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箱,具体涉及一种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
【背景技术】
[0002]行星齿轮箱采用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合理利用内、外啮合,功率分流,因此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转速范围宽、效率高、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作为传递动力的主要装置,广泛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电力、能源、建筑材料、轻工、交通等工业部门。其产品水平和质量对机械产品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需要较大减速比和较大功率的各种传动中,齿轮箱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齿轮箱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存在传动比小,其水平方向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下,不能满足客户所需的更低运转速度及空间安装位置,以及对齿轮箱内上方的齿轮和轴承的不能充分润滑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它通过电机油泵实现了对齿轮箱内齿轮油液面上方的齿轮和轴承的强制润滑;其通输入轴的锥齿直交轴输入行星齿轮箱实现了输入端采用螺旋锥齿轮、斜齿轮组合传动结构,大大增加了整机的减速比,在满足需要更低转速和更大扭矩的工作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对轴向尺寸要求小的场合;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减速比大、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润滑充分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包括输入壳体和输入壳体侧面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0006]输入壳体的上端设有竖向的输入轴,输入轴的下端设有位于输入壳体内的小螺旋锥齿轮;小螺旋锥齿轮下方的输入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平行齿轮轴和同心传动轴;小螺旋锥齿轮与平行齿轮轴右端的大螺旋锥齿轮啮合,平行齿轮轴右端通过小齿轮与同心转动轴右部的大齿轮啮合;
[0007]同心传动轴的右端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联结进行动力输出;输入轴的动力经过平行齿轮轴的传动,将驱动力传输至同心传动轴,同心传动轴继而将驱动力传动至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进行动力输出;
[0008]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壳体右侧面的初级内齿圈,初级内齿圈的右侧面通过行星连接法兰与输出内齿圈连接,输出内齿圈的右侧面设有输出法兰,输出法兰的右侧面设有输出端盖;初级内齿圈、行星连接法兰、输出内齿圈、输出法兰、输出端盖与同心传动轴的轴线重合且沿水平横向方向;
[0010]初级内齿圈的轴线上设有初级太阳轮,初级太阳轮的左端与同心传动轴的右端通过花键联接;初级太阳轮的圆周外侧设有初级行星架,初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初级行星轴,每个初级行星轴上设有一个初级行星轮,初级行星轮分别与初级内齿圈和初级太阳轮啮合;这样,同心传动轴带动初级太阳轮转动,初级太阳轮驱动初级行星轮转动,继而将动力传输至初级行星架,初级行星架将动力传输至输出太阳轮;
[0011]初级太阳轮的右侧面设有第一挡铁法兰,第一挡铁法兰的右端设有输出太阳轮,初级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太阳轮左端的圆周外侧联接;输出太阳轮右部的圆周外侧设有输出行星架,输出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输出行星轴,每个输出行星轴上设有一个输出行星轮,输出行星轮分别与输出内齿圈和输出太阳轮啮合;输出太阳轮转动后驱动输出行星轮转动,继而驱动输出行星架转动,输出行星架继而驱动输出轴转动,实现动力的输出;
[0012]输出行星架的右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行星架与输出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挡铁法兰。
[0013]优选的,输出太阳轮的左端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行星架的右端联接。
[0014]优选的,输入壳体的上端设有法兰座,法兰座的上端设有输入端盖;法兰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输入轴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0015]优选的,输入壳体的左侧设有分别用于固定平行齿轮轴、同心传动轴左端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左侧的输入壳体上设有轴承盖;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0016]平行齿轮轴和同心传动轴的右端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输入壳体的侧壁上。
