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3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滤装置,尤其是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属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试样中的不溶物时,所采用过滤装置是由一个抽滤瓶和漏斗构成,其结构简单。但现有的装置密封性较差而且操作不方便,需要不断的停泵开关机,不可连续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它不仅可有效的减少细菌、粉尘等对滤液的污染,而且可连续操作,减少操作流程及时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漏底部的容器,漏斗的容腔与容器的容腔相通,在漏斗与容器之间连接有密封装置;所述容器的容腔被隔板分为上层腔和下层腔,层板上设有阀门I ;所述上层腔设有抽气孔,在下层腔下部设有阀门II。
[0005]所述隔板倾斜设置,阀门I位于隔板的低侧。
[0006]所述阀门I包括设于隔板上的通孔,通孔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与容器轴承连接。当阀体上的孔与通孔对应时,上层腔和下层腔相通,当阀体上的孔与通孔错开时,通孔被封堵,上层腔和下层腔被隔开。
[0007]所述漏斗顶口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中间为玻璃盖板,周围设有透气孔。
[0008]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它不仅可有效的减少细菌、粉尘等对滤液的污染,而且可连续操作,减少操作流程及时间。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漏斗,2.容器,21.上层腔,22.下层腔,3.隔板,4.阀门I,5.抽气孔,6.阀门II,7.防尘盖,71.玻璃盖板,72.透气孔,8.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图中,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包括漏斗I以及设置在漏底部的容器2,漏斗I的容腔与容器2的容腔相通,在漏斗I与容器2之间连接有密封装置8 ;所述容器2的容腔被隔板3分为上层腔21和下层腔22,层板3上设有阀门I 4;所述上层腔21设有抽气孔5,在下层腔22下部设有阀门II 6。
[0015]所述隔板3倾斜设置,阀门I 4位于隔板3的低侧。
[0016]所述阀门I 4包括设于隔板3上的通孔,通孔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与容器2轴承连接。当阀体上的孔与通孔对应时,上层腔21和下层腔22相通,当阀体上的孔与通孔错开时,通孔被封堵,上层腔21和下层腔22被隔开。
[0017]所述漏斗I顶口设有防尘盖7,防尘盖7的中间为玻璃盖板71,周围设有透气孔72。
[0018]所述密封装置8为橡胶密封圈。
[0019]使用时,先将漏斗I内加入待过滤液后盖上防尘盖7;关闭阀门II 6,打开阀门I 4,当滤液充满下层腔22时关闭阀门I 4 ;打开阀门II 6,让滤液流出,下层腔22滤液流尽后,关闭阀门II 6,打开阀门I 4,让上层腔21中的滤液流入下层腔22,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过滤完成。
【主权项】
1.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漏底部的容器,漏斗的容腔与容器的容腔相通,其特征是,在漏斗与容器之间连接有密封装置;所述容器的容腔被隔板分为上层腔和下层腔,层板上设有阀门I ;所述上层腔设有抽气孔,在下层腔下部设有阀门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倾斜设置,阀门I位于隔板的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阀门I包括设于隔板上的通孔,通孔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与容器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漏斗顶口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中间为玻璃盖板,周围设有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尘的连续抽滤装置,包括漏斗以及设置在漏底部的容器,漏斗的容腔与容器的容腔相通,在漏斗与容器之间连接有密封装置;所述容器的容腔被隔板分为上层腔和下层腔,层板上设有阀门Ⅰ;所述上层腔设有抽气孔,在下层腔下部设有阀门Ⅱ,该装置不仅可有效的减少细菌、粉尘等对滤液的污染,而且可连续操作,减少操作流程及时间。
【IPC分类】B01D29-085
【公开号】CN204502514
【申请号】CN201520195947
【发明人】陈友响, 杨会朵, 屈萌, 范博文, 王升康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