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16

专利名称:一种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内耳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部位,同时又是敏感的器官。内耳疾病包括梅尼埃病、眩晕、病毒感染、聋病等,尤其是聋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聋病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耳科学研究的中心,在国内外都是常见病。世界范围内约有1.2亿听力残疾人;美国大约有10%的人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我国听力言语残疾人口达2057万,居五类残疾人之首。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噪声引起的耳聋有增无减;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也会增加;儿童耳聋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2/1000,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耳聋分为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中耳手术可以使绝大多数传导性耳聋病人恢复听力,而感音神经性聋迄今为止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临床上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部分病人获得了较好效果;随着现代基因工程的发展,利用基因治疗内耳疾病已成为可能;生长因子、干扰素及热休克蛋白等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应用为耳聋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选择。在内耳疾病的药物治疗上,使用适宜的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缓解或根除症状,而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和剂型,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则是药物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身给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内耳疾病的给药方法,但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时间往往较长,这就极大地增加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大分子药物(蛋白类药物和核酸类药物)使用全身给药的方式,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制约。并且,由于血-内耳屏障(blood-inner ear barrier, BIB)的存在,内耳与身体其他部分是相对独立的,这也限制了药物到达内耳组织。血-内耳屏障也叫血-迷路屏障、血-外淋巴屏障或血-耳蜗屏障,最先是由Hawkins提出的。从解剖学上看,血-内耳屏障是由内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交联而成。研究表明,血-内耳屏障在功能上和血脑屏障相似,可以限制多种物质从血到内耳组织的转运以保持内耳的微稳态和功能的完整性。以上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大批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在内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因此促进药物的内耳转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人们一直致力寻求新的给药方法以使药物能到达内耳组织,其中圆窗给药最令人瞩目。圆窗给药就是将药物直接穿过圆窗膜进入内耳。由于膜性迷路悬浮于内、外淋巴的液性环境中,淋巴液的不断循环、流动有利于药物在膜迷路系统扩散,使导入的外源药物能在整个耳蜗内广泛分布。而耳蜗的骨质结构既可为局部给药和固定提供条件,又可防止药物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从某种意义上说,圆窗给药的实质是一种跨血-内耳屏障的治疗模式,对某些不能通过血-内耳屏障、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圆窗给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不仅能使治疗药物直接到达内耳,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浓度,而且克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圆窗给药主要有四类(l)经鼓膜途径鼓室腔内给药;(2)非鼓膜途径的鼓室腔内结药;(3)圆窗膜穿剌给药;(4)耳蜗骨壁造孔并连接微泵进行内耳给药。