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9

专利名称:分体式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板电脑、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PSP等便携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电子设备使用时,通常是直接通过电源插头等,直接接入电源为电子设备供电,或者电子设备配置的电池。当电子设备的电池用电耗尽时,需要将电池取出进行充电或将电子设备与充电装置插接,通过充电装置插接外电源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不同的电子设备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电源插口,配备不同电源插头的适配器。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多,与其配备的电源插口等随之增加,给用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为了减少用户的电源插头等,出现了适合不同电子设备充电用的充电板,用户只需将电子设备放置于充电板上,通过充电板内的供电电路获得电子设备对应的电源配置,再通过适配器外接电源即可为各种电子设备充电。然而,现有的这种充电板仍存在不足,其供电电路设置在充电板中,使得充电板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容置这些,显得体积较大,且一旦充电板有一点损坏,则使得整个充电板不能用,需要维修或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薄型化的分体式充电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充电系统,包括为待充电设备供电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平板状的供电主体、设置于供电主体上的用于输出电源的供电元件、以及与所述供电主体分离设置的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供电元件电连接并为所述供电元件供电。所述充电电源包括电源适配器及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同一壳体中,并通过连接导线与所述供电元件导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设置在不同壳体中,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连接导线导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元件通过连接导线导电连接。所述供电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的接口,所述供电元件与所述接口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供电元件电连接。 所述供电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排列在所述供电主体上,且所述电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主体及与所述主体电连接的用于与所述电极接触导电的至少两个导电触点。所述主体包括一外壳,所述导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外壳还设有与所述导电触点电连接的接口模块;或者,所述主体设有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供电接头。所述供电元件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电极分别对应的导电线路,每一所述导电线路分别通过一导线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极呈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所述供电元件为供电线圈,其设置在所述供电主体内部;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内部且与所述主体电连接的用于与所述供电线圈感应导电的第一线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电源与供电主体分开设置,充电电源的供电电路不设置在供电主体上,利于供电主体的薄型化设计,且不易损坏;此外还利于将供电主体嵌入各种平台上使用,为用户提供充电时的方便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充电系统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充电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包括为待充电设备供电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平板状的供电主体10、设置于供电主体10上的用于输出电源的供电元件20、以及与供电主体10分离设置的充电电源。充电电源用于外接电源,其与供电元件20电连接,将外接电源供至供电元件20,通过供电元件20为待充电设备输出充电的电源。充电电源包括电源适配器30及与电源适配器30电连接的供电电路40,电源适配器30用于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电路40与供电元件20电连接,该供电电路40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等,其根据不同待充电设备,将外接电源转换成对应电源输送至供电元件20,通过供电元件20输出至待充电设备。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选择性实施方式,供电电路40与电源适配器30设置在同一壳体中,并通过连接导线50与供电元件20导电连接;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种选择性实施方式,供电电路40与电源适配器30设置在不同壳体中,供电电路40与电源适配器通过连接导线51导电连接,供电电路40进一步与供电元件20通过连接导线52导电连接。由上述可知,充电电源与供电主体10分开设置,从而可减少供电主体10的体积,利于供电主体10的薄型化设计。此外还利于将供电主体10嵌入各种平台上使用,为用户提供充电时的方便性。且,供电电路40不设于供电主体10上,因此当供电主体10遭受一点损坏时,不会影响充电装置的电路,仍可保证充电装置的充电使用,较于现有的充电板减少了维修量或更换频率,更加耐用。参考图3所示,所述供电主体10呈平板状,其可为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等。供电主体10上设有接口 12以与充电电源连接,供电元件20设置于该平板状的供电主体10上且与接口 12电连接,充电电源通过该接口 12与供电元件20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供电元件20,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22,电极22排列在供电主体10上,且电极22之间留有缝隙21。电极22可呈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如矩形、圆形等等。供电元件20还包括与每一电极22分别对应的导电线路,每一导电线路分别通过一导线与充电电源电连接。充电装置与待充电设备配置使用,待充电设备(未图示)可包括主体及与主体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导电触点,该至少两个导电触点用于与电极22接触导电。待充电设备可为便携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适配播放器、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等。进一步地,待充电设备的主体可包括一外壳,导电触点设置于外壳上,且外壳还设有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接口模块。待充电设备也可为电子设备的附加装置,如备用电源、附加外套等。当待充电设备为附加装置时,其主体可设有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供电接头,当附加装置套设在电子设备上时,通过供电接头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为电子设备提供备用电源。本实施例的待充电设备通过充电装置充电时,将其放置于供电主体10上,其导电触点分别与至少两个电极22接触,通过充电电源与外接电源连接,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供电元件20,其为供电线圈,其设置在供电主体10内部;与该实施例充电装置配置使用的待充电色设备(未图示),包括主体及设于主体内且与主体电连接的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用于与供电线圈感应导电。同样的,待充电设备可为便携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适配播放器、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等;或为备用电源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附加装置。待充电设备充电时,将其放置于供电主体10上,充电电源与外接电源连接,通过供电线圈与第一线圈感应导电,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待充电设备供电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平板状的供电主体(10)、设置于供电主体(10)上的用于输出电源的供电元件(20)、以及与所述供电主体(10)分离设置的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与供电元件(20)电连接并为所述供电元件(20)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源包括电源适配器(30 )及与所述电源适配器(30 )电连接的供电电路(4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40)与所述电源适配器(30)设置在同一壳体中,并通过连接导线(50)与所述供电元件(20)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40)与所述电源适配器(30 )设置在不同壳体中,所述供电电路(40 )与所述电源适配器(30 )通过连接导线(51)导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40 )与所述供电元件(20 )通过连接导线(52 )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10)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的接口(12),所述供电元件(20)与所述接口(12)电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40)通过所述接口(12)与所述供电元件(2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元件(20)包括至少两个电极(22),所述电极(22)排列在所述供电主体(10)上,且所述电极(22)之间留有缝隙(21);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主体及与所述主体电连接的用于与所述电极(22)接触导电的至少两个导电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一外壳,所述导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外壳还设有与所述导电触点电连接的接口模块;或者,所述主体设有与导电触点电连接的供电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元件(20)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电极(22)分别对应的导电线路,每一所述导电线路分别通过一导线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2)呈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元件(20)为供电线圈,其设置在所述供电主体(10)内部;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内部且与所述主体电连接的用于与所述供电线圈感应导电的第一线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充电系统,包括为待充电设备供电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平板状的供电主体、设置于供电主体上的用于输出电源的供电元件、以及与所述供电主体分离设置的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供电元件电连接并为所述供电元件供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电源与供电主体分开设置,充电电源的供电电路不设置在供电主体上,利于供电主体的薄型化设计,且不易损坏;此外还利于将供电主体嵌入各种平台上使用,为用户提供充电时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166559SQ2013200243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
发明者麦华彬 申请人:麦华彬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