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齿轮箱,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转动360度与倾斜功能的双轴齿轮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传统手机或智慧手机)固定在固定的基座上面,以手动方式调整显示屏及内建摄影镜头的方向。例如,作用于展示手机的手机基座,使用者必须手动移动或调整基座来改变手机显示屏的方向,但仍旧只能静态展示。使用手机进行摄影、自拍时,传统的手机基座,也无法自动旋转,而必须使用者慢慢调整。
[0003]由于手机的体积不大,因此所搭配的基座也小。小尺寸的基座内部不容易设置复杂的机构来达成自动转动的功能。因此,尺寸小而且运转精密的齿轮传动机构便有发展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轴齿轮箱,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小型化,以供安装至需要尺寸小而且运转精密的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备中。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轴齿轮箱,包含:
[0006]一基座,具有一基板、一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延伸于该基板的相对二个侧边,并且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互相平行设置,而在该基板、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0007]一第一动力输出杆,枢设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
[0008]一第一驱动马达,固定于该第一侧板,且该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该第一侧板,而连接于一位于容置空间中的第一输出齿轮;
[0009]一第一减速齿轮组,设置于该第一侧板,且位于容置空间中,且连接该第一动力输出杆,同时该第一减速齿轮组嗤合于该第一输出齿轮;
[0010]一第二动力输出杆,枢设于该基板,并且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的轴向之间具有一夹角;
[0011]一第二驱动马达,固定于该基座,并且位于容置空间中,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于一第二输出齿轮;以及
[0012]一第二减速齿轮组,设置于该基板,且位于容置空间中,且连接该第二动力输出杆,同时该第二减速齿轮组啮合于该第二输出齿轮。
[0013]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驱动马达为步进马达。
[0014]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驱动马达为步进马达。
[0015]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的轴向互相垂直。
[0016]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减速齿轮组具有:
[0017]一第一减速齿轮与一第二减速齿轮,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侧板,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第一减速齿轮与该第二减速齿轮同轴设置而互相连动;同时,该第一减速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输出齿轮;以及
[0018]一扇形齿轮,固定于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且啮合于该第二减速齿轮。
[0019]进一步地,其中,该基座更包含一马达架,延伸于该基板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二驱动马达固定于马达架之上,且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该马达架,而连接于该第二输出齿轮。
[0020]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减速齿轮组具有:
[0021]一第三减速齿轮与一同轴齿轮,固定于同一轴心而转动地设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同时该第三减速齿轮啮合于该第二输出齿轮;以及
[0022]一第四减速齿轮,固定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且啮合于该同轴齿轮。
[0023]进一步地,更包含一第一扁平电缆插座组,固定于该第一驱动马达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驱动马达。
[0024]进一步地,更包含一第二扁平电缆插座组,固定于该第二驱动马达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驱动马达。
[0025]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齿轮箱,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小型化,以供安装至需要尺寸小而且运转精密的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备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轴齿轮箱的立体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轴齿轮箱的另一立体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轴齿轮箱的侧视图一。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轴齿轮箱的侧视图二。
[0030]图中,100 双轴齿轮箱 110基座
[0031]112 基板 114第一侧板
[0032]116 第二侧板 118马达架
[0033]120 第一驱动马达 122第一输出齿轮
[0034]130 第二驱动马达 132第二输出齿轮
[0035]140 第一减速齿轮组 141第一减速齿轮
[0036]142 第二减速齿轮 148扇形齿轮
[0037]150 第二减速齿轮组 153第三减速齿轮
[0038]154 第四减速齿轮 155同轴齿轮
[0039]160 第一动力输出杆 170第二动力输出杆
[0040]180第一扁平电缆插座组190 第二扁平电缆插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2]请参阅图1与图3所示,为本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双轴齿轮箱100。双轴齿轮箱100包含一基座110、一第一驱动马达120、一第二驱动马达130、一第一减速齿轮组140、一第二减速齿轮组150、一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以及一第二动力输出杆170。
[0043]如图1与图2所不,基座110具有一基板112、一第一侧板114与一第二侧板116。第一侧板114与第二侧板116延伸于基板112的相对二侧边,并且互相平行设置,使得基板112、第一侧板114与第二侧板116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A。基座110用以固定双轴齿轮箱100于一预定位置,例如固定双轴齿轮箱100于一旋转底座的内部。
[0044]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动力输出杆160枢设于第一侧板114与第二侧板116之间,而第一驱动马达120固定于第一侧板114。第一驱动马达120的输出轴穿过第一侧板114,而连接于一位于容置空间A中的第一输出齿轮122。第一驱动马达120可为步进马达或其他形式的马达。
[0045]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减速齿轮组140设置于第一侧板114,且位于容置空间A中,且连接第一动力输出杆160。
[0046]如图所示,第一减速齿轮组140啮合于第一输出齿轮122,从而将第一驱动马达120的输出传递至第一动力输出杆160,并予以减速并放大扭力。
[0047]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动力输出杆170枢设于基板112,并且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与第二动力输出杆170的轴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较佳地,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与第二动力输出杆170的轴向互相垂直。
