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1-9  1

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尤指一种装设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与其背盖使得背盖于翻开后平贴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可翻转平贴的铰链。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携式的电子产品目前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其中,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具有体积小、轻薄化、重量轻、外形时尚及方便携带等优点,同时又具备一般上网、欣赏影音、展示文件、收发邮件、通信、娱乐及游戏等功能,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并更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此外,为了方便使用者将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倾斜立起而处于较佳的视觉角度,越来越多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已于其底部设计出可掀式的盖板以供使用者任意调整而提升阅读与操作的便利性。
[0003]现有平板计算机,其主要包含有本体以及背盖。进一步地,该背盖包含有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本体之间接设有第一铰链,且第二盖体与该第一盖体之间则接设有第二铰链。据此,背盖具有盖阖或掀开等两种状态,且背盖可达成二段式弯折并于掀开后具有支撑本体的作用。其中,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均为一般的铰链接构;换言之,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会具备轴杆以及与轴杆枢接的轴套而可相互枢转。然而,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的结构设计使得背盖于掀开后无法平贴于本体。因此,如何设计出一能提供背盖平贴于本体的铰链接构显然已成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在于解决现有铰链无法达成可携式电子产品与其背盖于翻开后相互平贴的问题。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06]至少一第一连接件,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一自该第一枢设部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轴向形成交点的第二轴向;
[0007]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一连接件形成连动关系,包含有一第一枢转部,一自该第一枢转部延伸设置并与该中间枢设部形成组接而产生有一旋转支点的中间枢转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转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转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三轴向形成交点的第四轴向;
[0008]一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而令该第一枢转部产生自转的第一枢接部;以及
[0009]一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而令该第二枢设部产生自转的第二枢接部。
[0010]所述第一枢设部具有一第一枢设轴线,该第二枢设部具有一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部具有一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部具有一第一枢转轴线,该第二枢转部具有一第二枢转轴线,该中间枢转部具有一中间枢转轴线,且该第一枢设轴线、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与该中间枢转轴线相互平行。
[0011]还包含有一穿设该中间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转部而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以该旋转支点产生枢转的中间轴杆,一穿设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一枢转部令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一转轴,以及一穿设于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枢设部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二转轴。
[0012]还包含有一穿设该第一枢设部并容置于该第一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带动滑行于该第一轨道部的第一牵引轴杆,以及一穿设该第二枢转部并容置于该第二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带动滑行该第二轨道部的第二牵引轴杆。
[0013]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0014]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0015]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一内角,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三轴向与该第四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二内角,且该第一内角与该第二内角为相等。
[0016]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复数个,且任二该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二连接件。
[0017]所述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一凹槽,该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二凹槽。
[0018]所述第一连接座可为一平板计算机,而该第二连接座可为一用以支撑该平板计算机的盖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该可翻转平贴的铰链所包含的每一该第一连接件、每一该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座以及该第二连接座具有相互连动关系进而使得该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可相互枢转180度,并达成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座相互平贴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1是本发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2是本发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1是本发明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一);
[0024]图3-2是本发明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二);
