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月前  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集成灶已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集成灶替代传统烟灶已是一种趋势,现集成灶的灶具部份还基本保留原来传统灶具的双头炉为主,所采用的锅支架比较单薄,聚能环盘基本上都是焊接而成,外而外之容易产生断裂以及焊接不牢固导致翻锅的安全隐患。
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5175314u于2020年公开了一种带有聚能环的支锅架及集成灶,具体公开了包括上聚能环板,上聚能环板的截面为u形,且上聚能环板的外沿高于内沿,上聚能环板的内沿高于燃烧器的外环火孔;下聚能环板,下聚能环板的外沿与上聚能环板的外沿连接,下聚能环板的内沿与上聚能环板的内沿连接,且下聚能环板与上聚能环板之间形成隔热腔。该结构锅支脚是插接在上聚能环板上,虽然插接方式便于更换,由于锅支脚比较单薄,但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断裂或不牢固的情形发生。
4.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支撑架和聚能环盘为一体浇铸成型,使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有效提高灶具效率,其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
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所述集成灶包括灶具面板,所述聚能环盘锅架包括支撑架和聚能环盘,所述聚能环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脚,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脚环绕所述聚能环盘的中心线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架、所述聚能环盘和所述第一支撑脚为一体浇铸成型。
7.所述第一支撑脚上设有与所述聚能环盘的内周面连接的连接部。
8.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脚,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脚沿所述支撑架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架、所述聚能环盘、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为一体浇铸成型。
9.所述第二支撑脚朝所述聚能环盘中心方向设有倾斜设置的延伸部。
10.所述聚能环盘的高度尺寸低于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的高度尺寸。
11.所述灶具面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聚能环盘锅架的凹槽。
12.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包括炉头以及盖设在所述炉头上的火盖,所述聚能环盘的内圈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火盖的径向尺寸。
13.所述灶具面板上设有盛液槽。
14.所述盛液槽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炉头的安装部。
15.所述盛液槽与所述炉头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16.本实用新型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支撑架、聚能环盘和第一支撑脚为一体浇铸成型,使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其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聚能环盘设置在支撑架上,有效提高灶具效率;
18.2、盛液槽与炉头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有利于补充灶具的空气,使灶具更充分燃;
19.3、聚能环盘的内圈径向尺寸大于火盖的径向尺寸,以方便直接拆装清洗炉头;
20.4、聚能环盘的高度尺寸低于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的高度尺寸,有利于火扩到锅的底部,加热效果更快。
21.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灶具面板、支撑架、聚能环盘和燃烧组件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灶具面板、支撑架、聚能环盘和燃烧组件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燃烧组件、支撑架和聚能环盘固定在灶具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灶具面板、支撑架、聚能环盘和燃烧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架、聚能环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架、聚能环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的剖视图。
29.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灶具面板的剖视图。
31.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灶具面板的俯视图。
33.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4.1-灶具面板,101-凹槽,102-盛液槽,1021-凸台,10211-安装部,2-燃烧组件,201-炉头,202-火盖,3-支撑架,301-第一支撑脚,3011-连接部,302-第二支撑脚,4-聚能环盘。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6.参见图1-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集成灶包括灶具面板1,聚能环盘锅架包括支撑架3和聚能环盘4,聚能环盘4设置在支撑架3上,支撑架3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脚301,多个第一支撑脚301环绕聚能环盘4的中心线均匀间隔分布,支撑架3、聚能环盘4和第一支撑脚301为一体浇铸成型。
37.具体地,支撑架3、聚能环盘4和第一支撑脚301为一体浇铸成型,使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其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聚能环盘4设置在支撑架3上,有效提高灶具效率。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脚301为四个,四个第一支撑脚301环绕聚能环盘4的中心
线均匀间隔分布。
39.进一步来说,参见图2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脚301上设有与聚能环盘4的内周面连接的连接部3011。
40.进一步来说,参见图5和图6所示,支撑架3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脚302,多个第二支撑脚302沿支撑架3的周向间隔分布,支撑架3、聚能环盘4、第一支撑脚301和第二支撑脚302为一体浇铸成型。
41.具体地,支撑架3上设有第一支撑脚301和第二支撑脚302,且三者为一体浇铸成型,使得整体更厚实稳重。
42.进一步来说,参见图3-图6所示,第二支撑脚302朝聚能环盘4中心方向设有倾斜设置的延伸部3021。
43.参见图2和图10所示,聚能环盘4的高度尺寸低于第一支撑脚301和第二支撑脚302的高度尺寸。采取上述设置,有利于火扩到锅的底部,加热效果更快。
44.参见图2和图10所示,灶具面板1上设有用于放置聚能环盘锅架的凹槽101。
45.参见图3和图5所示,集成灶还包括燃烧组件2,燃烧组件2包括炉头201以及盖设在炉头201上的火盖202,聚能环盘4的内圈径向尺寸大于火盖202的径向尺寸。采取上述设置,方便直接拆装清洗炉头201。
46.现有技术中,由于双头炉设计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在灶具面板1上设有多个燃烧组件2,多个燃烧组件2设置在灶具面板1上。
47.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燃烧组件2为四个,四个燃烧组件2分别在灶具面板1左右位置设置摆放各一个,中间位置设置摆放两个,在灶具面板1上从左至右以构成第一烹饪区域、第二烹饪区域和第三烹饪区域。
48.灶具面板1上设有盛液槽102。
49.盛液槽102上设有凸台1021,凸台1021上设有用于固定炉头201的安装部10211。
50.具体地,炉头20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部10211上。
51.参见图2和图10所示,盛液槽102与炉头20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盛液槽102离炉头2011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有利于补充灶具的空气,使灶具更充分燃。
52.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所述集成灶包括灶具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盘锅架包括支撑架(3)和聚能环盘(4),所述聚能环盘(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脚(30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脚(301)环绕所述聚能环盘(4)的中心线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架(3)、所述聚能环盘(4)和所述第一支撑脚(301)为一体浇铸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脚(301)上设有与所述聚能环盘(4)的内周面连接的连接部(3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脚(302),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脚(302)沿所述支撑架(3)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架(3)、所述聚能环盘(4)、所述第一支撑脚(301)和所述第二支撑脚(302)为一体浇铸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脚(302)朝所述聚能环盘(4)中心方向设有倾斜设置的延伸部(30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盘(4)的高度尺寸低于所述第一支撑脚(301)和所述第二支撑脚(302)的高度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面板(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聚能环盘锅架的凹槽(1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还包括燃烧组件(2),所述燃烧组件(2)包括炉头(201)以及盖设在所述炉头(201)上的火盖(202),所述聚能环盘(4)的内圈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火盖(202)的径向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面板(1)上设有盛液槽(10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槽(102)上设有凸台(1021),所述凸台(102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炉头(201)的安装部(1021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槽(102)与所述炉头(20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

技术总结
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集成灶包括灶具面板,聚能环盘锅架包括支撑架和聚能环盘,聚能环盘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脚,多个第一支撑脚环绕聚能环盘的中心线均匀间隔分布,支撑架、聚能环盘和第一支撑脚为一体浇铸成型,使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其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聚能环盘设置在支撑架上,有效提高灶具效率。第一支撑脚上设有与聚能环盘的内周面连接的连接部。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脚,多个第二支撑脚沿支撑架的周向间隔分布,支撑架、聚能环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为一体浇铸成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厚实稳重和安全性高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罗治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