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燃油燃气锅炉尾部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加,能源供需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环境质量,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及新技术。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天然气的引进、开发,天然气的使用率得到大幅增长,燃气锅炉已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普及。同时新建电厂发电机组项目的锅炉设备也许配置一到两台小型的启动锅炉。以上两类情况前者为燃气锅炉,后者大多为燃油或燃气锅炉,其排烟温度均在150°C以下,为提高燃料利用率,均在锅炉尾部设置独立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大多为翅片管、光管以及热管受热面,前两者占地面积大、结构笨重、运输或安装困难,使用寿命短。后者虽体积较小,但其使用寿命较短,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占地面积大、结构笨重、运输或安装困难,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同时将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联合在一起,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锅炉运行可不必再另配置暖风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墙、内墙、支撑管、省煤器管束、光管空预器管束、省煤器环形集箱、上管板、下管板、底部烟道、出烟筒、管接头、支撑框架、四个空预器支撑板、数个内室烟道隔板、数个外室烟道隔板、数个冷凝水疏水管、数个疏水阀,支撑管、内墙和外墙有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支撑管与内墙之间为内室,内墙与外墙之间为外室,省煤器环形集箱设置在内墙和外墙的上端,底部烟道设置在内墙和外墙的下端,支撑框架支撑在底部烟道的下面,上管板和下管板水平设置在内墙和外墙上,且上管板和下管板上下设置在省煤器环形集箱与底部烟道之间,出烟筒设置在上管板的上面,且出烟筒的下端与内室相通,出烟筒的上端穿过省煤器环形集箱的内环与大气相通,出烟筒与省煤器环形集箱的内环之间为进烟通道,省煤器环形集箱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与进烟通道相通的环形进烟口,省煤器管束设置在外室中,且省煤器管束的上端与省煤器环形集箱连通,省煤器管束的下端与底部烟道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设置在内室中且位于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且光管空预器管束的上端与出烟筒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的下端与底部烟道相通,数个内室烟道隔板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布置在内室中,数个外室烟道隔板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布置在外室中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冷凝水疏水管设置在支撑框架上,且冷凝水疏水管的一端与底部烟道相通,冷凝水疏水管上安装有疏水阀,省煤器环形集箱上安装有管接头,四个空预器支撑板呈十字布置在内室中,且每个空预器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管连接,每个空预器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内墙连接。
[0006]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发明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结合燃油燃气锅炉烟气中水分含量大(18?20%),排烟温度低及锅炉低负荷运行冷凝水量大等特点,集中解决余热回收装置受热面布置及低温腐蚀问题。整个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装置外侧加热给水,内侧加热冷空气,二者相结合,特别适合北方地区冬季运行的燃油燃气锅炉。
[0008]二、本发明装置同时加热冷空气及低温的给水。
[0009]三、本发明装置分为内外两层密封,漏风小,锅炉热效率高,整体外型简洁、美观,使用寿命长。
[0010]四、本发明装置的底部设置疏水管,及时排除冷凝水,减轻装置因冷凝水带来的腐蚀问题。
[0011]五、省煤器及空预预热器均采用耐腐蚀的钢材制作(如ND钢,不锈钢306L等),设备的使用得到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的A-A截面视图;
[0014]图3是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外墙1、内墙2、支撑管3、省煤器管束4、光管空预器管束5、省煤器环形集箱6、上管板7、下管板8、底部烟道
9、出烟筒11、管接头12、支撑框架16、四个空预器支撑板13、数个内室烟道隔板17、数个外室烟道隔板18、数个冷凝水疏水管10、数个疏水阀19,支撑管3、内墙2和外墙1有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支撑管3与内墙2之间为内室B,内墙2与外墙1之间为外室C,省煤器环形集箱6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的上端,底部烟道9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的下端,支撑框架16支撑在底部烟道9的下面,上管板7和下管板8水平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上,且上管板7和下管板8上下设置在省煤器环形集箱6与底部烟道9之间,出烟筒11设置在上管板7的上面,且出烟筒11的下端与内室B相通,出烟筒11的上端穿过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与大气相通,出烟筒11与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之间为进烟通道15,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与进烟通道15相通的环形进烟口 6-1,省煤器管束4设置在外室C中,且省煤器管束4的上端与省煤器环形集箱6连通,省煤器管束4的下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5设置在内室B中且位于上管板7与下管板8之间,且光管空预器管束5的上端与出烟筒11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5的下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数个内室烟道隔板17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布置在内室B中,数个外室烟道隔板18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布置在外室C中上管板7与下管板8之间,冷凝水疏水管10设置在支撑框架16上,且冷凝水疏水管10的一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冷凝水疏水管10的一端通至外接水槽,冷凝水疏水管10上安装有疏水阀19,省煤器环形集箱6上安装有管接头12,管接头12用于与进水管连接,四个空预器支撑板13呈十字布置在内室B中,且每个空预器支撑板13的一端与支撑管3连接,每个空预器支撑板13的另一端与内墙2连接。
