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是汽车主要的防盗装置,其通常具有外部开启、内部开启和安全锁止等基本功能。其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安全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在汽车外部拉动外把手或在汽车内部拉动内把手,门锁均不能开启,车门不能打开。当通过操纵安全锁止机构使其处于开启状态时,拉动外把手或内把手可以通过内、外开启机构驱动门锁开启,从而打开车门。目前汽车门锁的结构基本接近,但是,这些结构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外把手在自由状态时与连接卡扣的间隙大,使得车辆行驶时门锁会产生异响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行驶时异响声音小的汽车门锁。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固定板、内把手拉杆、内锁止拉杆、外把手拉杆、外锁止拉杆、 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内把手拉杆与外把手拉杆均与开启机构相连,内锁止拉杆和外锁止拉杆均与锁止机构相连,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拉杆沿轴向设有一直线型长槽,开启机构通过一连接件可滑动的嵌入所述直线型长槽内;其中,所述直线型长槽的直线部分分为宽度不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外把手拉杆的端部,第二部分远离外把手拉杆的端部,第一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部分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内把手拉杆和所述内锁止拉杆上均设有减震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内开拔动板、回位板、外开推板和开启装置;内开拔动板的一端与内把手拉杆连接,另一端与回位板的一端抵接;回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一转轴,回位板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始终有绕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回位板远离内开拔动板的一端与外开推板活动连接,并通过一连接件与外把手拉杆连接;外开推板远离回位板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锁止机构配合的圆弧形定位槽,外开推板上凸出一用于驱动所述开启装置的执行板。进一步的,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棘轮、棘爪和棘爪拨动板,棘轮与棘爪配合,棘爪拨动板与棘爪同轴固定安装,棘爪拨动板上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内锁拨动板和锁止摇臂;内锁拨动板的一端与内锁止拉杆连接,另一端与锁止摇臂活动连接;锁止摇臂上设置有定位弹簧和第二转轴,锁止摇臂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固定板上,并能够绕第二转轴转动;锁止摇臂上设有一用于与开启机构配合的凸起;锁止摇臂远离内锁拨动板的一端设有一圆弧形长槽,所述外锁止拉杆的一端可滑动的嵌入所述圆弧形长槽内。[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开启装置与外把手拉杆的连接方式,大大减少了行驶时汽车门锁的异响。同时,在内把手拉杆和内锁止拉杆上都设有减震护套,进一步的减少了汽车门锁的异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设计巧妙,空间利用充分,外形美观,生产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门锁的立体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线型长槽示意图;[0016]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0017]1-固定板,2-内把手拉杆,3-内锁止拉杆,4-外把手拉杆,5-外锁止拉杆,6-内开拔动板,7-回位板,8-外开推板,9-第一回位弹簧,10-第一转轴,11-棘爪拨动板,12-圆弧形定位槽,13-执行板,14-内锁拨动板,15-锁止摇臂,18-锁止摇臂凸起,1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固定板1、内把手拉杆2、内锁止拉杆3、外把手拉杆4、外锁止拉杆5、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内把手拉杆2与外把手拉杆4 均与开启机构相连,内锁止拉杆3和外锁止拉杆5均与锁止机构相连,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1上。[0020]拉动/下压内锁止拉杆3或外锁止拉杆5可进入锁止/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时, 拉动内把手拉杆2或外把手拉杆4都不能打开汽车门锁;在解锁状态时,拉动内把手拉杆2 或外把手拉杆4均可打开汽车门锁。本实用新型中的外把手拉杆4沿轴向设有一直线型长槽,开启机构通过一连接件19可滑动的嵌入所述直线型长槽内。如图2所示,所述直线型长槽的两端为圆弧形,中间为直线型,直线型的部分称为直线部分,直线部分分为宽度不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外把手拉杆4的端部,第二部分远离外把手拉杆4的端部,第一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部分的宽度。所述连接件为一连接卡扣。