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骨伤药及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病的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骨伤药及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筋骨的损伤,在骨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一般分为“伤筋”、“伤骨”,但又互相联系。伤筋的临床表现如筋急、筋缓、筋缩等,伤骨包括骨折、脱位,一般采取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即整复、固定、药物和功能锻炼。正骨手法在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脱位整复手法,即将脱位的骨端恢复到原位;理筋手法,又称治筋手法,主要利用按摩推拿对伤筋进行矫治。在正骨时往往需要拔伸牵引,牵引力小了不起作用,若用力过大则易使断端分离,以致造成不愈合。而西医手术治疗时,骨折复位后要采用固定,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等,特别一些手术治疗需要打入钢钉,因此骨伤愈合后,要开刀取出接骨夹板、钢钉等,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上述治疗,基本是采取外科治疗方式,治疗周期比较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可以内服的骨伤药及配制方法。因为外伤后,创口处被破坏了的软组织包裹物,阻塞了血液和经络的通畅,不利于创口处营养的摄取,药物的吸收和功能的恢复。由于筋骨损伤不是独立存在,伤筋能损骨,损骨亦能伤筋。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经络运行阻滞,影响了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症候。因此必须首先将伤口处形成淤积的坏血很快地排除掉,使血液得以循环畅通,才能通经络,再加上必要的外科治疗,使伤病尽快地愈合和康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骨伤药的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是西洋参10-20份,东北红参10-20份,塞龙骨10-15份。
原料药物及重量的最佳配比是西洋参20份,东北红参20份,塞龙骨15份。
一种骨伤药的配制方法,是将西洋参,东北红参,塞龙骨按照重量配比,放入酒中泡制后内服或加外用。
西洋参和东北红参主要起理气养血的作用;塞龙骨起壮骨强筋的作用。该骨伤药的主要治病机理是壮骨强筋,通经活络,理气养血。
在内服本骨伤药的基础上,必要时可加入手法、酒穴等达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如循经按摩推拿可以消散瘀血,缓解疼痛;宣通散结,剥离粘连;舒筋活络,解除痉挛等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离经之血得以消散,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舒筋活络,解除痉挛,起到舒展和放松肌肉筋络的作用;理顺筋络,整复错位,即对软组织破裂、滑脱、关节错缝起到理顺、整复、归位的作用;松解粘连,通利关节,通经活络,驱风散寒,可使紧张僵硬的组织恢复正常。通过循经取穴,起到镇痛、消痛、止痛之功效。
服用本发明骨伤药的显著效果是,可以将伤口处形成淤积的坏血很快地排除掉,使血液循环畅通,经络得以通畅,有利于创口处营养的摄取、药物的吸收和功能的恢复。再加上必要的外科治疗,使伤病得以尽快地愈合和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原料药物按下列重量配比西洋参10份,东北红参10份,塞龙骨10份。
实施例2、
将原料药物按下列重量配比西洋参15份,东北红参15份,塞龙骨12份。
实施例3、将原料药物按下列重量配比西洋参20份,东北红参20份,塞龙骨15份。
骨伤药的制备方法将按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加入白酒炮制。
骨伤药的使用方法可以内服,也可以用炮制的药酒对准穴位酒敷。
(五)典型病例病例1、徐××,女,52岁,20年前因车祸造成右腿股骨粉碎性骨折,二十年来一直腿肿且右脚落地无感觉,口服骨伤药后腿消肿,而且脚落地有了感觉。
病例2、高××,女,45岁,腓骨与膝关节处错环,疼痛难忍,口服骨伤药后加手法复位,完全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骨伤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是西洋参10-20份,东北红参10-20份,塞龙骨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伤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的最佳配比是西洋参20份,东北红参20份,塞龙骨15份。
3.一种骨伤药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西洋参,东北红参,塞龙骨按照重量配比,放入酒中泡制后内服或加外用。
全文摘要
一种骨伤药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是西洋参10-20份,东北红参10-20份,塞龙骨10-15份;配制方法是将西洋参,东北红参,塞龙骨按照重量配比,放入酒中泡制后内服或加外用。可以将伤口处形成淤积的坏血很快地排除掉,使血液循环畅通,经络得以通畅,有利于创口处营养的摄取、药物的吸收和功能的恢复。
文档编号A61P19/08GK1736401SQ200510044308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5日
发明者刘延浩 申请人:刘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