[0016]省
煤器管束4选择合适的横、纵向节距,光管空预器管束5选择合适的横、纵向节距以保证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烟气流速。冷凝水疏水管10用于排尽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
[0017]整个装置可采用立式或卧式布置,可根据场地选择合适的结构布置,整个装置的载荷通过底部支座21承载,无需另设钢架。
[0018]整个装置除底部支座21外,其余各件均采用耐腐蚀钢材(如ND钢、不锈钢306L),这种材质低温腐蚀抗性强,使用寿命长。
[0019]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外室C为烟气-水换热,内室B为烟气-空气换热;烟气由进烟通道15进入,流经省煤器环形集箱6、外室C、底部烟道9后再进入内室B。外室C受热面采用省煤器管束4(螺旋翅片管),工质在省煤器管束4内流动,烟气冲刷省煤器管束4的外壁受热面,内室B受热面采用光管空预器管束5,烟气在光管空预器管束5内流动,空气冲刷光管空预器管束5的外壁。螺旋状布置的内室烟道隔板17将内室B的烟道隔离,螺旋状布置的外室烟道隔板18将外室C的烟道隔离,烟气在各自的烟道内呈螺旋状斜向冲刷受热面。烟气先斜向冲刷外室的省煤器管束4,然后在装置底部(尾部)转弯180°进入内室B,纵向冲刷光管空预器管束5后从上部的出烟筒11引出。给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经省煤器环形集箱6进入省煤器管束4并吸收烟气余热,最后从省煤器管束4的出水端引出。空气从烟道顶部进入内室B,内呈螺旋状冲刷受热面,最后从空气出口 22引出。
[0020]【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多个隔板14,多个隔板14在省煤器环形集箱6内均布设置。隔板14可根据省煤器工质流量选取,保证工质流速在0.8m/s?lm/s。省煤器环形集箱6根据流经的工质流量管圈数可设置成数段,中间用隔板14隔开,通过连接管可形成多个并联回路或串联回路。当进水的流速太慢时,可设置隔板14,以增加进水的流速。其它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保温层20,保温层20沿外墙1的外墙体铺设。这样设计可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其它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墙(1)、内墙(2)、支撑管(3)、省煤器管束(4)、光管空预器管束(5)、省煤器环形集箱(6)、上管板(7)、下管板(8)、底部烟道(9)、出烟筒(11)、管接头(12)、支撑框架(16)、四个空预器支撑板(13)、数个内室烟道隔板(17)、数个外室烟道隔板(18)、数个冷凝水疏水管(10)、数个疏水阀(19),支撑管(3)、内墙(2)和外墙(1)有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支撑管(3)与内墙(2)之间为内室(B),内墙(2)与外墙(1)之间为外室(C),省煤器环形集箱(6)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的上端,底部烟道(9)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的下端,支撑框架(16)支撑在底部烟道(9)的下面,上管板(7)和下管板(8)水平设置在内墙(2)和外墙(1)上,且上管板(7)和下管板(8)上下设置在省煤器环形集箱(6)与底部烟道(9)之间,出烟筒(11)设置在上管板(7)的上面,且出烟筒(11)的下端与内室(B)相通,出烟筒(11)的上端穿过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与大气相通,出烟筒(11)与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之间为进烟通道(15),省煤器环形集箱(6)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与进烟通道(15)相通的环形进烟口(6-1),省煤器管束(4)设置在外室(C)中,且省煤器管束(4)的上端与省煤器环形集箱(6)连通,省煤器管束(4)的下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5)设置在内室(B)中且位于上管板(7)与下管板(8)之间,且光管空预器管束(5)的上端与出烟筒(11)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5)的下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数个内室烟道隔板(17)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布置在内室(B)中,数个外室烟道隔板(18)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布置在外室(C)中上管板(7)与下管板(8)之间,冷凝水疏水管(10)设置在支撑框架(16)上,且冷凝水疏水管(10)的一端与底部烟道(9)相通,冷凝水疏水管(10)上安装有疏水阀(19),省煤器环形集箱(6)上安装有管接头(12),四个空预器支撑板(13)呈十字布置在内室(B)中,且每个空预器支撑板(13)的一端与支撑管(3)连接,每个空预器支撑板(13)的另一端与内墙(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隔板(14),多个隔板(14)在省煤器环形集箱(6)内均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温层(20),保温层(20)沿外墙(1)的外墙体铺设。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占地面积大、安装困难的问题。支撑管、内墙和外墙有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支撑管与内墙之间为内室,内墙与外墙之间为外室,省煤器环形集箱设置在内墙和外墙的上端,底部烟道设置在内墙和外墙的下端,出烟筒的下端与内室相通、上端与大气相通,省煤器环形集箱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与进烟通道相通的环形进烟口,省煤器管束的上端与省煤器环形集箱连通、下端与底部烟道相通,光管空预器管束的上端与出烟筒相通、下端与底部烟道相通,数个内室烟道隔板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布置在内室中,数个外室烟道隔板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布置在外室中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本发明用于燃油燃气锅炉上。
【IPC分类】F24H8/00, F23J15/06, F23L15/00
【公开号】CN105485915
【申请号】CN201610052436
【发明人】朱亮, 王雪飞, 翟闯, 袁兴爽
【申请人】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