[0017]优选的,输入壳体的左侧面设有电机油泵,电机油泵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电机底座上,电机底座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输入壳体的左侧面;电机油泵为行星齿轮箱进行润滑油循环泵送,实现强制润滑,确保齿轮箱的运行稳定和高效。
[0018]优选的,同心传动轴的右端和初级行星架的左端为相互联结的渐开线内花键;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的右端为渐开线外花键,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的左端为用于分别与同心传动轴和初级行星轴联结的外齿圆柱齿轮。
[0019]优选的,所述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是浮动的,初级太阳轮通过第五轴承和球头螺钉限制轴向位移,输出太阳轮通过第七轴承和初级挡铁法兰限制轴向位移;
[0020]第五轴承和第七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第五轴承安装在初级太阳轮内;第七轴承安装在第二挡铁法兰内。
[0021]优选的,输出行星架的左端通过第六轴承安装在行星连接法兰上,输出行星架的右端以轴套为安装止口和输出轴联接为一体,轴套通过第九轴承安装在输出法兰上,输出轴为渐开线内花键输出轴;第六轴承、第八轴承和第九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0022]优选的,输入端盖的中部设有与输入轴配合的第一油封;输出端盖内安装有与输出轴配合的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均为双氟橡胶油封。
[00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4]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输入端采用螺旋锥齿轮传动结构,重合度大、噪音小,传动更加平稳,垂直布置,构成一级锥齿直交轴输入,可满足对轴向尺寸要求小的场合;
[0025]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输入端采用螺旋锥齿轮和斜齿轮组合传动,大大增加了整机的减速比,可满足需要更低转速和更大扭矩的工作要求;
[0026]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通过电机油泵可保证齿轮箱内齿轮油液面上方的齿轮和轴承的充分循环润滑,使其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
[0027]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输入、输出轴端均安装双氟橡胶油封,能适应更加复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0028]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同心传动轴、行星架、太阳轮和输出轴采用渐开线花键结构联接,便于安装,受载时齿上有径向力,能起自动定心的作用,使各齿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强;
[0029]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外形设计流畅美观,垂直输出,内部结构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该齿轮箱的承载优势。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输入轴;2、输入端盖;3、第一油封;4、法兰座;5、第一轴承;6、小螺旋锥齿轮;7、大螺旋锥齿轮;8、平行齿轮轴;9、第二轴承;10、电机油泵;11、轴承盖;12、电机底座;13、同心传动轴;14、第三轴承;15、输入壳体;16、大齿轮;17、球头螺钉;18、初级行星轮;19、初级太阳轮;20、轴承座;21、第四轴承;22、初级行星轴;23、第五轴承;24、初级内齿圈;25、第一挡铁法兰;26、初级行星架;27、行星连接法兰;28、第六轴承;29、输出内齿圈;30、输出行星架;31、输出太阳轮;32、轴套;33、第二挡铁法兰;34、第七轴承;35、输出行星轮;36、第八轴承;37、输出行星轴;38、输出轴;39、第九轴承;40、第二油封;41、输出端盖;42、输出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包括输入壳体15和输入壳体15侧面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0034]输入壳体15的上端设有竖向的输入轴1,输入轴I的下端设有位于输入壳体15内的小螺旋锥齿轮6 ;小螺旋锥齿轮6下方的输入壳体15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平行齿轮轴8和同心传动轴13 ;小螺旋锥齿轮6与平行齿轮轴8右端的大螺旋锥齿轮7啮合,平行齿轮轴8右端通过小齿轮与同心转动轴右部的大齿轮16啮合;图1中的I为平行齿轮轴与大齿轮的啮合部位;
[0035]同心传动轴13的右端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联结进行动力输出;输入轴I的动力经过平行齿轮轴8的传动,将驱动力传输至同心传动轴13,同心传动轴13继而将驱动力传动至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进行动力输出;
[0036]输入轴I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
[0037]本实施例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壳体15右侧面的初级内齿圈24,初级内齿圈24的右侧面通过行星连接法兰27与输出内齿圈29连接,输出内齿圈29的右侧面设有输出法兰42,输出法兰42的右侧面设有输出端盖41 ;初级内齿圈24、行星连接法兰27、输出内齿圈29、输出法兰42、输出端盖41与同心传动
