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与流程

xiaoxiao2023-3-29  84



1.本技术涉及空调控制、航班信息集成、楼宇自控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经调查,机场航站楼空调器常年运行,多个机场空调系统设备能耗占航站楼总能耗的45%左右,是机场的“用能大户”。
3.航班信息联动空调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节能话题,现有的调节技术,如“基于航班联动和分区控制的机场节能空调控制系统”,专利号cn 208419107 u,公开了一种通过航班信息与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方法,“基于航班联动和分区控制的机场节能空调控制系统”,专利号cn 109883005 a,公开了一个通过航班信息与人力量的航站楼末端空调设备分区动态控制的方法。
4.但现有技术只关注了通过人流检测数据联动空调调控,而人流数据是一个实时数据,空调调节控制输出至调整完毕是一个分钟级的过程(调控完成时间参考温差比,快则10分钟左右,慢则半小时),当获取到人流数据之后再调整空调运行模式时,时间已经滞后了;同时,现有技术只解决了将航班信息联动开启或关闭空调器的方法,并没有针对旅客数对空调调控的影响进行精细化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以实现对空调的智能调控。
6.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01按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对航站楼进行空间划分,形成若干个空调调控分区,使每一台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空调调控分区;
8.s102将每一个空调调控分区与航班信息、旅客流线、时间匹配,换算出该时段该分区的旅客人数;
9.s103将预期旅客人数划分为若干个旅客人数区间,对应若干空调调节控制档位信息,每个控制档位信息至少包括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回风温度设定值;
10.s104根据计算后各个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对应的各个空调调控分区按照相应控制档位信息中的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回风温度设定值运行;
11.s105检测运行过程中空调调控分区的空气质量数据,当空气质量数据超标时,则增大新风阀开度设定值,至空气质量数据满足设定的要求后,调整新风阀开度设定值至当前所处档位的设定要求。
12.进一步地,所述s101划分航站楼空调调控分区包括:将航站楼每台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划分为一个空调调控分区;当同一台ahu服务两个及以上的不同建筑功能区,且上述功能区之间有建筑墙体分隔,送风区不相通或空气流通受阻时,将全空气空调
系统送风量占比较大的功能区划为一个独立的调控分区,其余分区不纳入航班联动控制策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航班信息至少包括:航班号、登机桥编号、进离港信息、航班状态、航班人数;当无法获取航信中的航班人数数据时,则采集该航班机型,基于该机型的经验乘机人数进行估算;所述进离港信息至少包括预计起飞/到达时间、实际起飞/到达时间。
14.进一步地,所述预期旅客人数计算方案还包括:分析各航班周期内的旅客流线,基于同一时间段中多个航班周期的影响叠加,将登机口与各空调调控分区关联;所述航班信息至少包括:航班号、预计出发/到达时间、登机桥或远机位出发/到达口编号、航班人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更进一步地,根据各时段旅客在旅客流线的途径的各空调调控分区内的人员数量比重换算出各时段下各个空调调控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具体换算公式如下:
16.z=∑(yi*xi%)——i=1,2