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动物细胞在诱生剂的剌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多功能高活性蛋白类细胞因子,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用于耳蜗病毒感染、耳聋等内耳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干扰素主要采用注射全身给药方法,而干扰素属于多肽蛋白质类,在体内稳定性差,全身给药后易被酶系统降解,注射后很快就被清除或降解,生物半衰期短,再加上其分子量(19kD左右)较大,就更难穿过血-内耳屏障,真正达到靶组织(耳蜗)中产生疗效的干扰素较少,为了达到疗效,需要频繁、大剂量及长时间给药。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疗内耳疾病,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给药制剂及途径,以便能输送足够多的干扰素入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有效,局部生物利用度
高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干扰素或干扰素衍生物。 本发明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中,还可添加蛋白稳定剂和促透剂。 其中,所述干扰素包括ci-干扰素、P-干扰素、Y-干扰素、"-干扰素、t-干扰素;所述干扰素衍生物为干扰素盐或经基团修饰的干扰素,如PEG化干扰素和甲基化
干扰素。 所述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中,每1毫升或每1克制剂中含有干扰素1.0X104IU 1.0X108IU;蛋白稳定剂的含量为0 5wt%,促透剂的含量为0 20wt%。 所述蛋白稳定剂为人血白蛋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明胶、甘露醇、海藻糖、EDTA、 Zn盐、Mg(OH)2、 CaC03、 ZnC03或其他药物可接受的稳定剂。
所述促透剂可以促进药物透过圆窗膜进入耳蜗,可以是透明质酸类、环糊精类、天然表面活性剂、合成表面活性剂、薄荷、冰片或麝香。 本发明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可以根据需要制备成液体剂、喷雾剂、凝胶剂、软膏剂、微粒剂或微粒与其他剂型结合的复合制剂。 其中,所述微粒制剂是微球、微囊、纳米球、纳米囊、微乳、泡囊、胶束或脂质体制剂。 所述微粒与其他剂型结合的复合制剂为微粒喷雾剂、微粒凝胶剂或微粒软膏剂。 所述的微粒制剂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明胶、白蛋白、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耆胶、壳聚糖、海藻酸盐、聚乳酸(PLA)、聚乙醇酸、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甲基丙烯酸烷酯、聚-3-羟基丁酸酯、聚邻酯、聚酐、聚内酯、聚乙烯醇(PVA)、聚维酮(PVP)、聚乙二醇(PEG)、羟基乙酸、聚丙烯葡聚糖、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4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及其他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胆固醇、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类、蔗糖脂肪酸酯类、硬脂酸甘油酯类、磷脂类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凝胶剂是常规凝胶剂或原位凝胶剂,其中原位凝胶剂包括温度敏感凝胶剂、pH敏感凝胶剂和离子敏感凝胶剂,凝胶剂可延长药物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所述凝胶剂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卡波姆、壳聚糖、聚乙烯醇、结冷胶、海藻酸盐、黄原胶、卡拉胶、文莱胶、醋酸纤维素肽酸酯、聚乙烯縮醛二乙氨醋酸盐、纤维素类衍生物、木聚糖、壳聚糖/甘油磷酸、PEO/PPO共聚物和相关衍生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NIPAM)及衍生物、聚乙二醇(PEG)/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嵌段共聚物、聚有机磷氮烯衍生物、聚(l, 2-丙烯磷酸)、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多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快速有效,可以提高内耳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液的药物浓度,减少了全身性副作用,还可避开血-内耳屏障的阻碍,提高了药物在耙部位的局部生物利用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制备溶液剂 人干扰素a2b 10ml(4.6X108IU); 人血白蛋白 l.Og; 生理盐水 加至100ml。 取生理盐水70ml至100ml量筒中,加入人血白蛋白,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人干扰素a2b混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混匀后用0.45 y m滤膜过滤即得。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得上述制备的制剂中人干扰素a的浓度为41.5iig/ml。以健康、鼓膜正常、体重250 300g的白色红目豚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圆窗给药中临床上最常用的鼓室注射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人干扰素a2b鼓室注射剂组和人干扰素a2b静脉注射剂组;每组都设2只豚鼠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人干扰素a 2b鼓室注射剂经鼓室给药0.1ml,于l、 2、 4、 6、 12、 18、 24、 36、 48、 72h分别取内耳外淋巴液和血清;人干扰素a 2b静脉注射剂经静脉给药0.2ml,于1、 2、 3、 4、6、 12、 24、 36、 48h分别取内耳外淋巴液和血清。从心脏取血离心分离得到血清;用微量注射器剌破圆窗膜抽取内耳外淋巴液。所得样品均采用ELISA法测定人干扰素a的浓度。将每个采样时间点药物浓度的平均值作为此点的药浓数据,结果见表l。