轴13的轴线重合且沿水平横向方向;
[0038]初级内齿圈24的轴线上设有初级太阳轮19,初级太阳轮19的左端与同心传动轴13的右端通过花键联接;初级太阳轮19的圆周外侧设有初级行星架26,初级行星架26上设有3个初级行星轴22,每个初级行星轴22上设有一个初级行星轮18,初级行星轮18分别与初级内齿圈24和初级太阳轮19啮合;这样,同心传动轴13带动初级太阳轮19转动,初级太阳轮19驱动初级行星轮18转动,继而将动力传输至初级行星架26,初级行星架26将动力传输至输出太阳轮31 ;
[0039]初级太阳轮19的右侧面设有第一挡铁法兰25,第一挡铁法兰25的右端设有输出太阳轮31,初级行星架26的右端与输出太阳轮31左端的圆周外侧联接;输出太阳轮31右部的圆周外侧设有输出行星架30,输出行星架30上设有3个输出行星轴37,每个输出行星轴37上设有一个输出行星轮35,输出行星轮35分别与输出内齿圈29和输出太阳轮31啮合;输出太阳轮31转动后驱动输出行星轮35转动,继而驱动输出行星架30转动,输出行星架30继而驱动输出轴38转动,实现动力的输出;
[0040]输出行星架30的右侧与输出轴38固定连接;输出行星架30与输出输出轴38之间设有第二挡铁法兰33。
[0041]输出太阳轮31的左端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行星架26的右端联接。
[0042]输入壳体15的上端设有法兰座4,法兰座4的上端设有输入端盖2 ;法兰座4的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输入轴I的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
[0043]输入壳体15的左侧设有分别用于固定平行齿轮轴8、同心传动轴13左端的第二轴承9和第三轴承14,第二轴承9和第三轴承14左侧的输入壳体15上设有轴承盖11 ;第二轴承9和第三轴承14均为圆锥滚子轴承;平行齿轮轴8和同心传动轴13的右端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20固定在输入壳体15的侧壁上。
[0044]输入壳体15的左侧面设有电机油泵10,电机油泵10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电机底座12上,电机底座12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输入壳体15的左侧面;电机油泵10为行星齿轮箱进行润滑油循环泵送,实现强制润滑,确保齿轮箱的运行稳定和高效。
[0045]同心传动轴13的右端和初级行星架26的左端为相互联结的渐开线内花键;初级太阳轮19和输出太阳轮31的右端为渐开线外花键,初级太阳轮19和输出太阳轮31的左端为用于分别与同心传动轴13和初级行星轴22联结的外齿圆柱齿轮。
[0046]初级太阳轮19和输出太阳轮31是浮动的,初级太阳轮19通过第五轴承23和球头螺钉17限制轴向位移,输出太阳轮31通过第七轴承34和初级挡铁法兰限制轴向位移;第五轴承23和第七轴承34均为深沟球轴承,第五轴承23安装在初级太阳轮19内;第七轴承34安装在第二挡铁法兰33内。
[0047]输出行星架30的左端通过第六轴承28安装在行星连接法兰27上,输出行星架30的右端以轴套32为安装止口和输出轴38联接为一体,轴套32通过第九轴承39安装在输出法兰42上,输出轴38为渐开线内花键输出轴38 ;第六轴承28、第八轴承36和第九轴承39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0048]输入端盖2的中部设有与输入轴I配合的第一油封3 ;输出端盖41内安装有与输出轴38配合的第二油封40 ;所述第一油封3和第二油封40均为双氟橡胶油封。
[0049]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0050]本实施例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输入端采用螺旋锥齿轮传动结构,重合度大、噪音小,传动更加平稳,垂直布置,构成一级锥齿直交轴输入,可满足对轴向尺寸要求小的场合;输入端采用螺旋锥齿轮和斜齿轮组合传动,大大增加了整机的减速比,可满足需要更低转速和更大扭矩的工作要求;通过电机油泵可保证齿轮箱内齿轮油液面上方的齿轮和轴承的充分循环润滑,使其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输入、输出轴端均安装双氟橡胶油封,能适应更加复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心传动轴、行星架、太阳轮和输出轴采用渐开线花键结构联接,便于安装,受载时齿上有径向力,能起自动定心的作用,使各齿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强;外形设计流畅美观,垂直输出,内部结构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该齿轮箱的承载优势。
[0051]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壳体和输入壳体侧面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输入壳体的上端设有竖向的输入轴,输入轴的下端设有位于输入壳体内的小螺旋锥齿轮;小螺旋锥齿轮下方的输入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平行齿轮轴和同心传动轴;小螺旋锥齿轮与平行齿轮轴右端的大螺旋锥齿轮啮合,平行齿轮轴右端通过小齿轮与同心转动轴右部的大齿轮啮合; 同心传动轴的右端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联结进行动力输出; 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输入壳体右侧面的初级内齿圈,初级内齿圈的右侧面通过行星连接法兰与输出内齿圈连接,输出内齿圈的右侧面设有输出法兰,输出法兰的右侧面设有输出端盖;初级内齿圈、行星连接法兰、输出内齿圈、输出法兰、输出端盖与同心传动轴的轴线重合且沿水平横向方向; 