17.其中,z为某时段内某空调调控分区单位小时内旅客折算人数、yi(i=1,2

n)为各航班人数(动态数据)、xi%(i=1,2

n)为各航班在其当前航班周期内,在该空调调控分区内的单位小时内人数折算比例。
18.进一步地,不同档位的旅客人数区间对应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送风温度设定值的方法还包括:
19.根据室内及室外参数,对各个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进行计算,所述计算中包括得热量计算、散湿量计算中至少一种。
20.更进一步地,所述得热量计算至少包括: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2.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7.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9.新风冷负荷中至少一种。
21.更进一步地,所述散湿量计算至少包括:1.人体散湿量;2.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3.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4.非围护结构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5.食品或气体物料的散湿量;6.设备散湿量;7.围护结构散湿量。
22.进一步地,根据逐时冷负荷值结合焓湿图计算ahu空调器的送风量cmh,根据单位面积人均新风量标准m3/h
·
p(按房间功能定,人均新风量为20~~30m3/h
·
p)、单位面积所需空调送风量计算值cmh/m2(ahu风量值
÷
分区区域的面积)、ahu设备参数(空调器风量cmh、空调器冷量kw),计算ahu工频运行时每小时每万送风量可担负的旅客人数(分区区域的旅客数量
÷
ahu的风量值),各分区处于各档位时的新风量cmh(分区区域的旅客数量
×
人均新风量)及新风阀开度档位%、空调送风量及风机运行频率(空调器风量
×
分级状态下的负荷率,频率设置最低为30hz)、现场温度设定值的要求,以及划分每种工况的空调分级。
23.空调送风量计算公式:g(kg/s)
‑‑
送风量、q(w)
‑‑
室内冷负荷、w(kg/s)
‑‑
余湿量、in(kj/kg)
‑‑
室内点焓值、io(kj/kg)
‑‑
送风点焓值、dn(kj/kg)
‑‑
室内点含湿量、do(kj/kg)
‑‑
送风点含湿量,计算公式具体为:
[0024][0025]
进一步地,所述s105中,所述空气质量数据至少包括二氧化碳、tvoc污染物浓度。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信息的计算方法包括:
[0027]
进一步地,所述s105所述绿色建筑对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中,至少包括二氧化碳、tvoc污染物浓度。
[002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解决了人流量与空调运行实际关联运行的问题,实现旅客数与空调调控进行关联控制,进而可以较准确的根据航班信息旅客流程调节空调运行工况,提高空调舒适性,降低航站楼的空调能耗。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方法的流程;
[003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空调分区方法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法的实施方式及优势,明白如何使用本技术方法,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应该要强调的是,本技术并不只局限于本文所提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基于本方法的基础上,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2]
本实施例中,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3]
步骤1:将航站楼每台全空气空调系统(以下简称“ahu”)的送风服务区域划分为一个空调调控分区。
[0034]
其中,当出现同一台ahu服务两个及以上的不同建筑功能区,且上述功能区之间有建筑墙体分隔,送风区不相通的情况时,将ahu送风量占比较大的功能区划为一个独立的调控分区,其余分区不纳入航班联动控制策略。ahu的服务分区具体为空调送风服务区域。在实际工作时,可由系统或工作人员对不同分区进行编号,并对分区在旅客流线中承担的功能命名,如图2,可分为国际到达区、国际出发区、国际国内混流区、旅客大厅等等。
[0035]
步骤2:根据航班信息,计算分时段各分区旅客人数。将各分区进行编号,将其与航班信息(如航班号、登机桥编号、进离港信息(预计起飞/到达时间、实际起飞/到达时间)、航班状态、航班人数等)、旅客流线、时间相匹配,分析旅客流线,将航班信息内容对各分区的影响力占比,换算出该时段某个分区的旅客数,影响力以百分比、固定值或其它方式出现,换算不同航班对应的旅客流线以及旅客人数在各时段各分区的换算旅客数。
[0036]
其中,当无法获取航信中的航班人数数据时,则采集该航班机型,利用经验乘机人数进行换算,经验乘机人数根据该机型在本航站楼的以往飞行大数据信息进行估算;根据各分区换算出的不同时段的旅客数,将各分区划分为在不同时段的状态划分为若干档位,不同档位对应后续ahu的不同调控模式。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各时段旅客在旅客流线的途径的各空调调控分区内的人员数量比重换算出各时段下各个空调调控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具体换算公式如下:
[0037]
z=∑(yi*xi%)——i=1,2