[0025]图3-3是本发明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与图2-1,本发明是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1、至少一第二连接件2、一第一连接座3以及一第二连接座4。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件I与该第二连接件2可分别为复数实施,且任二该第一连接件I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二连接件2或是任二该第二连接件2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一连接件I。再者,本发明亦可以单一该第一连接件I以及单一该第二连接件2进行实施。具体而言,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11,一自该第一枢设部11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12,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12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11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13。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11朝该中间枢设部12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SI,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13朝该中间枢设部12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向S2。其中,该第一轴向SI与该第二轴向S2相互延伸相交而形成一交点且亦相互形成一第一内角Al,该第一内角Al会小于180度。换言之,该第一枢设部11、该中间枢设部12与该第二枢设部13三者不会形成同一直线。此外,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该第一枢设部11、该第二枢设部13以及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关系,于此先定义该第一枢设部11具有一第一枢设轴线Cl,该第二枢设部13具有一第二枢设轴线C2,该中间枢设部12具有一中间枢设轴线C3 ;其中,该第一枢设轴线Cl、第二枢设轴线C2与该中间枢设轴线C3相互平行。于此需注意以图2-1的视角观之,该第一枢设轴线Cl、第二枢设轴线C2与该中间枢设轴线C3分别为一个点。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枢设部11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二枢设部13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间距距离亦可进行尺寸调整以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0028]如图1与图2-2,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包含有一第一枢转部21,一自该第一枢转部21延伸设置并与该中间枢设部12形成组接而产生有一旋转支点的中间枢转部22,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转部22朝远离该第一枢转部21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转部23。由此可知,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之间可相对该旋转支点相互枢转。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转部21朝该中间枢转部22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向S3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转部23朝该中间枢转部22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三轴向S3形成交点的第四轴向S4。其中,该第三轴向S3与该第四轴向S4相互延伸相交而形成一交点且亦相互形成一第二内角A2,该第二内角A2会小于180度。换言之,该第一枢转部21、该中间枢转部22与该第二枢转部23三者不会形成同一直线。此外,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该第一枢转部21、该第二枢转部23以及该中间枢转部22之间的关系,于此先定义该第一枢转部21具有一第一枢转轴线C4,该第二枢转部23具有一第二枢转轴线C5,该中间枢转部22具有一中间枢转轴线C6 ;其中,该第一枢转轴线C4、第二枢转轴线C5与该中间枢转轴线C6相互平行。于此需注意以图2-2的视角观之,该第一枢转轴线C4、第二枢转轴线C5与该中间枢转轴线C6分别为一个点。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枢转部21与该中间枢转部2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该第二枢转部23与该中间枢转部22之间的间隔距离。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间距距离亦可进行尺寸调整以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002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可以是相同结构。换言之,该第一枢设部11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23与该中间枢转部22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13与该中间枢设部12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21与该中间枢转部22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时,该第一内角Al亦会等于该第二内角A2。再者,该 第一枢设轴线Cl、第二枢设轴线C2、该中间枢设轴线C3、该第一枢转轴线C4、第二枢转轴线C5与该中间枢转轴线C6亦会相互平行。请复参阅图1与图3-1,该第一连接座3包含有一第一凹槽31、一第一轨道部32以及一第一枢接部33,而该第二连接座4包含有一第二凹槽41、一第二轨道部42以及一第二枢接部43。其中,该第一凹槽31与该第二凹槽41分别用以容置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于其中。此外,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轨道部32与该第二轨道部42的高度位置为相同且相互平行,该第一枢接部33与该第二枢接部43的高度位置亦相同。进一步地,若将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平行置放,如图3-1所示,该第一枢接部33与该第二枢接部43之间的间隔距离会小于该第一轨道部32与该第二轨道部42之间的间隔距离。进一步地,于本发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可具有相异的尺寸与高度位置。
[0030]如图1与图3-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每一该第一连接件1、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需分别通过一第一牵引轴杆5、一第一转轴6、一中间轴杆7、一第二牵引轴杆8以及一第二转轴9进行组接。具体而言,该第一牵引轴杆5穿设该第一枢设部11并容置于该第一轨道部32中;该第一转轴6穿设该第一枢接部33与该第一枢转部21 ;该中间轴杆7穿设该中间枢设部12与该中间枢转部22 ;该第二牵引轴杆8穿设该第二枢转部23并容置于该第二轨道部42 ;该第二转轴9穿设于该第二枢接部43与该第二枢设部13。其中,该中间枢设部12与该中间枢转部22则因该中间轴杆7相互组接而形成该旋转支点。进一步地,于本发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枢设部11、该中间枢设部
12、该第二枢设部13、该第一枢转部21、该第二枢转部23以及该中间枢转部22可相互为一凸柱或为一与该凸柱枢接的轴孔。因此,该第一枢设部11、该中间枢设部12、该第二枢设部
13、该第一枢转部21、该第二枢转部23以及该中间枢转部22则不需另通过该第一牵引轴杆
5、该第一转轴6、该中间轴杆7、该第二牵引轴杆8以及该第二转轴9即可进行组接。此外,该第一枢接部33以及该第二枢接部43亦可选择为一凸柱或为一与该凸柱枢接的轴孔。
[0031]如图3-1至图3-3,为了更清楚地叙明本发明该可翻转平贴的铰链的作动方式,于此以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相互平行且未迭置的状态为起始点以及以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相互迭置的状态为终点叙明其作动原理,但不依此做动方式与顺序为限。首先,请参阅图3-1,当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相互平行且未迭置时,该第一牵引轴杆5会位于该第一轨道部32中远离该第一枢接部33的位置,且该第二牵引轴杆8会位于该第二轨道部42中远离该第二枢接部43的位置。如图1、图3-1与图3_2,当该第二连接座4欲相对该第一连接座3进行翻转时,由于每一该第一连接件1、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该第一连接座3以及该第二连接座4已分别透过该第一牵引轴杆5、该第一转轴
