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9-7  343

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拍摄和照明等光学及电子设备的机位布置器材大多是由固定支架(包括三脚架、吸盘、夹具等)和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各式手动和电动云台、蛇臂等)两个部分组成。
[0003]然而,对于希望安放过程更加便捷的用户,特别是以运动相机为代表的便携式拍摄设备的用户来说,目前的机位布置器材有以下弊端:
[0004]1、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需要分别调整固定支架和角度调整装置,拆卸时也需要复杂的动作。
[0005]2、携带不便。器材体积和重量较大,增加携带负担,无法在很小的平面上布置,无法在很小的空间高度内布置,也难以实现超低机位的角度设置。
[0006]3、难以满足特殊拍摄。很多时候(如摄影)需要保持设备在左右方向上的水平或大致水平,目前器材需要通过调平操作实现;在不同地点需要大致相同的安放角度时(如:摄影中需要将两张不同位置照片进行合成,大致相同的拍摄角度令后期合成的效果更加逼真),操作较为繁琐。
[0007]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相机支撑装置存在的操作繁琐、携带不便及难以满足特殊拍摄要求的问题。
[0010](二)技术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的底部具有底支撑平面和位于底支撑平面侧向的斜支撑平面;支座本体的上面具有相机固定单元,相机通过相机固定单元固定在支座本体上。
[0012]其中,所述斜支撑平面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前侧的前支撑平面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后侧的后支撑平面,所述前支撑平面和后支撑平面与所述底支撑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
[0013]其中,所述斜支撑平面还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左侧的左支撑平面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右侧的右支撑平面,所述左支撑平面和右支撑平面与所述底支撑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
[0014]其中,所述相机固定单元为支座本体的上面的多个卡位槽。
[0015]其中,所述卡位槽包括与相机的底端相配合的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的槽底开设第二卡位槽,第二卡位槽与相机的侧端相配合。
[0016]其中,所述卡位槽还包括第三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向前和向后延伸,以共同形成第三卡位槽的槽底。
[0017]其中,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内置磁铁。
[0018]其中,所述前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25-35度;所述底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5-25度;所述后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40-50度。
[0019]其中,所述左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所述右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
[0020]其中,各支撑平面的侧边或底面设置有相应支撑平面与相机夹角度数的标示。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支座本体的底部设置底支撑平面和位于底支撑平面侧向的斜支撑平面,以底支撑平面和斜支撑平面为支撑接触面,可实现不同角度的平稳放置,装有相机的相机支撑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安放在地面、桌面等各种平台上,实现多种俯仰角度的拍摄,操作简单、便携,且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拍摄。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下方视角的立体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在安置相机后的三种放置状态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在相机处于横置机位时的立体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在相机处于竖置机位时的立体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在相机处于躺置机位时的立体图。
[0029]图中,1:第一卡位槽;2:第二卡位槽;3:第三卡位槽;4:底支撑平面;5:前支撑平面;6:后支撑平面;7:左支撑平面;8:右支撑平面;9:支座本体;10: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包括支座本体9,支座本体9的底部具有底支撑平面4和位于底支撑平面4周向的多个斜支撑平面,斜支撑平面与所述底支撑平面4相交;支座本体9的上面具有相机固定单元,相机10通过相机固定单元固定在支座本体9上。
[0032]上述实施例中,在支座本体9的底部设置底支撑平面4和位于底支撑平面4周向的多个斜支撑平面,以底支撑平面4和多个斜支撑平面为支撑接触面,可实现不同角度的平稳放置,装有相机10的相机10支撑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安放在地面、桌面等各种支撑平台上,实现多种俯仰角度的拍摄,操作简单、便携,且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拍摄。
[0033]进一步地,斜支撑平面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4前侧的前支撑平面5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4后侧的后支撑平面6,前支撑平面5和后支撑平面6与底支撑平面4的夹角的角度不同。如图4所示,通过前支撑平面5和后支撑平面6的设置,可以方便相机10前倾拍摄和后仰拍摄,也就是说,相机10可以方便地进行前倾、竖直和后仰三种状态的拍摄,操作简便。
[0034]进一步地,斜支撑平面还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4左侧的左支撑平面7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4右侧的右支撑平面8,左支撑平面7和右支撑平面8与底支撑平面4的夹角的角度不同。通过左支撑平面7和右支撑平面8的设置,可以实现相机10向左、右两侧倾斜状态下的拍摄,且操作简便易行。
