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2  15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半反半透的显示结构一般是在像素中设计一部分透光区域和一部分反射区域。其中,在透光区域设置有透明的像素电极,可以将背光源的光透射出显示基板;在反射区域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将外界透过上基底入射到像素的光线再反射出显示基板。为了保证从反射区与透射区域射出显示基板的光在经液晶调制的光路长度一致,通常在反射区域设置一垫高层,如图1所示,并在透射区域与反射区域之间设置过渡区域,如图1所示a区。
[0003]由于上述过渡区域并不平整,该区域对应的液晶分子不能完全正常地进行排列与驱动,导致在显示过程中,该区域的图像会偏离正常显示,形成显示暗区。由于同一像素中存在反射区域、透射区域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因此过渡区域的存在降低了像素的开口率,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过渡区域对像素开口率的影响。
[0005]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同一行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以及位于所述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相邻或透射区域相邻。
[0006]优选地,显示面板包括η行像素单元,在每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中设置有垫高层,其中,第2i行和第2i+l行像素单元或第2i_l行和第2i行像素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垫高层相连,0〈i〈n/2,i和η为整数。
[0007]优选地,相连的垫高层为一体结构。
[0008]优选地,显示面板包括:
[0009]上基板和下基板,
[0010]其中,所述垫高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之上或上基板之下。
[0011]优选地,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0012]薄膜晶体管;
[0013]在所述垫高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之上时,所述反射区域中反射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方。
[0014]优选地,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0015]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透射区域、过渡区域和所述反射区域的垫高层之上。
[0016]优选地,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域之上的像素电极成阶梯状。
[0017]优选地,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
[0018]优选地,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
[0019]优选地,每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组,同一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相邻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
[0020]其中,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
[0021 ]优选地,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面积不同。
[0022]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相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过渡效果的情况下,减少显示区域中过渡区域的数量,从而提高开口率。
【附图说明】
[0024]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示出了图1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28]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33]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34]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1-透射区域;2-反射区域;3-过渡区域;4-垫高层;5-薄膜晶体管;6-像素电极;7-透明导电层;11-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9]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同一行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透射区域1和反射区域2,以及位于透射区域1和反射区域2之间的过渡区域3,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2相邻或透射区域1相邻。
[0040]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减少显示区域中过渡区域的数量。例如在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有像素单元中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设置顺序均相同,相邻像素单元中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不相邻,以4乘4个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为例,相邻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之间就需要设置一个过渡区域,那么需要设置28个过渡区域。
[0041]而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相邻,或投射区域相邻,因此可以使得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之间无需设置过渡区域。那么如图3所示,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相邻,在4乘4个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中只需在像素单元中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之间设置过渡区域即可,也即只需要16个过渡区域。
[0042]可见,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在不影响相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过渡效果的情况下,明显地减少显示区域中过渡区域的数量,从而提高开口率。
[0043]优选地,显示面板包括η行像素单元,在每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中设置有垫高层4,其中,第2i行和第2i+l行像素单元或第21-l行和第2i行像素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垫高层4相连(如图4所示),0〈i〈n/2,i和η为整数。
[0044]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相邻行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垫高层相连,因此不存在间隙,可以使得填充在两个垫高层之上的液晶更加平整。
[0045]优选地,相连的垫高层为一体结构。可以通过一次工艺在两行像素单元中设置垫高层,有益于简化制作流程。
[0046]优选地,显示面板包括:
[0047]上基板和下基板,
[0048]其中,垫高层设置在下基板之上或上基板之下(这种情况下,反射层设置在下基板之上,反射区中的光会比在透射区中的光多经过一层透明垫高层,但由于垫高层不会对光产生调制作用,所以不会影响显示效果)。其中的垫高层可以由透明 材料制成。
[0049]需提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50]如图5所示,优选地,像素单元还包括:
[0051]薄膜晶体管5;
[0052]在垫高层4设置在下基板之上时,反射区域1中反射层11位于薄膜晶体管5上方。
[0053]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反射层遮挡薄膜晶体管,从而无需在上基板中设置黑矩阵(ΒΜ)进行遮挡,可以使得显示区域有更多的光射出,从而提高开口率。
[0054]优选地,像素单元还包括:
[0055]像素电极6,设置在透射区域2、过渡区域3和反射区域1的垫高层4之上。
[0056]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极还可以设置在垫高层4之上,从而可以驱动反射区域1之上的液晶,进而提高有效发光区域的面积,从而提高开口率。例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在像素电极5和反射层11上设置一层透明导电层7实现。
[0057]如图7所示,优选地,设置在过渡区域3之上的像素电极5成阶梯状。
[0058]本实施例中过渡区域3之上的像素电极成阶梯状,例如可以通过将过渡区域3之上的透明导电层7设置为阶梯状实现。根据本实施例,过渡区域3上的像素电极具有一部分水平面积,因此也可以起到正常驱动液晶偏转的作用,从而降低过渡区域3对液晶分子排列与驱动的影响,提高该区域的透光亮度。
[0059]优选地,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便于设置,从而简化工艺。
[0060]优选地,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
[0061]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避免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位于同一行且反射区域位于同一行,从而避免反射区域亮度和透射区域亮度差异较大时,同一行的透射区域和同一行的反射区域形成明暗条纹。
[0062]优选地,每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组,同一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相邻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
[0063]其中,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
[0064]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每隔1个或多个像素单元颠倒一次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设置顺序。如图8所示,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一个像素单元,如图9所示,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两个像素单元,具体每个像素单元组包含的像素单元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0065]如图10所示,优选地,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面积不同。
[0066]由于过渡区域仍然会形成暗区,若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面积相同,那么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过渡区域位于一条直线上,容易被观察到较为明显的暗纹。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使得同一行像素单元中过渡区域不位于一条直线上,从而降低用户观看到过渡区域暗纹的明显程度,进而提高观看效果。
[006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006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6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现有技术中,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会降低开口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相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过渡效果的情况下,减少显示区域中过渡区域的数量,从而提高开口率。
[0070]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惟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0071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7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同一行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以及位于所述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相邻或透射区域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η行像素单元,在每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中设置有垫高层,其中,第2i行和第2i + l行像素单元或第21-l行和第2i行像素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垫高层相连,0〈i〈n/2,i和η为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连的垫高层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基板和下基板, 其中,所述垫高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之上或上基板之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 在所述垫高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之上时,所述反射区域中反射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 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透射区域、过渡区域和所述反射区域的垫高层之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域之上的像素电极成阶梯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行像素单元中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组,同一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相同,相邻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设置顺序不同, 其中,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面积不同。12.—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同一行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以及位于所述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相邻行的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域相邻或透射区域相邻。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相邻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之间过渡效果的情况下,减少显示区域中过渡区域的数量,从而提高开口率。
【IPC分类】G02F1/1333
【公开号】CN105487271
【申请号】CN201610014932
【发明人】李坤, 韦东梅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