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5  117

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谷物烘干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
[0002]
【背景技术】
[0003]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谷物的生产效率也实现了极大的飞跃。然而,在谷物烘干与储存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农民仍然采用原始的晾晒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一旦遭遇连续阴雨天气,谷物无法晒干,将导致谷物发霉、发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有些农民将谷物放在马路上进行晾晒,对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和隐患。因此,对谷物烘干进行现代化改进迫在眉睫,谷物烘干机也应运而出。
[0004]目前常用的烘干机或烘干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原始烘干为露天曝晒,所占产地较大,受天气影响较大,所需人力较多,晾晒后所含杂质$父多;
2 )大型的烘干机在室外,且建造成本较高,烘干谷物过少时不宜启动,不能满足中小型农户烘干需求;
为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谷物烘干机以通过循环干燥在室内完成谷物烘干,从而不受阴雨天影响,有效缓解用地压力;同时能以机械运作取代人力,并利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能有效提高烘干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0005]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该烘干机,结构精巧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循环干燥在室内即可完成谷物烘干,并且整个机构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烘干温度和湿度均可控,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减低烘干成本,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谷物储存仓、谷物提升杆、烘干仓壳体、搅龙电机、烘干模块、滑料板、送风管道、热风机和传动带,所述谷物储存仓在烘干仓壳体下方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一侧有谷物提升杆,所述谷物提升杆的下口在谷物储存仓内,所述谷物提升杆的一侧有搅龙电机,所述传动带套装在搅龙电机的转轴和谷物提升杆的搅龙的转轴的上端,所述搅龙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带带动谷物提升杆的搅龙的转轴转动,所述热风机在烘干仓壳体下方另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的顶部和下方一侧有连接孔,所述热风机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烘干仓壳体顶部和下方一侧的连接孔相连,所述谷物提升杆上端一侧与烘干仓壳体相连,所述烘干仓壳体内有1-5个烘干模块和一个滑料板,每个烘干模块包括一个斗状挡板和一个锥状挡板,所述斗状挡板底部的漏孔中心与对应锥状挡板顶部的尖部相对应,所述锥状挡板的外侧边与烘干仓壳体之间有4个lcm-15cm的条形缝隙,所述滑料板在最下方的烘干模块的下方,所述烘干仓壳体下方一侧有开口,所述滑料板沿开口伸出至谷物储存仓内。
[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仓壳体内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为了便于对谷物烘干机内谷物情况进行控制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湿机构为通风机,所述通风机固定在烘干仓壳体的顶部一侧,所述通风机一侧与烘干仓壳体的孔相连,所述通风机另一侧有排风口伸出,为了防止湿度过高本发明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排湿机构,当感应到湿度超标时通过排湿机构进行通风处理。
[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谷物储存仓底部有排粮机构,所述排粮机构包括气栗、排料气缸和排料板,所述谷物储存仓下端有排料口,所述气栗固定安装在烘干仓壳体下方,所述排料口下方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与排料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所述气栗通过连接管与排料气缸相连,为了便于排粮本发明设计了专门的排粮机构,通过排料板打开排料口操作简单方便。
[00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模块的斗状挡板的下锥部为中空且无上下底面的四棱台,即由四棱台侧面组成的上孔大下孔小的漏斗;所述烘干模块的锥状挡板的上锥部为中空且无底面的四棱锥,锥顶向上且正对斗状挡板的下部正中心,经测试以上结构烘干模块可以达到最佳烘干效果。
[001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谷物储存仓、提升机构、烘干仓、烘干机构、排粮机构和排湿机构。使用本烘干机时,首先确保排粮机构的排粮机构关闭,再向谷物储存仓中倒入谷物。完成准备工作后,启动烘干,热风机工作,向烘干仓内提供热空气。搅龙电机带动搅龙将储存仓中的谷物提升至烘干仓上部,从搅龙口落入烘干仓。烘干仓内设有多层斗锥状结构,谷物在经过斗状挡板的聚集和锥状挡板的分散后,在烘干仓中的相同高度内烘干面积得到较大提高,谷物也能充分分散开来。谷物与从下往上吹的热空气长时间接触,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谷物的烘干非常彻底和均匀,极大的降低了谷物在烘干过程中的损坏率。落下的谷物最终再次落入谷物储存仓,等待下一次烘干循环,热空气从进入烘干仓顶部的管道,经过热风机二次加热,再次进入烘干机。烘干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从触摸屏上检测谷物湿度、温度等参数。当烘干仓内湿度过大时,排气扇自动工作,将烘干仓内湿气排尽。经过多次循环,最终完成烘干。完成烘干后,可以启动排粮,气栗向气缸供气,气缸带动排粮机构,谷物储存仓下部排粮口打开,排粮开始,排粮完成,本次烘干结束。
