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4  15

专利名称: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由隔菌罩和隔热套两部分组成,所述的隔菌罩口部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所述的隔热套由上部的圆筒结构和下部的裙摆结构构成,在圆筒结构的口部以及圆筒结构与裙摆结构的对接处均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环保等优点,而且制作成本低,并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离杂菌防止污染,避免意外烫伤事件的发生。
【专利说明】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属于实验室防护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领域的推陈致新,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对于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有着迫切的需要。植物病害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对该病原菌的室内分离纯化培养,在实验室采用三角瓶对培养基灭菌、融化、倾倒时,一直没有一个隔热的实验用品,特别是在倾倒期间,常因温度过高导致实验操作失误,而导致实验人员烫伤。在传统的培养基灭菌及放置时,都是采用废报纸包裹三角瓶,并用棉线或者皮筋捆绑,然而皮筋一旦经高温,使用几次之后便会老化、断开,而棉线捆绑比较麻烦,每一次都要系上,导致试验效率较低。此外,废报纸只能使用一次,浪费资源,而且容易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重复利用的三角瓶隔热隔菌专用套,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由隔菌罩和隔热套两部分组成,所述的隔菌罩口部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所述的隔热套由上部的圆筒结构和下部的裙摆结构构成,在圆筒结构的口部以及圆筒结构与裙摆结构的对接处均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选用布织松紧带,其比皮筋更加耐磨耐用,可清洗后重复利用。
[0005]所述的隔菌罩和隔热套均采用对位芳纶高温隔热毡布制作而成,对位芳纶高温隔热毡布可耐300°C的高温,远远高于培养基三角瓶的实际温度,操作更加放心安全。
[000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验时,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隔菌罩套在三角瓶的口部,同时将隔热套套在三角瓶的颈部,这样隔菌罩和隔热套将三角瓶大部分外表包裹住,不仅防止细菌侵入,避免污染,而且起到隔热作用,防止试验人员烫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环保等优点,而且制作成本低,并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离杂菌防止污染,避免避免意外烫伤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隔菌罩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1_隔菌罩,2-隔热套,3-三角瓶,4-布织松紧带,5-圆筒结构,
6-裙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12]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隔菌罩I和隔热套2两部分组成,所述的隔菌罩I 口部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4,所述的隔热套2由上部的圆筒结构5和下部的裙摆结构6构成,在圆筒结构5的口部以及圆筒结构5与裙摆结构6的对接处均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4。选用布织松紧带,其比皮筋更加耐磨耐用,可清洗后重复利用。所述的隔菌罩I和隔热套2均采用对位芳纶高温隔热毡布制作而成,对位芳纶高温隔热毡布可耐300°C的高温,远远高于培养基三角瓶的实际温度,操作更加放心安全。
[0013]使用时,先将隔热套2套在分装好的三角瓶3的瓶颈处,再在三角瓶3的瓶口处套上隔菌罩I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待高温蒸汽散开,便可用手直接握住三角瓶3瓶颈将其放置外面待用。需要再次使用时,融化培养基后,待热气散尽可用手握住三角瓶3瓶颈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待其稍微降温,取下隔菌罩1,直接握住三角瓶3瓶颈进行倾倒,如培养基不甚留到隔热套2,待倾倒完毕及时清洗,烘干备下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环保等优点,而且制作成本低,并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离杂菌防止污染,避免避免意外烫伤事件的发生,特别适合在植物病理等涉及微生物培养的实验室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由隔菌罩(I)和隔热套(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菌罩(I) 口部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4),所述的隔热套(2)由上部的圆筒结构(5)和下部的裙摆结构(6)构成,在圆筒结构(5)的口部以及圆筒结构(5)与裙摆结构(6)的对接处均设置有一圈布织松紧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瓶隔菌隔热专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菌罩(I)和隔热套(2)均采用对位芳纶高温隔热毡布制作而成。
【文档编号】C12M1-00GK204281737SQ201420714973
【发明者】杨金燕, 杨亚曦, 陈云, 姜于兰, 王肸芃 [申请人]贵州大学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