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飞轮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飞轮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铸铁惯性圆盘,用于存蓄能量,供给非做功行程需求,带动整个曲连杆结构越过上下止点,保证发动机曲轴旋转的惯性旋转的均匀性和输出扭矩的均匀性,借助于本身旋转的惯性力,帮助克服启动时汽缸中的压缩阻力和维持短期超载时发动机的继续运转的一种发动机零件。
[0003]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皮带轮及皮带返修时,发动机飞轮通过曲轴带动带轮旋转,皮带轮及皮带难以装配及拆卸,皮带轮及皮带安装或拆卸时需要人工使用卡钳等工具在飞轮上加反作用力用以限制发动机飞轮旋转,若螺母力矩过大时,使用人力固定,费时费力,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以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包括辅具本体,定位销,锁块,螺母及设在飞轮正下方缸体上的定位孔;
[0006]所述辅具本体顶部两端向外延伸有用于卡合飞轮轮齿的凸起,所述辅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第一安装孔;
[0007]所述锁块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锁块,所述锁块设在所述辅具本体的顶部,所述锁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0008]所述定位销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顶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定位销的顶部设在锁块外,
[0009]所述螺母与所述定位销顶部的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底端与所述锁块接触。
[0010]优选地,所述辅具本体的两凸起内端面距离与所述飞轮的宽度相等。
[0011]优选地,还包括锁块安装孔,所述锁块安装孔设在所述辅具本体的定位孔旁预设位置;所述锁块为L型锁块,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L型锁块顶边,所述L型锁块的底边垂直固定在所述锁块安装孔内。
[0012]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为从上至下逐渐变大的阶梯轴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阶梯轴从上至下分别为,表面设有螺纹的第一阶梯轴、与所述L型锁块的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阶梯轴、与所述辅具本体的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三阶梯轴、与缸体上的定位孔配合的第四阶梯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梯轴的长度与所述螺母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阶梯轴的长度与所述L型锁块的顶边厚度相同。
[0015]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飞轮限位辅具卡住飞轮齿,并通过定位销连接于发动机缸体上实现固定。通过采用螺母和锁块结构可进一步调节飞轮预紧力,实现辅具本体的压紧和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实现飞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助安装结构的装配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中辅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辅具本体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5为L型锁块的俯视图;
[0022]图6为L型锁块的主视图;
[0023]本实施例图中:1-辅具本体2-定位销3-L型锁块4-螺母5_第一安装孔6_锁块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8-第一阶梯轴9-第二阶梯轴10-第三阶梯轴11-第四阶梯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如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包括辅具本体I,定位销2,锁块,螺母4及设在飞轮正下方缸体上的定位孔;其中,所述辅具本体I顶部两端向外延伸有用于卡合飞轮轮齿的凸起,所述辅具本体I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2的第一安装孔5 ;所述锁块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锁块,所述锁块设在所述辅具本体I的顶部,所述锁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配合的第二安装孔7 ;所述定位销2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7、第一安装孔5,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2顶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定位销2的顶部设在锁块外,所述螺母4与所述定位销的顶部螺纹结构配合,所述螺母底端与所述锁块接触。
[0026]本实施例中,辅具本体I通过定位销固定在飞轮的正下方,通过采用预设距离的卡块,使得辅具本体顶部的凸起能准确的与飞轮的底端轮齿卡合,在定位销的顶部设置螺纹,采用螺母来压紧卡块,间接的压紧了辅具本体与飞轮轮齿的配合;采用此安装结构,使得飞轮的固定方便可靠,无需采用其余附加措施,即可实现飞轮的固定。
[0027]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助安装结构,辅具本体I的两凸起内端面距离与所述飞轮的宽度相等,这样,装配时两凸起部分能完全卡合在飞轮上,使得安装更加可靠。
[0028]进一步地,锁块安装孔6设在辅具本体I的第一安装孔旁预设位置;所述锁块为L型锁块3,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L型锁块3顶边,所述L型锁块3的底边垂直固定在所述锁块安装孔内。采用L型锁块,使得在螺母压紧时,直接通过L形构造压紧辅具本体,更加确保辅具本体上凸起与飞轮的预紧以及固定。
[0029]更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定位销采用从上至下逐渐变大的阶梯轴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每段阶梯轴作用依次分开,便于生产及使用;具体的,其中,所述阶梯轴从上至下分别为,表面设有螺纹的第一阶梯轴8、与所述L型锁块的第二安装孔7配合的第二阶梯轴9、与所述辅具本体的第一安装孔5配合的第三阶梯轴10、与缸体上的定位孔配合的第四阶梯轴11。其中,最主要的为第一阶梯轴8和第二阶梯轴9,由于第一阶梯轴装有螺母,第二阶梯轴装有L型锁块,通过此两个阶梯轴配合可调节辅具本体的预紧力,进而使飞轮跟有效固定,而第三阶梯轴只要保证辅具本体可以进行一定距离滑动即可,第四阶梯轴保证与定位块配合固定即可。
[0030]因此,本方案中,第一阶梯轴8的长度与螺母4的高度相同,第二阶梯轴9的长度与所述L型锁块的顶边厚度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最大发挥螺母和L型锁块的作用,即,初始时辅具本体的凸起刚刚贴合在在飞轮轮齿外侧边沿上,此时,L型锁块顶边靠近定位销顶部的螺纹端,螺母底端刚好与所述定位销顶部螺纹接触;此时,旋转螺母,对L型锁块进行预紧,当螺母与第一阶梯轴螺纹完全配合时,预紧力达到压板可承受最大,此时,L型锁块完全配合在第二阶梯轴上。此种结构,节省材料,同时在保证辅具本体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预紧力。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装配简单,通过定位销连接发动机缸体实现固定,同时定位销使辅具本体上的凸起与飞轮的轮齿卡合,通过采用螺母和锁块结构可进一步调节飞轮预紧力,实现辅具本体的压紧和固定。
[00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具本体,定位销,锁块,螺母及设在飞轮正下方缸体上的定位孔; 所述辅具本体顶部两端向外延伸有用于卡合飞轮轮齿的凸起,所述辅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锁块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锁块,所述锁块设在所述辅具本体的顶部,所述锁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定位销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顶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定位销的顶部设在锁块外, 所述螺母与所述定位销顶部的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底端与所述锁块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本体的两凸起内端面距离与所述飞轮的宽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块安装孔,所述锁块安装孔设在所述辅具本体的定位孔旁预设位置;所述锁块为L型锁块,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L型锁块顶边,所述L型锁块的底边垂直固定在所述锁块安装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为从上至下逐渐变大的阶梯轴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轴从上至下分别为,表面设有螺纹的第一阶梯轴、与所述L型锁块的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阶梯轴、与所述辅具本体的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三阶梯轴、与缸体上的定位孔配合的第四阶梯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轴的长度与所述螺母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阶梯轴的长度与所述L型锁块的顶边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飞轮限位辅具安装结构,包括辅具本体,定位销,锁块,螺母及设在飞轮正下方缸体上的定位孔;所述辅具本体顶部两端向外延伸有用于卡合飞轮轮齿的凸起,所述辅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块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锁块,所述锁块设在所述辅具本体的顶部,所述锁块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定位销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销顶部为螺纹结构,所述定位销的顶部设在锁块外,所述螺母与所述定位销顶部的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底端与所述锁块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装配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人工固定飞轮时产生的问题。
【IPC分类】F16F15/315
【公开号】CN204647138
【申请号】CN201520347928
【发明人】刘召, 王涛, 马丽娟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