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脱水方法,尤其是一种纺织制造业中对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进行离心脱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的织物脱水方法,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通常装载于一中转篮内,进进行脱水处理时,需通过一织物输送架将中转篮内的含水织物缓慢输进离心机内,待离心机对含水织物进行脱水处理完后,再通过织物输送架将离心机内的织物缓慢输出至另一中转篮内。整个织物脱水方法存在工序繁杂、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
[0003]为解决现有织物脱水方法存在工序繁杂、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
[0004]—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将装有织物的内笼放入离心机内,所述织物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
[0006]离心机带动内笼周向旋转,使内笼内的织物脱水;
[0007]将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
[0008]本发明实施例,在脱水处理时,直接将装有织物的内笼放入离心机内,由离心机带动内笼周向旋转,使内笼内的织物脱水;在脱水处理完成后,直接将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送入下一道工序;织物自始至终都在同一个内笼内,无须借助中转篮,无须频繁将织物输进输出,一个内笼脱水处理完后,可立即对下一内笼进行脱水处理,工序简单、脱水效率大大提尚ο
[0009]本发明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0010]将装有织物的下一个内笼放入离心机内;
[0011]离心机带动所述下一个内笼周向旋转,使所述下一个内笼内的织物脱水;
[0012]将所述下一个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
[0013]上述所述离心机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上端开口的敞口外笼、以及与外壳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外笼的可开启或闭合的密封盖,所述内笼可送入离心机的外笼内,由外笼带动周向旋转。
[0014]上述所述外笼的底部于其中心位置向上凸设有连接筒;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置的马达、以及与马达动力连接的筒状旋转轴,该筒状旋转轴由外而内穿过所述底座并插入外笼的连接筒内,与连接筒相互配合。
[0015]上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密封盖的边缘相配合的锁紧机构。
[0016]上述所述内笼为上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其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干甩排水孔,其底部于中心位置处向上凸设有套接筒,该套接筒上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内笼在送入离心机的外笼内时,其套接筒套设于所述连接筒外。
[0017]上述所述内笼通过机械手放入离心机内或从离心机中取出,所述套接筒轴心位置的上端面设有一便于机械手抓取的带凸缘的连接件。
[0018]上述所述内笼的上端开口由小渐大。
[0019]上述所述内笼的底部自其侧壁至套接筒之间逐渐向上拱起。
[0020]上述所述内笼的底部还设有一套设于所述套接筒外的支撑环,该支撑环的下端面与内笼底部靠近内笼侧壁处的部位相齐平。
【附图说明】
: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发明的织物全自动染色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织物离心脱水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离心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内笼的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
[0027]图6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28]图7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在松开或尚未夹持内笼连接件时的松夹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在夹持内笼连接件时的夹紧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发明的内笼移动输送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图9的右视图;
[0032]图11为本发明的旋转接布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发明的内笼旋转接布驱动装置与内笼相配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为图12的俯视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图13的C一C剖视图;
[0036]图15为本发明的出布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37]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8]—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应用于图1、图2所示的织物全自动染色、脱水系统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将装有织物的内笼2放入离心机4内,所述织物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