这种特殊结构设计, 可以减小外把手拉杆4在自由状态时与连接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车辆行驶时门锁产生的异响。[0021]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减少由于汽车车锁产生的异响,内把手拉杆2和内锁止拉杆3 上都设有减震护套,来减小车辆行驶时内把手拉杆2和内锁止拉杆3与车门钣金撞击产生的异响,减震护套的材料可以采用NBR+PVC的混合材料。[0022]优选的,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内开拔动板6、回位板7、外开推板8和开启装置。内开拔动板6为一折臂,其通过位于转折点的转轴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可绕转轴转动。内开拔动板6的一端与内把手拉杆2连接,另一端为一活动端,与回位板7的一端抵接。回位板7 的另一端与外开推板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者铰接等连接方式。所述回位板7上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9和第一转轴10,回位板7通过第一转轴10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始终有绕第一转轴10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所述回位板7远离内开拔动板6的一端设有一连接件19,所述外把手拉杆4的一端设有一横向直线型长槽,所述连接件19可滑动的嵌入所述横向直线型长槽内。所述外开推板8远离回位板7的一端有一圆弧形定位槽 12,用于与锁止机构配合,以实现锁止状态时外开推板8的运动不能驱动开启装置打开门锁,解锁状态时外开推板8的运动驱动开启装置打开门锁。外开推板8上凸出一指向开启装置的执行板13,执行板13的运动能够驱动开启装置来打开门锁。优选的,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棘轮、棘爪和棘爪拨动板11。棘轮与棘爪配合来实现开锁与关锁。棘爪拨动板11与棘爪同轴固定安装,两者联动。棘爪拨动板11上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使其始终有绕其自身转轴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棘轮、棘爪和第二回位弹簧设置于固定板1的背面,图1中并未示出。棘爪拨动板11与棘爪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体结构。当外开推板8上的执行板13与棘爪拨动板11接触,并驱动棘爪拨动板11转动时,棘爪也随棘爪拨动板11转动,从而棘轮与棘爪脱开,打开门锁。通过内把手拉杆2开锁时,向上拉动内把手拉杆2,内把手拉杆2带动内开拔动板 6绕其转轴逆时针转动,内开拔动板6的活动端推动回位板7的一端,使得回位板7围绕第一转轴10转动,从而带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上的执行板13若可推动棘爪拨动板11顺时针转动,则可打开门锁。若对棘爪拨动板11没有作用力,则无法打开锁。通过外把手拉杆4开锁时,横向推动外把手拉杆4,外把手拉杆4通过横向直线型长槽的端部对连接件19的作用力,推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上的执行板13 若可推动棘爪拨动板11顺时针转动,则可打开门锁。若对棘爪拨动板11没有作用力,则无法打开锁。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内锁拨动板14和锁止摇臂15,内锁拨动板14的一端与内锁止拉杆3连接,另一端与锁止摇臂15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者铰接等连接方式。所述锁止摇臂15上设置有定位弹簧和第二转轴(图1中未示出),锁止摇臂15 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固定板15上,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定位弹簧用于使所述锁止摇臂15定位在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而不能在其他位置。锁止摇臂15上有一凸起18,该凸起18与外开推板8上的圆弧形定位槽12配合,即凸起18可在圆弧形定位槽12内滑动,以引导外开推板8的运动方向。锁止摇臂15远离内锁拨动板14的一端设有一横向圆弧形长槽,所述外锁止拉杆5的一端可滑动的嵌入所述横向圆弧形长槽内。通过内锁止拉杆3锁止时,向下压内锁止拉杆3,内锁拨动板14沿其自身转轴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锁止摇臂15绕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凸起18到达靠近开启装置的位置, 此时锁止摇臂15所处的位置称为锁止位置,汽车门锁所处的状态称为锁止状态。通过外锁止拉杆5锁止时,横向拉动外锁止拉杆5,外锁止拉杆5通过对锁止摇臂 15上横向圆弧形长槽端部的作用力,推动锁止摇臂15运动,凸起18到达靠近开启装置的位置,此时锁止摇臂15所处的位置称为锁止位置,汽车门锁所处的状态称为锁止状态。在锁止状态,通过内把手拉杆2开锁时,向上拉动内把手拉杆2,内把手拉杆2带动内开拔动板6绕其转轴逆时针转动,内开拔动板6的活动端推动回位板7的一端,使得回位板7围绕第一转轴10转动,从而带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沿着锁止摇臂15上的凸起18做曲线运动,执行板13在棘爪拨动板11上两个凸出部之间的间隙内运动,对棘爪拨动板11没有作用力,无法打开锁体。在锁止状态,通过外把手拉杆4开锁时,横向推动外把手拉杆4,外把手拉杆4通过
