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7  134

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领域,尤其涉及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减震器,是在不影响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前提下,消除为增大生产效率,提高运行速度产生的冲击、震动、噪音、保证安全,优化生产环境。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压减震器,其结构复杂,通常将缸体的内壁面设计成台阶状结构,在缸体的内壁加工困难,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这些缺点,进行了研宄改进,提供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便、成本低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的内部开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活塞头,活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活塞头螺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接缸帽,所述活塞杆为空心筒体结构,气嘴盖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并与缸帽固接,在所述缸帽与气嘴盖之间连接成套气嘴;在所述活塞杆内还安装隔离活塞,所述隔离活塞与气嘴盖之间形成用于储存氮气的第二内腔体;振激管的一端贯穿活塞头并与所述隔离活塞抵接,在所述振激管的外周面套接底座,所述底座与底螺母固接,薄螺母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振激管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薄螺母的端部还连接内六角螺栓。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07]所述底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底座外周面上安装O型圈,在所述内六角螺栓及气嘴盖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
[0008]所述振激管为圆柱形空心筒体,在所述振激管内开有第三内腔体,多个油孔间隔开设在所述振激管的外周面上,各油孔均与第三内腔体及第一内腔体相连通;
[0009]在所述隔离活塞的外周面设置环型槽,于所述环形槽内还安装星型圈;
[0010]位于活塞头与活塞杆的内壁之间、于所述活塞头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位于所述活塞头与缸体的内壁之间、于所述活塞头的外周面安装格莱圈;
[0011]在所述缸体的外周还通过内六角定螺栓固接前法兰;
[0012]位于所述缸体与活塞杆的外周面之间、在所述缸体的内壁还分别安装防尘圈和耐磨圈。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在活塞杆内部开设第二内腔体,利用成套气嘴向第二内腔体内注入氮气,使第二内腔体形成弹性机构,振激管开设第三内腔体及油孔,便于液压油从缸体的第一内腔体流入振激管内部,并能有效与隔离活塞接触,以达到消除震动的目的,在振动消除后利用氮气形成的弹性机构还能使液压油平稳返回,同时实现振激管还能驱动活塞头及活塞杆复位,大大提高了减震器的整体性能,工作平稳性高,提高操纵稳定性,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1。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1I。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其中:1、缸体;2、活塞杆;3、缸帽;4、O型圈;5、气嘴盖;6、成套气嘴;7、第二内腔体;8、防尘圈;9、耐磨圈;10、隔离活塞;11、星型圈;12、活塞头;13、格莱圈;14、振激管;15、第三内腔体;16、油孔;17、圆柱形弹性开口销;18、底座;19、底螺母;20、薄螺母;21、内六角螺栓;22、前法兰;23、第一内腔体;24、内六角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包括缸体1,在缸体I的内部开有第一腔体23,在第一腔体23内安装活塞头12,活塞杆2的一端伸入第一腔体23内并与活塞头12螺接,在活塞杆2的另一端固接缸帽3,活塞杆2为空心筒体结构,气嘴盖5安装在活塞杆2的内部并与缸帽3固接,在缸帽3与气嘴盖5之间连接成套气嘴6,在活塞杆2内还安装隔离活塞10,隔离活塞10与气嘴盖5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氮气的第二内腔体7,振激管14的一端贯穿活塞头12并与隔离活塞10抵接,在振激管14的外周面套接底座18,底座18与底螺母19固接,薄螺母20贯穿底座18并与振激管14的另一端螺接,在薄螺母20的端部还连接内六角螺栓21,在薄螺母20上还安装圆柱形弹性开口销17。如图4所示,底座18的外周面与缸体I的内壁抵接,底座18外周面上安装O型圈4,在内六角螺栓21及气嘴盖5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4。如图4所示,振激管14为圆柱形空心筒体,在振激管14内开有第三内腔体15,多个油孔16间隔开设在振激管14的外周面上,各油孔16均与第三内腔体15及第一内腔体23相连通。如图4所示,在隔离活塞10的外周面设置环型槽,于环形槽内还安装星型圈11。在位于活塞头12与活塞杆2的内壁之间、于活塞头12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4 ;位于活塞头12与缸体I的内壁之间、于活塞头12的外周面安装格莱圈13。在缸体I的外周还通过内六角定螺栓24固接前法兰22。位于所述缸体I与活塞杆2的外周面之间、在所述缸体I的内壁还分别安装防尘圈8和耐磨圈9。
