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是一种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SHLlO-1.6—AII型燃煤锅炉是工业企业常用的锅炉之一,其后轴润滑为通用锂基润滑脂(GB7324— 2010)。由于设计缺陷,该型号锅炉后轴无冷却装置,这样在燃烧时后轴两端轴承处温度可达170°C左右,已接近或超过润滑脂的滴点温度,造成润滑脂的失效,从而加剧后轴与轴承的磨损,导致轴承过热,进而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检修成本,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又由于其轴承的开放式结构,锅炉灰尘极易进入轴承内造成结垢堵塞油路。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可以对后轴的轴承座进行冷却,同时防止锅炉灰尘进入轴承内,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0004]—种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包括罩住锅炉后轴的轴承座的冷却风箱,所述冷却风箱上开设有用于与导风管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过所述导风管与锅炉风机连接。
[0005]如上所述的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所述冷却风箱采用厚度为2-3_的钢板制作rfn 。
[0006]本实用新型在锅炉后轴设置冷却装置,锅炉风机产生的气流从冷却风箱的进风口进入冷却风箱内,利用流动的冷风对后轴的轴承座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润滑油管内的润滑脂有一种合适的环境温度;由于冷却风箱将轴承座密封,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进入轴承座的灰尘,进而可避免锅炉灰尘进入轴承内造成结垢堵塞油路。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I一锅炉后轴,2—进风口,3—冷却风箱,4一轴承座,5—润滑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包括罩住锅炉后轴I的轴承座4的冷却风箱3,润滑油管5穿过轴承座4将润滑油引入后轴I。所述冷却风箱3可采用厚度为2-3_的钢板制作而成,使轴承座4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冷却风箱3上开设有与导风管连通的进风口 2,进风口通过导风管与锅炉风机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锅炉风机产生的气流从冷却风箱3的进风口 2进入冷却风箱3内,利用流动的冷风对后轴I的轴承座4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润滑油管5内的润滑脂有一种合适的环境温度;由于冷却风箱3将轴承座4密封,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进入轴承座4的灰尘,进而可避免锅炉灰尘进入轴承内造成结垢堵塞油路。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住锅炉后轴(I)的轴承座(4)的冷却风箱(3),所述冷却风箱(3)上开设有用于与导风管连通的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通过所述导风管与锅炉风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箱(3)采用厚度为2-3mm的钢板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后轴冷却装置,包括罩住锅炉后轴的轴承座的冷却风箱,所述冷却风箱上开设有用于与导风管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过所述导风管与锅炉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锅炉后轴设置冷却装置,锅炉风机产生的气流从冷却风箱的进风口进入冷却风箱内,利用流动的冷风对后轴的轴承座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润滑油管内的润滑脂有一种合适的环境温度;由于冷却风箱将轴承座密封,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进入轴承座的灰尘,进而可避免锅炉灰尘进入轴承内造成结垢堵塞油路。
【IPC分类】F16C37/00
【公开号】CN204647026
【申请号】CN201520369719
【发明人】姚永东, 钟仕凯, 艾永成
【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