[0035]为了将相机10 方便快捷地安置在支座本体9上,本实用新型在支座本体9的上面设置多个卡位槽,作为相机固定单元;卡位槽包括与相机10的底端相配合的第一卡位槽1,使相机10处于横置机位,第一卡位槽I的槽底开设第二卡位槽2,第二卡位槽2与相机10的侧端相配合,使相机10处于竖置机位,且第二卡位槽2与第一卡位槽I的位置关系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紧凑。
[0036]优选地,卡位槽还包括第三卡位槽3,第一^N立槽I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向前和向后延伸,以共同形成第三卡位槽3的槽底,使相机10处于躺置机位,且第三卡位槽3与第一卡位槽I的位置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
[0037]当然,本实用新型相机固定单元也可为支座本体9的上面设置的定位夹或相机10可采用其他方式的固定。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内置磁铁,从而在支撑平台的材质为铁时,可以稳固地将本发明相机支撑装置吸附固定。
[0038]优选地,所述前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25-35度;所述底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5-25度;所述后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40-50度;所述左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所述右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各支撑平面的侧边或底面设置有相应支撑平面与相机夹角度数的标示,方便选择使用,选择时一目了然;在不同地点需要大致相同的安放角度时,只需根据角度标示在每次安放时采用同样机位。
[0039]上述夹角度数的设置可满足相机10常规拍摄的需求,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所列角度的限制,也可以根据拍摄需要设置为其他的角度。
[0040]本实用新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相机10按预想方式插入插槽,选择底支撑平面4或某个斜支撑平面作为支撑接触面放置在地面、桌面或其它平台上,然后进行拍摄。
[0041]本实用新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主要适用于小型相机10的支撑拍摄,特别是运动相机10 (如Gopro Hero、小米Yi)的多角度支撑。
[0042]本实用新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各部件的技术效果如下:
[0043]在支座本体9的上面设置多个卡位槽,通过这种插槽式设置,可快速将相机10和该支座本体9连接,安装与拆除速度大幅度提高;多个卡位槽为结合式插槽,可快速在横置和竖置之间切换,只需拔出插入两个简单动作,操作简便;通过不同角度的支撑接触面,可快速以所需角度放置在地面、桌面或其它平台上;结合式插槽和不同角度支撑接触面的组合,形成多个预设角度,解决多种横置仰角、横置俯角、竖置仰角、竖置俯角的机位需求。
[0044]本实用新型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整机的技术效果如下:
[0045]本实用新型整机构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安放速度快,方便自拍且无需手持,无须调平;可以让设备在狭小平面或空间内布置,可以实现超低机位的角度布置,在不同地点需要大致相同的安放角度时,操作便捷;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可以明显节省材料,大幅减少工艺环节,降低制造成本和容易实现环保。
[004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的底部具有底支撑平面和位于底支撑平面侧向的斜支撑平面;支座本体的上面具有相机固定单元,相机通过相机固定单元固定在支座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平面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前侧的前支撑平面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后侧的后支撑平面,所述前支撑平面和后支撑平面与所述底支撑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平面还包括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左侧的左支撑平面和设置在底支撑平面右侧的右支撑平面,所述左支撑平面和右支撑平面与所述底支撑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固定单元为支座本体的上面的卡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包括与相机的底端相配合的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的槽底开设第二卡位槽,第二卡位槽与相机的侧端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还包括第三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向前和向后延伸,以共同形成第三卡位槽的槽底。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内置磁铁。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25-35度;所述底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5-25度;所述后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40-50 度。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所述右支撑平面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相机与垂面的夹角为35-55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支撑平面的侧边或底面设置有相应支撑平面与相机夹角度数的标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该多角度相机支撑装置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的底部具有底支撑平面和位于底支撑平面侧向的斜支撑平面,在支座本体的底部设置底支撑平面和位于底支撑平面侧向的斜支撑平面,以底支撑平面或斜支撑平面为支撑接触面,可实现不同角度的平稳放置,装有相机的相机支撑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安放在地面、桌面等各种平台上,实现多种俯仰角度的拍摄,操作简单、便携,且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拍摄。
【IPC分类】G03B17/56, F16M11/22
【公开号】CN204717279
【申请号】CN201520348541
【发明人】周若谷
【申请人】北京萨伏伊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最新回复(0)