[0040]离心机4带动内笼2周向旋转,使内笼2内的织物脱水;
[0041 ] 将内笼2从离心机4中取出。
[0042]进一步地,本发明之织物离心脱水方法还包括:
[0043]将装有织物的下一个内笼2放入离心机4内;
[0044]离心机4带动所述下一个内笼2周向旋转,使所述下一个内笼2内的织物脱水;
[0045]将所述下一个内笼2从离心机4中取出。
[0046]再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织物全自动染色、脱水系统,沿生产线设置,该生产线上依次设有染色工位01、接布工位02、待脱水工位03、离心脱水工位04和后处理工位05,该系统至少包括:染色设备1、内笼2、机械手3、以及离心机4,离心机4固定安装于离心脱水工位04;
[0047]所述染色设备1,其设于染色工位01,用于对织物进行染色处理;
[0048]所述内笼2,可由接布工位02进入待脱水工位03,再由待脱水工位03进入离心脱水工位04上的离心机4内,再由离心脱水工位04上的离心机4内进入后处理工位05;在接布工位02,该内笼2用于接收装载从染色设备1中输出的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在待脱水工位03,该内笼2用于装载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在离心脱水工位04的离心机4内,该内笼2用于装载所述含水织物并跟随离心机4周向旋转;在后处理工位05,该内笼2用于装载脱水后的织物;
[0049]所述机械手3,可在待脱水工位03、离心脱水工位04和后处理工位05之间移动,用于将内笼2从待脱水工位03先后送入离心脱水工位04上的离心机4内、以及后处理工位05;
[0050]所述离心机4,用于带动内笼2周向旋转,使装载于内笼2内的所述含水织物脱水。[0051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笼从接布工位开始,可先后进入待脱水工位、离心脱水工位、以及后处理工位,使织物从染色设备出来至完成脱水处理自始至终都在同一个内笼内,无须借助中转篮和织物输送架,无须频繁将织物输进输出,一个内笼脱水处理完后,可立即对下一内笼进行脱水处理,工序简单、脱水效率大大提高。
[0052]进一步地,所述待脱水工位03上设有由接布工位02输送而来的若干个所述内笼2,所述机械手3可在待脱水工位03、离心脱水工位04和后处理工位05之间循环移动,并逐一将若干个所述内笼2从待脱水工位03先后送入离心脱水工位04上的离心机4内、以及后处理工位05。一个内笼脱水处理完后,可立即对下一内笼进行脱水处理,实现多个内笼间连续不间断脱水处理,整个脱水工艺的效率大大提高。
[0053]再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条,每条生产线上均设有所述染色设备1、内笼2、机械手3、以及离心机4。多条生产线可同时工作,同时实现全自动染色、脱水处理;同时,不同生产线还可对相同织物进行不同颜色的染色处理和脱水处理,或者不同生产线还可对不相同织物进行不同颜色的染色处理和脱水处理。可适应不同颜色需求的不同织物,适用范围更加宽广,相比在一条产线情况下为适应不同颜色需求需清洗染色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无需清洗染色设备,染色、脱水效率更高。
[0054]又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离心机4包括底座41、设于底座41上的外壳42、设于外壳42内的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上端开口的敞口外笼43、以及与外壳42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外笼43的可开启或闭合的密封盖44,所述内笼2可送入离心机4的外笼43内,由外笼43带动周向旋转。结构简单,脱水效率高。
[0055]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笼43的底部于其中心位置向上凸设有连接筒431;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置的马达45、以及与马达45动力连接的筒状旋转轴46,该筒状旋转轴46由外而内穿过所述底座41并插入外笼43的连接筒431内,与连接筒431相互配合。结构简单,外笼能够获得高速旋转的动力,为实现高效的脱水效率提供保证。
[0056]再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42上还设有与所述密封盖44的边缘相配合的锁紧机构47。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0057]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内笼2为上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其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干甩排水孔,其底部于中心位置处向上凸设有套接筒21,该套接筒21上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内笼2在送入离心机4的外笼43内时,其套接筒21套设于所述连接筒431外。结构简单,在脱水处理时,可方便将内笼送入离心机内,脱水处理完成后,又可方便将内笼从离心机内取出送入后处理工位05。
[0058]进一步地,所述套接筒21轴心位置的上端面设有一便于机械手3抓取的带凸缘的连接件211。结构简单,可以准确、快速抓取内笼并送入相应工位。
[0059]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211呈T形、或螺钉状。结构简单,方便机械手抓取。
[0060]又进一步地,所述内笼2的上端开口由小渐大。结构简单,方便接收输送而来的织物。
[0061]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笼2的底部自其侧壁至套接筒21之间逐渐向上拱起。结构简单,有利于将织物中的水份由内而外通过其侧壁甩出。
[0062]再进一步地,所述内笼2的底部还设有一套设于所述套接筒21外的支撑环212,该支撑环212的下端面与内笼2底部靠近内笼侧壁处的部位相齐平。结构简单,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实现高速旋转。
[0063]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机械手3包括横向