[0012]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不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部示意图;
图4为现有烘干设备内部效果图;
图示说明:
1、谷物储存仓; 2、谷物提升杆;3、烘干仓壳体;
4、搅龙电机;5、斗状挡板;6、锥状挡板;
7、滑料板;8、通风机;9、送风管道; 10、热风机;11、排风口;12、气栗;
13、排料气缸;14、排料板;15、传动带。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该烘干机结构精巧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循环干燥在室内即可完成谷物烘干,并且整个机构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烘干温度和湿度均可控,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减低烘干成本。
[0016]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谷物储存仓1、谷物提升杆2、烘干仓壳体3、搅龙电机4、烘干模块、滑料板7、送风管道9、热风机10和传动带15,所述谷物储存仓1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3—侧有谷物提升杆2,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下口在谷物储存仓1内,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一侧有搅龙电机4,所述传动带15套装在搅龙电机4的转轴和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的上端,所述搅龙电机4的转轴通过传动带15带动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转动,所述热风机10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另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3的顶部和下方一侧有连接孔,所述热风机10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送风管道9与烘干仓壳体3顶部和下方一侧的连接孔相连,所述谷物提升杆2上端一侧与烘干仓壳体3相连,所述烘干仓壳体3内有1-5个烘干模块和一个滑料板7,每个烘干模块包括一个斗状挡板5和一个锥状挡板6,所述斗状挡板5底部的漏孔中心与对应锥状挡板6顶部的尖部相对应,所述锥状挡板6的外侧边与烘干仓壳体3之间有4个lcm-15cm的条形缝隙,所述滑料板7在最下方的烘干模块的下方,所述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有开口,所述滑料板7沿开口伸出至谷物储存仓1内。
[0017]作为本发明一种最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提供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谷物储存仓1、谷物提升杆2、烘干仓壳体3、搅龙电机4、烘干模块、滑料板7、送风管道9、 热风机10和传动带15,所述谷物储存仓1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所述谷物储存仓1底部有排粮机构,所述排粮机构包括气栗12、排料气缸13和排料板14,所述谷物储存仓1下端有排料口,所述气栗12固定安装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所述排料口下方有排料板14,所述排料板14与排料气缸13的伸缩杆相连,所述气栗12通过连接管与排料气缸13相连,为了便于排粮本发明设计了专门的排粮机构,通过排料板打开排料口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烘干仓壳体3—侧有谷物提升杆2,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下口在谷物储存仓1内,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一侧有搅龙电机4,所述传动带15套装在搅龙电机4的转轴和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的上端,所述搅龙电机4的转轴通过传动带15带动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转动,所述热风机10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另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3的顶部和下方一侧有连接孔,所述热风机10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送风管道9与烘干仓壳体3顶部和下方一侧的连接孔相连,所述谷物提升杆2上端一侧与烘干仓壳体3相连,所述烘干仓壳体3内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为了便于对谷物烘干机内谷物情况进行控制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烘干仓壳体3内有1-5个烘干模块和一个滑料板7,每个烘干模块包括一个斗状挡板5和一个锥状挡板6,所述烘干模块的斗状挡板5的下锥部为中空且无上下底面的四棱台,即由四棱台侧面组成的上孔大下孔小的漏斗;所述烘干模块的锥状挡板6的上锥部为中空且无底面的四棱锥,锥顶向上,且正对斗状挡板5的下部正中心,经测试以上结构烘干模块可以达到最佳烘干效果,所述斗状挡板5底部的漏孔中心与对应锥状挡板6顶部的尖部相对应,所述锥状挡板6的外侧边与烘干仓壳体3之间有4个lcm-15cm的条形缝隙,所述滑料板7在最下方的烘干模块的下方,所述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有开口,所述滑料板7沿开口伸出至谷物储存仓1内,所述烘干仓壳体3顶部内有排湿机构,所述排湿机构为通风机8,所述通风机8固定在烘干仓壳体3的顶部一侧,所述通风机8—侧与烘干仓壳体3的孔相连,所述通风机8另一侧有排风口 11伸出,为了防止湿度过高本发明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排湿机构,当感应到湿度超标时通过排湿机构进行通风处理。