[00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3]如图4所示,在缸帽3与气嘴盖5固接前,首先通过成套气嘴6向第二内腔体7中充入氮气,然后通过紧固件将缸帽3与气嘴盖5固接,成套气嘴6防止氮气外泄,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外部动力源接触缸帽3,由于缸帽3与气嘴盖5固接并套装在活塞杆2的外周,因此活塞杆2在缸体I内前进并带动活塞头12在第一内腔体23内作直线位移,由于第一内腔体23内充满液压油,液压油受活塞头12挤压后从油孔16进入第三内腔体15内,带有动能的液压油进入第三内腔体15后与隔离活塞10接触,由于在第二内腔体7中充有氮气,因此该动能在接触到隔离活塞10后促使隔离活塞10挤压第二内腔体7中的氮气,达到抵消动能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当减震完毕后,隔离活塞10受第二内腔体7内的氮气影响回弹复位,位于振激管14内的液压油(不具备动能)从油孔16中流入第一内腔体23内,从而推动活塞头12及活塞杆2复位。
[0024]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在所述缸体(I)的内部开有第一腔体(23),在所述第一腔体(23)内安装活塞头(12),活塞杆(2)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23)内并与活塞头(12)螺接,在所述活塞杆(2)的另一端固接缸帽(3),所述活塞杆(2)为空心筒体结构,气嘴盖(5)安装在所述活塞杆(2)的内部并与缸帽(3)固接,在所述缸帽(3)与气嘴盖(5)之间连接成套气嘴(6);在所述活塞杆(2)内还安装隔离活塞(10),所述隔离活塞(10)与气嘴盖(5)之间形成用于储存氮气的第二内腔体(7);振激管(14)的一端贯穿活塞头(12)并与所述隔离活塞(10)抵接,在所述振激管(14)的外周面套接底座(18),所述底座(18)与底螺母(19)固接,薄螺母(20)贯穿所述底座(18)并与所述振激管(14)的另一端螺接,在所述薄螺母(20)的端部还连接内六角螺栓(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8)的外周面与所述缸体(I)的内壁抵接,所述底座(18 )外周面上安装O型圈(4),在所述内六角螺栓(21)及气嘴盖(5)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激管(14)为圆柱形空心筒体,在所述振激管(14)内开有第三内腔体(15),多个油孔(16)间隔开设在所述振激管(14)的外周面上,各油孔(16)均与第三内腔体(15)及第一内腔体(23)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活塞(10)的外周面设置环型槽,于所述环形槽内还安装星型圈(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活塞头(12)与活塞杆(2)的内壁之间、于所述活塞头(12)的外周面也安装O型圈;位于所述活塞头(12)与缸体(I)的内壁之间、于所述活塞头(12)的外周面安装格莱圈(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缸体(I)的外周还通过内六角定螺栓(24)固接前法兰(2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缸体(I)与活塞杆(2)的外周面之间、在所述缸体(I)的内壁还分别安装防尘圈(8)和耐磨圈(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工业及道路的减震器结构,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的内部开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活塞头,活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活塞头螺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接缸帽,所述活塞杆为空心筒体结构,气嘴盖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并与缸帽固接,在所述缸帽与气嘴盖之间连接成套气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在活塞杆内部开设第二内腔体,利用成套气嘴向第二内腔体内注入氮气,使第二内腔体形成弹性机构,振激管开设第三内腔体及油孔,便于液压油从缸体的第一内腔体流入振激管内部,并能有效与隔离活塞接触,以达到消除震动的目的。
【IPC分类】F16F9/32
【公开号】CN204647122
【申请号】CN201520253629
【发明人】孙勇, 朱亦清
【申请人】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