导轨31、纵向移动臂32、以及设于纵向移动臂32下端的夹持装置33,所述纵向移动臂32可相对横向导轨31整体左右水平移动,且纵向移动臂32可带动夹持装置33上下移动;如图6所示,所述夹持装置33包括与纵向移动臂32下端相连的主体331、设于主体331下端的夹持头332、以及枢设于夹持头332上的夹持爪333,所述夹持爪333可相对夹持头332转动以夹紧或松开所述内笼2的连接件211。结构简单,可夹持并输送内笼。
[0064]再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夹持头332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套接腔,该套接腔呈喇叭状,具有一圆筒形套接部3321、以及一位于圆筒形套接部3321下方的开口渐大的锥形导向部3322,夹持装置33向下移动时,其夹持头332的套接腔可套接在所述内笼2的连接件211夕卜。结构简单,夹持稳定,输送可靠、安全。
[0065]又进一步地,所述套接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由外而内贯穿套接腔的条形纵向槽3323,所述夹持爪333枢设于该纵向槽3323内并可绕其枢接部转动,实现夹持状态与松夹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且夹持状态与松夹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方便。
[0066]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爪333中位于所述纵向槽3323内的部位设有L形夹持口,如图7所示,在松夹状态下,所述L形夹持口位于纵向槽3323内,且开口朝上与纵向槽3323的顶部相对;如图8所示,在夹持状态下,所述夹持爪333转动一定角度,使L形夹持口从纵向槽3323中伸出并进入套接腔内与连接件211相对,此时,L形夹持口可分别与连接件211的凸缘侧面及底面相抵。结构简单,夹持稳定可靠,且夹持状态与松夹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方便
[0067]再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松夹状态下,所述夹持爪333中与所述锥形导向部3322相对的侧面也位于纵向槽3323内并与锥形导向部3322相平行。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
[0068]又进一步地,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夹持爪333中外露于所述夹持头332的部位设有一铰接部;所述夹持装置的主体331外还设有控制气缸334,该控制气缸334的缸体上端铰接在主体331上,控制气缸334的推杆下端与所述夹持爪333的铰接部相互铰接。结构简单,夹持爪控制方便、稳定。
[0069]再进一步地,所述主体332外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所述控制气缸334,所述夹持头332的套接腔侧壁上开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所述条形纵向槽3323,三个条形纵向槽3323上——对应设有三个所述夹持爪333,三个夹持爪333的铰接部——对应与所述三个控制气缸334的推杆相铰接。结构简单紧凑,夹持稳定可靠。
[0070]又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9、图10所示,还包括内笼移动输送装置5,其可与内笼2配合,并可将内笼2从接布工位02输送至脱水工位03,或在后处理工位05接收从离心脱水工位04送来的完成脱水处理的内笼2,其包括可移动底板51、从底板51中伸出的旋转轴52、位于底板51上方并与旋转轴52相连的可旋转支撑架53,该支撑架53可承托运载所述内笼2,且支撑架53可与内笼2—并以所述旋转轴52为轴心周向旋转。在接布工位,有利于内笼实现旋转均匀接布。
[0071]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53上设有一轴向定位凸台531,支撑架53承托运载所述内笼2时,该定位凸台531伸入内笼2的套接筒21内。结构简单,内笼可快速与支撑架配合。
[0072]具体地,所述定位凸台531为由大渐小的锥形台,结构简单,方便内笼的套接筒套在该定位凸台外并与定位凸台配合。
[007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53的边缘还向上凸设有向外弯折的挡止凸缘532。结构简单,方便内笼放置于支撑架上,并具有边缘定位功能。
[0074]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53呈十字形。结构简单。
[0075]又进一步地,所述底板51下方设有滑轮。结构简单,方便移动以将内笼输送至相应工位。
[0076]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51的一侧还设有推拉把手511。结构简单,方便推拉移动。
[0077]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接布工位02上,所述内笼移动输送装置5和内笼2共同构成旋转接布装置。具体地,如图11所示,内笼移动输送装置5的支撑架53可与内笼2—并以所述旋转轴52为轴心周向旋转,有利于内笼2在旋转中均匀接收自上而下输送而来的织物,从而实现旋转均匀接布功能。
[0078]又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染色工位01与接布工位02之间还设有出布架6,出布架6上方设有织物牵引装置61,该织物牵引装置61,用于将染色处理后的织物从染色设备1中牵引出来并垂直向下输送;所述旋转接布装置位于织物牵引装置61的下方,具体地,如图11所示,其内笼2可与内笼移动输送装置5上的支撑架53—并以所述旋转轴52为轴心周向旋转,用于旋转接收从织物牵引装置61垂直向下输送而来的织物;所述织物牵引装置61、以及旋转接布装置共同形成垂直出布、旋转接布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出布、接布效率;而所述染色设备1、织物牵引装置61、以及旋转接布装置则共同形成织物全自动染色处理系统;所述内笼2、机械手3、以及离心机4又形成织物离心脱水系统。