5横向直线型长槽的端部对连接件19的作用力,推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沿着锁止摇臂15上的凸起18做曲线运动,执行板13在棘爪拨动板11上两个凸出部之间的间隙内运动,对棘爪拨动板11没有作用力,无法打开锁体。[0031 ] 通过内锁止拉杆3解锁时,拉动内锁止拉杆3,内锁拨动板14沿其自身转轴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锁止摇臂15绕第二转轴顺时针转动,凸起18到达远离开启装置的位置,此时锁止摇臂15所处的位置称为解锁位置,汽车门锁所处的状态称为解锁状态。[0032]通过外锁止拉杆5解锁时,横向推动外锁止拉杆5,外锁止拉杆5通过对锁止摇臂 15上横向圆弧形长槽端部的作用力,推动锁止摇臂15运动,凸起18到达远离开启装置的位置,此时锁止摇臂15所处的位置称为解锁位置,汽车门锁所处的状态称为解锁状态。[0033]在解锁状态,通过内把手拉杆2开锁时,向上拉动内把手拉杆2,内把手拉杆2带动内开拔动板6绕其转轴逆时针转动,内开拔动板6的活动端推动回位板7的一端,使得回位板7围绕第一转轴10转动,从而带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沿着锁止摇臂15上的凸起18做曲线运动,执行板13端部的一侧面与棘爪拨动板11上凸出部的一侧面接触, 推动棘爪拨动板11绕其自身转轴顺时针转动,由于棘爪和棘爪拨动板11联动,此时棘轮与棘爪脱开,锁体打开。[0034]在解锁状态,通过外把手拉杆4开锁时,横向推动外把手拉杆4,外把手拉杆4通过横向直线型长槽的端部对连接件19的作用力,推动外开推板8运动,此时外开推板8沿着锁止摇臂15上的凸起18做曲线运动,执行板13端部的一侧面与棘爪拨动板11上凸出部的一侧面接触,推动棘爪拨动板11绕其自身转轴顺时针转动,由于棘爪和棘爪拨动板11联动,此时棘轮与棘爪脱开,锁体打开。[0035]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因此,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固定板(1)、内把手拉杆(2)、内锁止拉杆(3)、外把手拉杆(4)、 外锁止拉杆(5)、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内把手拉杆(2)与开启机构相连,内锁止拉杆(3)和外锁止拉杆(5)均与锁止机构相连,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拉杆(4)沿轴向设有一直线型长槽,开启机构通过一连接件 (19)可滑动的嵌入所述直线型长槽内;其中,所述直线型长槽的直线部分分为宽度不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靠近外把手拉杆(4)的端部,第二部分远离外把手拉杆(4)的端部,第一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部分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拉杆(2)和所述内锁止拉杆(3)上均设有减震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内开拔动板(6)、 回位板(7)、外开推板(8)和开启装置;内开拔动板(6)的一端与内把手拉杆(2)连接,另一端与回位板(7)的一端抵接;回位板(7)上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9)和第一转轴(10),回位板(7)通过第一转轴(10)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始终有绕第一转轴(10)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回位板(7)远离内开拔动板(6)的一端与外开推板(8)活动连接,并通过一连接件(19) 与外把手拉杆(4)连接;外开推板(8)远离回位板(7)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锁止机构配合的圆弧形定位槽(12),外开推板(8)上凸出一用于驱动所述开启装置的执行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棘轮、棘爪和棘爪拨动板(11),棘轮与棘爪配合,棘爪拨动板(11)与棘爪同轴固定安装,棘爪拨动板(11)上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内锁拨动板(14)和锁止摇臂(15);内锁拨动板(14)的一端与内锁止拉杆(3)连接,另一端与锁止摇臂(15)活动连接;锁止摇臂(15)上设置有定位弹簧和第二转轴,锁止摇臂(15)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能够绕第二转轴转动;锁止摇臂(15)上设有一用于与开启机构配合的凸起(18);锁止摇臂(15)远离内锁拨动板(14)的一端设有一圆弧形长槽,所述外锁止拉杆(5)的一端可滑动的嵌入所述圆弧形长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包括固定板、内把手拉杆、内锁止拉杆、外把手拉杆、外锁止拉杆、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内把手拉杆与外把手拉杆均与开启机构相连,内锁止拉杆和外锁止拉杆均与锁止机构相连,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外把手拉杆沿轴向设有一直线型长槽,开启机构通过一连接件可滑动的嵌入所述直线型长槽内;所述直线型长槽的直线部分分为宽度不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开启装置与外把手拉杆的连接方式,大大减少了行驶时汽车门锁的异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设计巧妙,空间利用充分,外形美观,生产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文档编号E05B3/00GK202249307SQ2011203715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程建彬, 陈瑞松, 陈继开 申请人:浙江创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