[0018]本发明烘干机优点如下:
1、本发明烘干部分主体采用斗锥状结构,可以极大利用烘干仓内的空间,节约材料。
[0019]2、本发明谷物在斗锥状烘干斜面上运动,与其他形状的烘干斜面相比(如图4所示)在相同高度内烘干面积增加约70%?80%,即在烘干过程中,谷物与烘干斜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约70%?80%,,即谷物被摊蒲了,这有效增加了平均每粒粮食与干燥热空气充分接触的面积,使谷物的烘干有效、均匀,降低了谷物在烘干过程中的损坏率,也提高了谷物的烘干效率。
[0020]3、烘干过程采用逆流烘干,粮食流从上向下落,热空气从下向上升,在烘干仓的下部,较热的热空气与经过烘干一段时间温度较高的粮食相遇,在烘干仓上部温度较低的热空气与刚刚落入的粮食相遇,粮食所收到的烘干温度逐步上升,粮食温度均匀上升,降低爆腰率,提高烘干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利用了热能,利于节约能源。
[0021]4、经过一轮烘干后的热空气没有立即排走,而是通过热风机进行二次加热,确保余热的再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烘干完成后,气栗向气缸供气,气缸带动排粮板,进入自动排粮,方便快捷,节约人力。
[0022]5、当烘干仓内湿度过大时,排气扇自动打开,自动调节烘干仓烘干条件,确保烘干最优。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包括谷物储存仓(1)、谷物提升杆(2)、烘干仓壳体(3)、搅龙电机(4)、烘干模块、滑料板(7)、送风管道(9)、热风机(10)和传动带(15),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储存仓(1)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3)—侧有谷物提升杆(2),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下口在谷物储存仓(1)内,所述谷物提升杆(2)的一侧有搅龙电机(4),所述传动带(15)套装在搅龙电机(4)的转轴和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的上端,所述搅龙电机(4)的转轴通过传动带(15)带动谷物提升杆(2)的搅龙的转轴转动,所述热风机(10)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另一侧,所述烘干仓壳体(3)的顶部和下方一侧有连接孔,所述热风机(10)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送风管道(9)与烘干仓壳体(3)顶部和下方一侧的连接孔相连,所述谷物提升杆(2)上端一侧与烘干仓壳体(3)相连,所述烘干仓壳体(3)内有1-5个烘干模块和一个滑料板(7),每个烘干模块包括一个斗状挡板(5)和一个锥状挡板(6),所述斗状挡板(5)底部的漏孔中心与对应锥状挡板(6)顶部的尖部相对应,所述锥状挡板(6)的外侧边与烘干仓壳体(3)之间有4个1 cm-15cm的条形缝隙,所述滑料板(7)在最下方的烘干模块的下方,所述烘干仓壳体(3)下方一侧有开口,所述滑料板(7)沿开口伸出至谷物储存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仓壳体(3)内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仓壳体(3)顶部内有排湿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机构为通风机(8),所述通风机(8)固定在烘干仓壳体(3)的顶部一侧,所述通风机(8)—侧与烘干仓壳体(3)的孔相连,所述通风机(8)另一侦陏排风口(11)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储存仓(1)底部有排粮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粮机构包括气栗(12)、排料气缸(13)和排料板(14),所述谷物储存仓(1)下端有排料口,所述气栗(12)固定安装在烘干仓壳体(3)下方,所述排料口下方有排料板(14),所述排料板(14)与排料气缸(13)的伸缩杆相连,所述气栗(12)通过连接管与排料气缸(13)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块的斗状挡板(5)的下锥部为中空且无上下底面的四棱台,即由四棱台侧面组成的上孔大下孔小的漏斗;所述烘干模块的锥状挡板(6)的上锥部为中空且无底面的四棱锥,锥顶向上且正对斗状挡板(5)的下部正中心。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谷物烘干机,本发明谷物储存仓在烘干仓壳体下方一侧,烘干仓壳体一侧有谷物提升杆,谷物提升杆的一侧有搅龙电机,传动带套装在搅龙电机的转轴和谷物提升杆的搅龙的转轴的上端,热风机在烘干仓壳体下方另一侧,热风机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烘干仓壳体顶部和下方一侧的连接孔相连,烘干仓壳体内有1-5个烘干模块和一个滑料板,滑料板在最下方的烘干机构的下方,烘干仓壳体下方一侧有开口。本发明该烘干机结构精巧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循环干燥在室内即可完成谷物烘干,并且整个机构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烘干温度和湿度均可控,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减低烘干成本。
【IPC分类】F26B25/00, A23B9/08, F26B17/14
【公开号】CN105486067
【申请号】CN201610028737
【发明人】司立众, 吴洪兵, 刘旭明, 王翠红, 周洪, 李浩田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