表1人干扰素a 2b鼓室注射和静脉注射在外淋巴液和血清中的药物浓度(ng/ml)3 / / i":,
4 V!二化4 "
6 :.外. ::"々'"
12 x:) 7扁
、 。3. ,(、5
..:4 :、y.、)w ()—.:、," 'i i
(,i .、 o. -二 ;i.:'4.,
■。 :.i.」: ,/ 采用DAS 2丄1版药动学统计软件分析得到人干扰素a 2b鼓室注射剂在内耳外淋巴液和血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6532.011、 55.493 y g/L*h ;人干扰素a 2b静脉注射剂在血清的AUC为357.119 y g/L*h,静脉注射后大多数豚鼠的外淋巴液测不到药物,不能得到完整的药-时曲线,在l、 2、 3、 4、 12、 24h时间点只有少数几只豚鼠外淋巴液可测到,浓度分别为1.877、 1.078、 1.289、 1.457、 0.997、1.705ng/ml。 上述结果表明,人干扰素鼓室注射剂的内耳外淋巴液的药物浓度及其生物利用
度远高于人干扰素静脉注射剂,而在全身循环系统(血清)的药物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
又远低于静脉注射剂。说明本发明人干扰素鼓室注射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内耳靶向分布特
性,还可使药物在全身其他组织分布减少,有利于降低其全身毒副作用。 实施例2制备溶液剂 人干扰素a2b 10ml(4.6X108IU); 吐温80(Tween 80) O.Olg ; 生理盐水 加至100ml 。 取生理盐水70ml至100ml量筒中,加入人血白蛋白,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
6入人干扰素a2b混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lOOml,混匀后用0.45 y m滤膜过滤即得。
以健康、鼓膜正常、体重250 300g的白色红目豚鼠为实验动物,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①正常对照组豚鼠10只,各取5只动物取耳蜗组织,匀浆,测定其中SOD活力和NO含量;②人干扰素组豚鼠10只,每天鼓室注射人干扰素ci2b0.1ml,连续5d, 5d后各取5只动物取耳蜗组织,匀浆,测定其中SOD活力和NO含量。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表2耳蜗组织SOD活力及NO含量测定结果(n = 10)
组别SOD(NU/mg'pr。t)NO (萍ol/g,rot)
正常对照组26J6±4.752,69±0,38
人干扰素组24.91 土 3,彌2.88 ±0.42 以上两组数据(SOD活力和NO含量)分别进行F检验,结果发现P(SOD活力)
为0.3046, P(NO含量)为0.4014,均大于0.05,表明两个样本总体方差相等。故又做t
检验,结果发现P(SOD活力)为0.5309, P(NO含量)为0.3057,均大于0.05,说明正常
对照组和人干扰素组的SOD活力和NO含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自由基是造成细胞损伤的基本因素。体内自由基含量的增加或者抗氧化酶含量
的减少均提示细胞损伤的存在,这个变化要早于细胞形态的改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
测量自由基含量(NO)和抗氧化酶活力(SOD)来判断耳蜗细胞有无损伤。结果表明,干扰
素经圆窗给药后豚鼠耳蜗组织的SOD活力和NO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提
示本发明制剂干扰素经圆窗给药没有损伤内耳。 实施例3制备溶液剂 人干扰素Y 20ml(1.6X108IU); 吐温20(Tween 20)O.Olg ; 甘露醇 4.0g ; 醋酸钠 0.82g ; 注射用水 加至100ml。 取注射用水70ml至100ml量筒中,依次加入醋酸钠、甘露醇和吐温20,搅拌溶解,再加入人干扰素Y混匀,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ml,混匀后用0.45iim滤膜过滤即得。 实施例4制备凝胶剂 人干扰素a2b 10ml(4.6X108IU); 人血白蛋白 0.8g;
泊洛沙姆407(PluronicF127) 17.0g ;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加至100g。 将上述人干扰素a2b和人血白蛋白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泊洛沙姆407,搅拌使其分散均匀,置于4t:冰箱中保存直至完全溶解,即得。
实施例5制备脂质体制剂 人干扰素a lb 5ml(2.1X107IU); 大豆磷脂 4.4g ; 胆固醇 l.lg ; 硬脂酰胺 0.055g ; 维生素E 0.055g。 取干扰素,用含1.0X人血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稀释至100ml备用。