[0079]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出布架6上于织物牵引装置61的下方还设有内笼旋转接布驱动装置62。具体地,如图12、图13、图14所示,该内笼旋转接布驱动装置62包括电机621、与电机621动力连接的驱动轮623,该驱动轮623可与所述内笼2的外侧壁相切,驱动轮623运转时,通过其与内笼2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内笼2周向旋转。有利于内笼在旋转中均匀接收自上而下输送而来的织物,从而实现旋转均匀接布功能。
[0080]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623的外表面设有用以增加摩擦力的套环6230。结构简单,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驱动内笼转动。
[0081 ]具体地,所述套环6230为软胶套。结构简单,可增加摩擦力。
[0082]进一步地,所述出布架6上还设有一壳体622,所述电机621设于该壳体622内,所述驱动轮623设于壳体622外并位于壳体622的下方。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0083]再进一步地,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驱动轮623包括第一驱动轮6231和第二驱动轮6232,第一驱动轮6231和第二驱动轮6232的转轴上分别设有齿轮6233,两齿轮通过链条动力连接。结构简单,可顺利驱动内笼运转。
[0084]又进一步地,所述齿轮6233位于外壳622底部与驱动轮623之间。结构简单,安全性尚ο
[0085]更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还包括出布控制系统8,应用于所述织物全自动染色处理系统中,以控制织物全自动染色处理系统中的织物牵引装置61,该出布控制系统8包括牵引力检测单元81、CPU单元82、以及报警单元83,牵引力检测单元81与CPU单元82的输入端连接,CPU单元82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3、以及所述织物牵引装置61连接,所述牵引力检测单元81用于获取将织物从染色设备1中牵引出来的拉力信号并发送到CPU单元82,CPU单元82在接收的拉力信号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报警单元83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织物牵引装置61停止运行。结构简单,在将染色处理后的织物从染色设备中牵引出来时,可实现自动化监控,无需配备专人看管,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少用工成本。
[0086]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装有织物的内笼放入离心机内,所述织物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 离心机带动内笼周向旋转,使内笼内的织物脱水; 将内笼从尚七、机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装有织物的下一个内笼放入离心机内; 离心机带动所述下一个内笼周向旋转,使所述下一个内笼内的织物脱水; 将所述下一个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上端开口的敞口外笼、以及与外壳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外笼的可开启或闭合的密封盖,所述内笼可送入离心机的外笼内,由外笼带动周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笼的底部于其中心位置向上凸设有连接筒;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置的马达、以及与马达动力连接的筒状旋转轴,该筒状旋转轴由外而内穿过所述底座并插入外笼的连接筒内,与连接筒相互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所述密封盖的边缘相配合的锁紧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为上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其周向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干甩排水孔,其底部于中心位置处向上凸设有套接筒,该套接筒上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内笼在送入离心机的外笼内时,其套接筒套设于所述连接筒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通过机械手放入离心机内或从离心机中取出,所述套接筒轴心位置的上端面设有一便于机械手抓取的带凸缘的连接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的上端开口由小渐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的底部自其侧壁至套接筒之间逐渐向上拱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的底部还设有一套设于所述套接筒外的支撑环,该支撑环的下端面与内笼底部靠近内笼侧壁处的部位相齐平。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织物离心脱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装有织物的内笼放入离心机内,所述织物为经过染色处理的含水织物;离心机带动内笼周向旋转,使内笼内的织物脱水;将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本发明实施例,在脱水处理时,直接将装有织物的内笼放入离心机内,由离心机带动内笼周向旋转,使内笼内的织物脱水;在脱水处理完成后,直接将内笼从离心机中取出送入下一道工序;织物自始至终都在同一个内笼内,无须借助中转篮,无须频繁将织物输进输出,一个内笼脱水处理完后,可立即对下一内笼进行脱水处理,工序简单、脱水效率大大提高。
【IPC分类】F26B25/04, F26B5/08
【公开号】CN105486036
【申请号】CN201610015812
【发明人】云天皓
【申请人】高万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