6、该中间轴杆7、该第二牵引轴杆8以及该第二转轴9等进行组接,因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1、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该第一连接座3以及该第二连接座4则具有相互连动的关系。具体而言,该第一牵引轴杆5会朝该第一枢接部33滑动于该第一轨道部32并旋转于该第一轨道部32使得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的该第一枢设部11亦相对该第一轨道部32滑动并旋转,该第一转轴6会枢转于该第一枢接部33使得该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的该第一枢转部21亦相对该第一枢接部33旋转,该中间轴杆7会使得该中间枢设部12与该中间枢转部22可相互枢转进而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以该旋转支点相对枢转,该第二牵引轴杆8会朝该第二枢接部43滑动于该第二轨道部42并旋转于该第二轨道部42使得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的该第二枢转部23亦相对该第二轨道部42滑动并旋转,该第二转轴9会枢转于该第二枢接部43使得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的该第二枢设部13亦相对该第二枢接部43旋转,因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可相对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与该第二连接座4进行枢转且亦可相对该第一连接座3进行滑动与枢转,且每一该第二连接件2可相对每一该第一连接件I与该第一连接座3进行枢转且亦可相对该第二连接座4进行滑动与枢转。如图3-3,当该第一连接座3与该第二连接座4相互迭置时,该第一牵引轴杆5会位于该第一轨道部32中接近该第一枢接部33的位置,且该第二牵引轴杆8会位于该第二轨道部42中接近该第二枢接部43的位置,最后达成相互翻转180度。
[0032]如图3-1至图3-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座3可组装于一平板计算机100,且该第二连接座4可组装于一用以支撑该平板计算机100的盖板200。据此,该平板计算机100与该盖板200即可通过本发明该可翻转平贴的铰链达成该平板计算机100与该盖板200相互翻转180度,因此该平板计算机100于该盖板200翻开时则可与该盖板200相互平贝占。进一步地,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座3即可为该平板计算机100,且该第二连接座4即可为该盖板200。
【主权项】
1.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至少一第一连接件,包含有一第一枢设部,一自该第一枢设部延伸设置的中间枢设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设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设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设部,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设部朝该中间枢设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轴向形成交点的第二轴向; 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一连接件形成连动关系,包含有一第一枢转部,一自该第一枢转部延伸设置并与该中间枢设部形成组接而产生有一旋转支点的中间枢转部,以及一自该中间枢转部朝远离该第一枢转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自该第一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的第三轴向以及一自该第二枢转部朝该中间枢转部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三轴向形成交点的第四轴向; 一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而令该第一枢转部产生自转的第一枢接部;以及 一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以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而令该第二枢设部产生自转的第二枢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设部具有一第一枢设轴线,该第二枢设部具有一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部具有一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部具有一第一枢转轴线,该第二枢转部具有一第二枢转轴线,该中间枢转部具有一中间枢转轴线,且该第一枢设轴线、第二枢设轴线、该中间枢设轴线、该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与该中间枢转轴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穿设该中间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转部而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以该旋转支点产生枢转的中间轴杆,一穿设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一枢转部令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一转轴,以及一穿设于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枢设部令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得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枢转的第二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穿设该第一枢设部并容置于该第一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带动滑行于该第一轨道部的第一牵引轴杆,以及一穿设该第二枢转部并容置于该第二轨道部并受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带动滑行该第二轨道部的第二牵引轴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二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第二枢设部与该中间枢设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该第一枢转部与该中间枢转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一内角,该第二连接件具有一形成于第三轴向与该第四轴向之间并小于180度的第二内角,且该第一内角与该第二内角为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复数个,且任二该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其中一该第二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一凹槽,该第二连接座包含有一提供每一该第一连接件与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容设于其中的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可为一平板计算机,而该第二连接座可为一用以支撑该平板计算机的盖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包含至少一第一连接件、至少一第二连接件、一第一连接座及一第二连接座。每一该第一连接件包含一第一枢设部、一中间枢设部及一第二枢设部。每一该第二连接件包含一第一枢转部、一中间枢转部及一第二枢转部。该第一连接座包含一与该第一枢设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一连接件相对该第一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一轨道部及一与该第一枢转部组接令该第一枢转部枢转的第一枢接部。该第二连接座包含一与该第二枢转部组接而提供该第二连接件相对该第二连接座进行滑动的第二轨道部及一与该第二枢设部组接令该第二枢设部枢转的第二枢接部。
【IPC分类】F16C11-04, G06F1-16
【公开号】CN104806626
【申请号】CN201510234544
【发明人】朱河龙
【申请人】慈溪市瑞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