,孕妇Hb < 100g/L,就是贫血。
中医认为贫血属气血两虚症,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脉虚细 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以补气养血法治疗,疗效稳定, 不易复发,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
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熟地20-40、阿胶20-40、黄芪10-30、白术20-40、陈皮9-15。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合理,疗效好,药源广,使用方使,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 本发明中药的熟地,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 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阿胶,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用于血虚萎黄,眩 晕,心悸等症; 黄芪,其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用 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症; 白术,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用 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陈皮,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脾胃气 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等症。
本发明中药的剂型为汤剂,制作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用水左右浸泡30-60分钟,然 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煎一遍后复煎一遍,得药汁300-500ml 。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服150-250ml。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验证,服药3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般一个疗程痊愈,重者两 个疗程即愈。有效率9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
—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 成,熟地30g阿胶30g黄芪20g白术30g陈皮12g。 将以上药物用水左右浸泡40分钟,然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煎一遍后复煎 一遍,得药汁400ml。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服200ml。
实施例2 : —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 成,熟地20g、阿胶40g、黄芪10g、白术40g、陈皮9g。 将以上药物用水左右浸泡30分钟,然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煎一遍后复煎 一遍,得药汁300ml。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服150ml。
实施例3 : —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 成,熟地40g、阿胶20g、黄芪30g、白术20g、陈皮15g。 将以上药物用水左右浸泡60分钟,然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煎一遍后复煎 一遍,得药汁500ml。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服250ml。
实施例4 : —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 成,熟地25g、阿胶35g、黄芪15g、白术35g、陈皮12g。 将以上药物用水左右浸泡50分钟,然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煎一遍后复煎 一遍,得药汁400ml。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服200ml。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熟地20-40、阿胶20-40、黄芪10-30、白术20-40、陈皮9-15。
全文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贫血的中药,以补气养血法治疗,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为实现该目的,该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熟地20-40、阿胶20-40、黄芪10-30、白术20-40、陈皮9-15。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合理,疗效好,药源广,使用方使,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1698019SQ20091023023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丁常燕, 何迎萍, 王燕 申请人:丁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