初级内齿圈的轴线上设有初级太阳轮,初级太阳轮的左端与同心传动轴的右端通过花键联接;初级太阳轮的圆周外侧设有初级行星架,初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初级行星轴,每个初级行星轴上设有一个初级行星轮,初级行星轮分别与初级内齿圈和初级太阳轮啮合; 初级太阳轮的右侧面设有第一挡铁法兰,第一挡铁法兰的右端设有输出太阳轮,初级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太阳轮左端的圆周外侧联接;输出太阳轮右部的圆周外侧设有输出行星架,输出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输出行星轴,每个输出行星轴上设有一个输出行星轮,输出行星轮分别与输出内齿圈和输出太阳轮啮合; 输出行星架的右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行星架与输出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挡铁法.~~.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出太阳轮的左端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行星架的右端联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壳体的上端设有法兰座,法兰座的上端设有输入端盖;法兰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输入轴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壳体的左侧设有分别用于固定平行齿轮轴、同心传动轴左端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左侧的输入壳体上设有轴承盖;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平行齿轮轴和同心传动轴的右端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输入壳体的侧壁上。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壳体的左侧面设有电机油泵,电机油泵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电机底座上,电机底座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输入壳体的左侧面;电机油泵为行星齿轮箱进行润滑油循环泵送。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同心传动轴的右端和初级行星架的左端为相互联结的渐开线内花键;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的右端为渐开线外花键,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的左端为用于分别与同心传动轴和初级行星轴联结的外齿圆柱齿轮。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初级太阳轮和输出太阳轮是浮动的,初级太阳轮通过第五轴承和球头螺钉限制轴向位移,输出级太阳轮通过第七轴承和初级挡铁法兰限制轴向位移; 第五轴承和第七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第五轴承安装在初级太阳轮内;第七轴承安装在第二挡铁法兰内。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出行星架的左端通过第六轴承安装在行星连接法兰上,输出行星架的右端以轴套为安装止口和输出轴联接为一体,轴套通过第九轴承安装在输出法兰上,输出轴为渐开线内花键输出轴;第六轴承、第八轴承和第九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10.如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输入端盖的中部设有与输入轴配合的第一油封;输出端盖内安装有与输出轴配合的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均为双氟橡胶油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强制润滑的一级锥齿输入行星齿轮箱,包括输入壳体和输入壳体侧面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输入壳体的上端设有竖向的输入轴;同心传动轴的右端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联结进行动力输出;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油泵实现了对齿轮箱内齿轮油液面上方的齿轮和轴承的强制润滑;其通输入轴的锥齿直交轴输入行星齿轮箱大大增加了整机的减速比,在满足需要更低转速和更大扭矩的工作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对轴向尺寸要求小的场合;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减速比大、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润滑充分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IPC分类】F16H57/04, F16H1/28
【公开号】CN204647162
【申请号】CN201520216468
【发明人】严伟, 肖圣达, 陈恒, 宋康乐
【申请人】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