[0038]
其中,z为某时段内某空调调控分区单位小时内旅客折算人数、yi(i=1,2

n)为各航班人数(动态数据)、xi%(i=1,2

n)为各航班在其当前航班周期内,在该空调调控分区内的单位小时内人数折算比例。
[0039]
步骤3:根据逐时冷负荷值结合焓湿图计算ahu空调器的送风量cmh,根据单位面积人均新风量标准m3/h
·
p(按房间功能定,人均新风量为20-30m3/h
·
p)、单位面积所需空调送风量计算值cmh/m2(ahu风量值
÷
分区区域的面积)、ahu设备参数(空调器风量cmh、空调器冷量kw),计算ahu工频运行时每小时每万送风量可担负的旅客人数(分区区域的旅客数量
÷
ahu的风量值),各分区处于各档位时的新风量cmh(分区区域的旅客数量
×
人均新风量)及新风阀开度档位%、空调送风量及风机运行频率(空调器风量
×
分级状态下的负荷率,频率设置最低为30hz)、现场温度设定值的要求,以及划分每种工况的空调分级。
[0040]
空调送风量计算参数及公式如下:g(kg/s)
‑‑
送风量、q(w)
‑‑
室内冷负荷、w(kg/s)
‑‑
余湿量、in(kj/kg)
‑‑
室内点焓值、io(kj/kg)
‑‑
送风点焓值、dn(kj/kg)
‑‑
室内点含湿量、do(kj/kg)
‑‑
送风点含湿量,计算公式具体为:
[0041][0042]
若送风量g超过最大风量,则设定当前g为ahu的最大风量。
[0043]
步骤4:设定服务各分区的ahu运行工况,ahu运行工况包括:新风阀开度、风机运行频率、现场回风设定温度,其中新风阀开度与现场新风量需求相关、风机运行频率与空调送风量相关、现场回风设定温度与现场温度需求相关。ahu的阀门控制不能仅依据航班信息进行联动,还需要结合季节情况、绿建对co2及污染物浓度的控制要求进行联动控制。
[0044]
其中,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ahu阀门在过渡季节时与航班信息联动的控制策略:需要先进行说明的是,室外焓值为根据室外温湿度进行测算,室内焓值为根据回风温湿度进行测算。在过渡季节(春、秋季节)时,当室外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时,新风阀开至设计最大值,回风阀关小至设计最小档;
[0045]
正常模式:当室外焓值高于室内焓值时,回风阀在步骤4的基础上,设定为全开,调节新风阀为航班联动需要的新风量;同时检测co2浓度值及污染物浓度值,当co2浓度及污染物浓度均小于允许值时,新风阀按步骤4中的新风量控制,当co2浓度及污染物浓度任意有大于允许值时,调大新风阀开度,直到co2浓度及污染物浓度均降低至小于允许值,并运行一段时间,再恢复到步骤4中的新风量。
[004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技术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按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对航站楼进行空间划分,形成若干个空调调控分区,使每一台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空调调控分区;s102将每一个空调调控分区与航班信息、旅客流线、时间匹配,换算出该时段该分区的旅客人数;s103将预期旅客人数划分为若干个旅客人数区间,对应若干空调调节控制档位信息,每个控制档位信息至少包括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回风温度设定值;s104根据计算后各个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对应的各个空调调控分区按照相应控制档位信息中的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回风温度设定值运行;s105检测运行过程中空调调控分区的空气质量数据,当空气质量数据超标时,则增大新风阀开度设定值,至空气质量数据满足设定的要求后,调整新风阀开度设定值至当前所处档位的设定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划分航站楼空调调控分区包括:将航站楼每台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服务区域分别划分为一个空调调控分区;当同一台全空气空调系统服务两个及以上的不同建筑功能区,且上述功能区之间有建筑墙体分隔,送风区不相通或空气流通受阻时,将全空气空调系统送风量占比较大的功能区划为一个独立的调控分区,其余分区不纳入航班联动控制策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班信息至少包括:航班号、登机桥编号、进离港信息、航班状态、航班人数;当无法获取航信中的航班人数数据时,则采集该航班机型,基于该机型的经验乘机人数进行估算;所述进离港信息至少包括预计起飞/到达时间、实际起飞/到达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期旅客人数计算方案还包括:分析各航班周期内的旅客流线,基于同一时间段中多个航班周期的影响叠加,将登机口与各空调调控分区关联;所述航班信息至少包括:航班号、预计出发/到达时间、登机桥或远机位出发/到达口编号、航班人数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时段旅客在旅客流线的途径的各空调调控分区内的人员数量比重换算出各时段下各个空调调控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具体换算公式如下:z=∑(yi*xi%)——i=1,2

,其中,z为某时段内某空调调控分区单位小时内旅客折算人数、yi(i=1,2

n)为各航班人数(动态数据)、xi%(i=1,2

n)为各航班在其当前航班周期内,在该空调调控分区内的单位小时内人数折算比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档位的旅客人数区间对应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送风温度设定值的方法还包括:根据室内及室外参数,对各个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进行计算,所述计算中包括得热量计算、散湿量计算中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热量计算至少包括: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2.通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7.渗透空气带入的
热量;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9.新风冷负荷中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湿量计算至少包括:1.人体散湿量;2.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3.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4.非围护结构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5.食品或气体物料的散湿量;6.设备散湿量;7.围护结构散湿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逐时冷负荷值结合焓湿图计算ahu空调器的送风量cmh,根据单位面积人均新风量标准m3/h
·
p,人均新风量为20-30m3/h
·
p、单位面积所需空调送风量计算值cmh/m2、ahu设备参数,计算ahu工频运行时每小时每万送风量可担负的旅客人数,各分区处于各档位时的新风量cmh及新风阀开度档位%、空调送风量及风机运行频率、现场温度设定值的要求,以及划分每种工况的空调分级;其中,空调送风量计算公式如下:上述公式中,g为送风量、q为室内冷负荷、w为余湿量、i
n
为室内点焓值、i
o
为送风点焓值、d
n
为室内点含湿量、d
o
为送风点含湿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5中,所述空气质量数据至少包括二氧化碳、tvoc污染物浓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航班信息确定空调调控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对航站楼进行空间划分,形成若干个空调调控分区;S102将各个空调调控分区与航班信息、旅客流线、时间匹配,换算出各时段下各个空调调控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S103将预期旅客人数划分为若干个旅客人数区间,对应若干控制档位信息;S104根据计算后各个分区的预期旅客人数,设定各个空调调控分区按照对应控制档位信息中的新风阀开度设定值和回风温度设定值运行;S105检测运行过程中送风现场空气质量参数,对新风阀开度进行修正。本发明较准确的根据航班信息旅客流程调节空调运行工况,提高空调舒适性,降低航站楼的空调能耗。站楼的空调能耗。站楼的空调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赵骥 崔明丽 许杰 钟世权 郭勇 庄孙毅 张文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