用二氯甲烷将称量好的各膜材组分溶解后,补加二氯甲烷至100ml,在旋转蒸发仪上,
40°C 100rpm进行减压旋转蒸发。待有机溶剂完全蒸干后,加入干扰素稀释液100ml继续
旋转,收集脂质悬液,进行超声分散,经0.8ym滤膜过滤即得。 实施例6制备脂质体凝胶制剂 干扰素脂质体 100ml(2.1X107IU); 泊洛沙姆407(PluronicF127) 16.5g。 按实施例5制备得到干扰素脂质体lOOml,加入泊洛沙姆407,搅拌使其分散均
匀,置于4t:冰箱中保存直至完全溶解,即得。 实施例7制备微球制剂
人干扰素a2b 0.5ml(2.3X107IU);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 0.3g;
泊洛沙姆188(Pluronic F68) O.Olg ;
聚乙烯醇(PVA) 2.0g。取PLGA溶于20ml 二氯甲烷中形成有机相。将含有2% Pluronic F68的干扰素 0.5ml,加入到有机相中,超声乳化形成W/0初乳。把初乳在2000rpm搅拌的情况下注 入100ml含2 % (g/ml)PVA和1 % (g/ml)NaCl溶液(外水相)中,乳化形成W/O/W复乳。 将复乳溶液转移到3倍量1 % (g/ml)NaCl水溶液中,lOOOrpm低速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完 全,3000rpm离心15分钟,用蒸馏水洗涤3次后收集得到微球。
实施例8制备微球制剂 人干扰素Plb 1.0ml(7.8X107IU);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 0.2g ;
明胶 O.Olg ; 聚乙烯醇(PVA) 26.0g。 将人干扰素P lb(3mg)加入0.01MNaHCO3缓冲液(pH7.2)中,加入0.001M醋酸 锌(ZnAc)适量使干扰素和Zn"摩尔比为l : 2,再加入1X醋酸溶液调节pH值为7.1,立 即形成干扰素与Zn"的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溶解于0.5ml 20mg/ml明胶溶液(含2% CaC03 微粉)中,加入到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5.0ml中,在5000rpm的转速下搅拌2min,然 后加入到100ml含6% PVA的水溶液中,以200rpm速度磁力搅拌5min,然后再加入到含 2% PVA的1000ml水溶液中,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3000rpm离心15分钟,用蒸馏 水洗涤3次后收集得到微球。
实施例9制备纳米粒制剂
人干扰素a2a 0.8ml(2.4X107IU);
a-氰基丙烯酸丁酯 0.6g;
泊洛沙姆188(Pluronic F68) 0.6g。 取PluronicF68溶于适量蒸馏水中,稀盐酸调至pH2.8,搅拌下加入干扰素,再 缓缓滴加a-氰基丙烯酸丁酯,1(TC下连续搅拌2h, NaOH溶液调pH至5.0后,再在l(TC 下搅拌2h, 0.8 u m微孔滤膜过滤,并补加蒸馏水至100ml即得。
权利要求
一种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干扰素或干扰素衍生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 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干扰素或干扰素衍生物、蛋白稳定剂、促透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 为a-干扰素、P-干扰素、Y-干扰素、"-干扰素或T-干扰素。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 衍生物为干扰素盐、PEG化的干扰素、甲基化的干扰素或其他基团进行修饰的干扰素。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 物制剂是经鼓膜途径鼓室腔内给药、经非鼓膜途径的鼓室腔内给药、经圆窗膜穿剌给药 或经耳蜗骨壁造孔并连接微泵进行内耳给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 剂可以制备成液体剂、喷雾剂、凝胶剂、软膏剂、微粒剂或微粒与其他剂型结合的复合 制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制 剂是微球、微囊、纳米球、纳米囊、微乳、泡囊、胶束或脂质体制剂。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与 其他剂型结合的复合制剂为微粒喷雾剂、微粒凝胶剂或微粒软膏剂。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 为常规凝胶剂或原位凝胶剂。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 凝胶剂为温度敏感凝胶剂、pH敏感凝胶剂或离子敏感凝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圆窗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成分为干扰素或干扰素衍生物。本发明药物制剂是由干扰素与药物辅料组成的各种圆窗给药的制剂如液体剂、喷雾剂、凝胶剂、软膏剂、微粒剂或微粒与其他剂型结合的复合制剂。本发明药物制剂用于治疗内耳疾病快速有效,可以提高药物在内耳的浓度,局部生物利用度高,避免了频繁、大量及长时间用药。
文档编号A61K47/48GK101690803SQ20091019300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温露, 陈钢 申请人:广东药学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