[0048]如图所示,第二驱动马达130固定于基座110,并且位于容置空间A中。基座110更包含一马达架118,延伸于基板112而位于容置空间A中,第二驱动马达130固定于马达架118之上,且第二驱动马
达130的输出轴穿过马达架118,而连接于一位于容置空间A中的第二输出齿轮132。第二驱动马达130可为步进马达或其他形式的马达。
[0049]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减速齿轮组150设置于基板112,且位于容置空间A中,且连接第二动力输出杆170。
[0050]如图所示,第二减速齿轮组150啮合于第二输出齿轮132,从而将第二驱动马达130的输出传递至第二动力输出杆170,并予以减速并放大扭力。
[0051]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与第二动力输出杆170的轴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而提供不同轴向的旋转输出。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输出杆170连接于一旋转底座,用以驱动双轴齿轮箱100相对于旋转底座转动,而第一动力输出杆160连接于一乘载座,用以改变乘载座的倾斜状态。是以,通过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与第二动力输出杆170的配合,设置于乘载座上的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就可以改变其正面指向的方向以及装置本身倾斜的角度。
[0052]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减速齿轮组140具有一第一减速齿轮141、一第二减速齿轮142与一扇形齿轮148。
[0053]第一减速齿轮141与第二减速齿轮14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板114,且位于容置空间A中,第一减速齿轮141与第二减速齿轮142同轴设置而互相连动。同时,第一减速齿轮141啮合于第一驱动马达120的第一输出齿轮122。扇形齿轮148固定于第一动力输出杆160,且啮合于第二减速齿轮142。以此,第一驱动马达120的输出将由第一输出齿轮122传递到第一减速齿轮141,再通过第二减速齿轮142传递到扇形齿轮148,最后由传递到第一动力输出杆160,形成一减速并且放大扭力的历程。
[0054]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减速齿轮组150具有一第三减速齿轮153、一同轴齿轮155与一第四减速齿轮154。
[0055]第三减速齿轮153与同轴齿轮155固定于同一轴心,可转动地设置于基板112上,且位于容置空间A中。第三减速齿轮153啮合于第二驱动马达130的第二输出齿轮132。第四减速齿轮154固定于第二动力输出杆170,且啮合于同轴齿轮155。以此,第二驱动马达130的输出将由第三减速齿轮153及同轴齿轮155传递到第四减速齿轮154,最后由传递到第二动力输出杆170,形成一减速并且放大扭力的历程。
[0056]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双轴齿轮箱100更包含一第一扁平电缆插座组180,固定于第一驱动马达120上,且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马达120,用以连接电力至第一驱动马达120,并通过供电脚位改变第一驱动马达120的输出转向及转速。双轴齿轮箱100更包含一第二扁平电缆插座组190,固定于第二驱动马达130上,且电性连接于第二驱动马达130,用以连接电力至第二驱动马达130,并通过供电脚位改变第二驱动马达130的输出转向及转速。
[0057]通过第一减速齿轮组140及第二减速齿轮组150提供的减速比,来调整输出扭力,进而提供一转速适当且扭力足够的输出,且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小型化,可以供安装至需要尺寸小而且运转精密的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备中。
[00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具有一基板、一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延伸于该基板的相对二个侧边,并且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互相平行设置,而在该基板、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动力输出杆,枢设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 一第一驱动马达,固定于该第一侧板,且该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该第一侧板,而连接于一位于容置空间中的第一输出齿轮; 一第一减速齿轮组,设置于该第一侧板,且位于容置空间中,且连接该第一动力输出杆,同时该第一减速齿轮组嗤合于该第一输出齿轮; 一第二动力输出杆,枢设于该基板,并且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的轴向之间具有一夹角; 一第二驱动马达,固定于该基座,并且位于容置空间中,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于一第二输出齿轮;以及 一第二减速齿轮组,设置于该基板,且位于容置空间中,且连接该第二动力输出杆,同时该第二减速齿轮组啮合于该第二输出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驱动马达为步进马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驱动马达为步进马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的轴向互相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减速齿轮组具有: 一第一减速齿轮与一第二减速齿轮,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侧板,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第一减速齿轮与该第二减速齿轮同轴设置而互相连动;同时,该第一减速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输出齿轮;以及 一扇形齿轮,固定于该第一动力输出杆,且啮合于该第二减速齿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更包含一马达架,延伸于该基板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二驱动马达固定于马达架之上,且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该马达架,而连接于该第二输出齿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减速齿轮组具有: 一第三减速齿轮与一同轴齿轮,固定于同一轴心而转动地设置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同时该第三减速齿轮啮合于该第二输出齿轮;以及 一第四减速齿轮,固定于该第二动力输出杆,且啮合于该同轴齿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扁平电缆插座组,固定于该第一驱动马达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驱动马达。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扁平电缆插座组,固定于该第二驱动马达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驱动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轴齿轮箱,包含一基座;一第一动力输出杆,枢设于基座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一第一驱动马达,固定于第一侧板,且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穿过第一侧板,而连接于一第一输出齿轮;第一减速齿轮组,设置于第一侧板,且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中,且连接第一动力输出杆,同时第一减速齿轮组啮合于第一输出齿轮;一垂直于第一动力输出杆的第二动力输出杆,枢设于基座的基板; 一第二驱动马达,固定于基座,并且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于一第二输出齿轮;以及一第二减速齿轮组,设置于基板,且位于容置空间中,且连接第二动力输出杆,同时第二减速齿轮组啮合于第二输出齿轮。
【IPC分类】F16H57/023, F16M11/18, H04M1/12, A47F7/00, F16H1/20, F16H57/025
【公开号】CN204647153
【申请号】CN201520139892
【发明人】李经康
【申请人】小绿草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